《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
作者: 魏风华 著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8.60
折扣购买: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
ISBN: 9787570220526

作者简介

魏风华,历史写作者、小说家、编剧。其诗歌和短篇小说刊载于《人民文学》《花城》等国内重要的文学期刊。其代表作有历史畅销书《魏晋风华:轻松读懂<世说新语>》《抗日战争的细节》等。

内容简介

立志扫天下的少年 陈仲举,名蕃(fán),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东汉后期的名士和重臣。 陈蕃小时候说过一句话:“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能事一屋?”这句话和西汉大将陈汤那句话都挺有名的。陈汤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冒犯了强大的大汉的国家,即使再远,我们一定也会诛杀。)陈汤的话显示出一个王朝的自信和气魄,陈蕃的话则说出一个少年的远大志向。 那一年,陈蕃才十五六岁吧,父亲的朋友路过他的书房,看到屋子里很乱,就责怪陈蕃:“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迎接客人呢?”正在读书的陈蕃说出上面那句话。父亲的朋友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问得确实不错,陈蕃哑口无言了。但是,性子很直的他,拉着父亲的朋友一起打扫起卫生来。 后来,陈蕃真的有出息了。德才兼备的他,踏入仕途后,官越做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那是东汉中期,外戚、宦官相互争斗,宦官取得了优势,他们掌控皇帝,凌驾于大臣之上。作为大臣,这时候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依附在宦官周围;二是不合作,寻求机会扭转乾坤。选择后一条道路的士人慢慢形成一个松散的集团,也就是“清流”。 东汉后期的清流名士继续坚持着家国理想,为挽救帝国大厦的倒塌而一次次努力。陈蕃,就是这种浩然士风的代表。在当时,跟陈蕃一样充满浩然士风的,还有很多人。他们多以群体方式出现,并各有名号,如“三君”(陈蕃等三位名士)、“八俊”(李膺等八位名士)、“八顾”(郭泰等八位名士)…… 陈蕃还特别爱惜人才。 汉顺帝时代,陈蕃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做太守。当时,豫章有个著名隐士徐穉,字孺子。陈蕃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到任后,他连衙门都没来得及进,就直奔徐家。后来,陈蕃和徐穉成了挚友,经常谈论天下事。陈蕃希望徐穉出山为朝廷效命。徐穉却总是笑而不语。 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秋九月,陈蕃与外戚窦武秘密策动,打算诛杀作乱的宦官,却不料走漏风声,宦官们抢先下手,关闭洛阳宫门,并劫持了灵帝,软禁了太后,接着迅速假传圣旨发兵,杀了窦武。 一时间风云突变! 此时陈蕃已年过古稀,想起小时候的志向,他不禁百感交集。须发皆白的他拎了把长剑,带领侍从以及学生近百人突入宫门,想冒死一拼。结果自然是个悲剧。 再后来,汉灵帝死了,少帝即位,宦官与外戚再次发生冲突,远在凉州的董卓趁机拥兵入洛阳,伟大的三国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对已为天下士人的领袖陈蕃来说,其实他有多次隐退避祸的机会,但他却没选择那条路。这位少年时期便立志扫天下的人有自己的信念,最终,他殉于国难。 1.樊登读书会推荐图书《魏晋风华》青少版,人气绘手蓝雯轩倾情绘制Q版插图。 2.精选《世说新语》中代表性人物和事件,深入浅出讲述《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故事。 3.读《世说新语》故事,品中华人文之美,赏经典文化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