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耕

心耕
作者: 李焯芬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9.20
折扣购买: 心耕
ISBN: 9787101105957

作者简介

李焯芬,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业余担任香港福慧基金会会长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理事会**共建维港委员会**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理事会**饶宗颐学术馆馆长**佛光会副会长等职;曾任文化委员会委员,香港佛教学院院长等职。其心灵小品系列有《活在当下》、《轻安自在》、《走出困境》、《安忍精进》等。

内容简介

木门的吱吱声 有位老农夫,一生辛勤耕作,但在家里却有个不 大不小的烦恼,就是他家那大木门开关时,都会发出 刺耳的“吱、吱”声。 那响声既尖锐又难听,常常令他心烦意乱,昆身 上下都不舒服。 这响声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无从考证了。 结婚以前,他只要忍*自己一个人开关门时的尖 叫声就可以了;然而结婚以后,就开始要忍*别人制 造的噪音。 *让他恼火的是——别人开关门的时间和快慢都 无法预知,冷不提防又来一阵或长或短、或轻或重的 难听怪声,令他神经兮兮的,半天都恢复不了常态。 妻子一个接着一个地生孩子,由门发出的怪声也 一年比一年多。 孙辈们出世以后,怪声以几何级数增加,而老农 夫的烦恼也同样以几何级数增加。 他的脾气变得愈来愈暴躁,常常为了一些小事大 发雷霆,子孙们都不敢跟他接近。 对他来说,那种折磨人的声音已成了他一辈子的 烦恼,可是他却从不愿向别人提及这个一直困扰着他 多年的状况。 后来,他病倒了,整天躺在*上。 一次,一个在县城里念高中的孙子来探望爷爷, 他一进门,老农夫听到“吱、吱”声,又禁不住发恼 了。 孙子终于察觉到爷爷备*这种响声的困扰,他想 了又想,于是从厨房里拿来一瓶油,在门轴上摩擦的 地方倒了几滴。 随后,他把门开关了几次,响声竟然从此消失得 无影无踪了! 随着刺耳声音的消失,老农夫的疾病也慢慢好转 了。问心·发心·修心 解除烦恼,就靠在门轴上添几滴油。 生活里,特别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贵乎坦 诚和体谅。 而且偶尔加点润滑油,人际关系上的噪音也较易 消除掉呢!理发 理发师傅收了个徒弟,徒弟学艺几个月后正式给 人家剪发。 . 他给**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照照镜子,说: “头发还是太长了。” 师傅站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显得你* 含蓄,*有气质,很符合你的身份。” 顾客听罢,欣然而去。 徒弟给第二个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 头发剪得太短了。” 站在一旁的师傅又笑着解释:“头发短,显得你 朴实、厚道,令人感到亲切。” 顾客听了,满意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付款一边笑 着说:“花的时问挺长的。” 师傅笑说:“为首脑服务,多花点时间是应该的 。大人物的仪容,**马虎不得!” 顾客听罢,含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一边付款一边 笑着说:“动作挺快捷,十分钟就剪完了。”师傅笑 着说:“如今,时间就是金钱,我们如何敢耽误你的 宝贵时间?”顾客听了,高兴而去。 晚上理发店打烊后,师傅语重心长地忠告徒弟: “万事起头难!我在顾客面前替你说好话,同时也是 在鼓励你,希望你*后做得*好。”问心·发心·修 心 说好话,不应只是为了讨好别人,*重要的是可 以给人一种鼓励作用。 师傅希望徒弟*后继续刻苦学艺,使理发功夫* 加精湛。 与此同时,待客以礼,让每一位顾客都感到满意 。 这种发挥正面鼓励作用的好话,我们都要多说呢 !留有余地 在以色列的农庄里,每当犹太人收割成熟的庄稼 时,靠近路边的庄稼地的四个角,都会留出一部分不 收割。这四个角的庄稼,是特别为有需要的路人而留 的,任何人都可以享用。 这是因为犹太人认为——、 上帝赐给了他们那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的幸福 生活,他们应该感恩,于是以田地四角的庄稼作为回 馈,同时又为路过此地但又没有饭吃的贫民予以方便 。 他们又认为—— 尽管庄稼是自己种的,但也应该留有余地,留一 点给别人享用。对他们来说,分享是一种感恩,也是 一种美德。 无**偶,韩国的农民也有这种习惯。 韩国乡间的公路边,都有很多的柿子园。 金秋季节,这里随时可以见到农民采摘柿子的忙 碌身影。 但是采摘结束之后,有些熟透了的柿子也不会被 摘下来。 有游人觉得奇隆,留在树上的柿子又大又红的, 不摘下来岂不可惜? 当地农民就会解释,说这些柿子是留给喜鹊的食 物。 原来,柿子树每年春天开花的时候,经常有一种 虫子咬食其叶子,有时还会泛滥成灾。柿子树上的叶 子都被吃光了,柿子当然会歉收。 幸好,喜鹊会捕捉树上的这些虫子,这样才能保 证柿子当年的丰收。 因此,每年秋收时,当地农民都会留下一些柿子 ,作为喜鹊的食物,以示感恩。P038-P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