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乌达德

萨乌达德
作者: (澳)苏尼塔·佩雷斯·达·科斯塔|译者:陈建刚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0.60
折扣购买: 萨乌达德
ISBN: 9787500885214

作者简介

苏尼塔?佩雷斯?达?科斯塔(Suneeta Peres da Costa),作家。曾获2019年总理小说奖;2020年阿德莱德文学节奖的入围名单;富布赖特奖学金等。代表作有《田野笔记》《家庭作业》《萨乌达德》等。 译者简介: 陈建刚,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讲授翻译和写作类课程,从事文学、经贸及法律等方面的翻译及澳大利亚研究等工作。

内容简介

译后记 苏尼塔·佩雷斯·达·科斯塔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 的一个原住民聚居地,父母均为来自印度果阿的移民。 达·科斯塔创作的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包括小说、剧本 、诗歌及非小说类作品等。她的第一部小说《家庭作业 》(Homework)于1999年出版,曾入围澳大利亚女性小 说奖,并被译成德文出版。在此之前,达·科斯塔已有 多部舞台剧和广播剧出版。她出版的剧本主要有《流浪 的艺术》(The Art of Straying)、《陌生的灵感》 (Estranged Muse)、《水》(Water)、《火》 (Fire)、《水印》(Watermark)、《我是一座岛》 (I Am an Island)、《安吉丽娜之歌》(Angelina ’s Song)和《无所不知的孩子们》(Children See Everything)等,并先后获得了新南威尔士州菲利普· 帕森斯青年剧作家奖、伊恩·里德基金会广播剧奖和悉 尼戏剧公司青年剧作家奖等。达·科斯塔的新作《浪子 》(The Prodigal)是她的第一部诗集,由澳大利亚吉 拉蒙多出版公司于2024年出版。 《萨乌达德》(Saudade)是达·科斯塔创作的一 部优秀的中篇小说,由吉拉蒙多出版公司于2018年出版 ,先后入围2019年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2020年阿德莱 德艺术节文学奖,并进入美国2020年图书锦标赛决赛名 单。它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以安哥拉独立战争前夕 的殖民时代为背景,聚焦一个来自印度果阿邦的移民家 庭。该家庭陷入了既与葡萄牙统治者同谋,又依赖安哥 拉人民的矛盾之中。主人公玛丽亚·克里斯蒂娜以叙述 者的口吻讲述了在安哥拉葡萄牙帝国殖民统治瓦解的过 程中她们一家由盛而衰的过程,在揭露殖民主义的谎言 和暴政的丑陋以及殖民精英的困境和虚伪的同时,也表 达了主人公对“家”的怀念和渴望之情。小说由十一章 组成,每一章都将场景、对话和叙事融入其中,情节跌 宕,扣人心弦,还有一定的意识流风格。 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曾覆盖非洲沿海以及部分南美、 亚洲和太平洋等众多分散区域。统治者通过葡萄牙语、 宗教、奴隶制度、葡萄牙法律和社会法典等方式将葡萄 牙和各殖民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巩固其统治地位。这些 在小说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印度的果阿地区在1510 年被葡萄牙占领后,逐步成为葡萄牙帝国在东方的大本 营。十六世纪开始,葡萄牙统治者在果阿进行了大规模 的宗教皈依等殖民活动,迫使大量贫困的果阿人向南逃 离了自己的家乡。这一点在小说中也有所暗示:“如果 当年我的先祖带着他们的神逃到山里,我的命运或许会 有很大的不同。”另外,由于果阿在殖民统治初期扮演 着葡萄牙帝国东方行政中心的角色,一部分果阿天主教 婆罗门精英们与葡萄牙统治者勾结,参与到非洲殖民统 治中来,甚至控制着一些地方官僚机构。小说中玛丽亚 ·克里斯蒂娜的父亲就是这一阶层的代表。1961年,印 度通过军事手段从葡萄牙手中夺回果阿,将其纳入印度 领土。在葡萄牙殖民者被迫离开之际,玛丽亚的父亲以 劳务律师的身份来到了葡萄牙帝国殖民下的安哥拉。他 为内政部工作,在当地劳工患病和发生事故时保护葡萄 牙和欧洲雇主的利益。 安哥拉位于非洲南部西海岸,面积124万平方公里 。1482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入安哥拉沿海地区,随后逐 渐向内地扩张,最终于1885年将安哥拉划为葡萄牙的殖 民地。“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一些受到 鼓舞的安哥拉民族主义者先后成立了三个民族解放组织 :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和争取安 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从1961年开始,为了争取民族 独立,这些组织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武装斗争。1975年 1月,葡萄牙政府被迫宣布实行非殖民地化,同上述三 个民族解放组织达成了关于安哥拉独立的阿沃尔协议。 三个组织随即联合组成了安哥拉过渡政府,但由于国际 势力的干涉,导致三方分裂,并引发了持久的内战,直 到2002年才通过和平协议结束。内战对安哥拉的经济和 社会造成了深远影响。 这部小说以儿童视角呈现了诸多暴力事件,既有统 治者贩运黑奴、对穆斯林肆意杀戮、对女佣性侵犯等残 暴行径,也有武装叛乱、囚犯出逃、农场起义等暴力反 抗事件,其中有农场主胸口插着镰刀、主人公父亲举枪 自尽、广场士兵开枪自杀以及“穆斯林朝圣者和商人被 活活烧死,甚至被割掉嘴唇、耳朵、鼻子和手”等血腥 场面。这些事件和场景反映了充满尖锐矛盾的时代和历 史背景,暗示着反殖民主义汹涌浪潮的到来。在这样的 背景下,主人公玛丽亚经历了从懵懂无知到智力觉醒的 成长历程。 2019年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2020年阿德莱德文学节奖入围作品 所有人都在告诉我,那只是一段短暂的旅程,我很快就会到家。 我又有一次机会思考“家”的含义。 它是如何被人类众多的纷争摧毁,又是如何被人们用那么多临时的、别无选择的、甚至完全不合适的材料重建起来的。 我不是一个人,我很孤独。 时间似乎变慢或者停滞了。他们问我的名字,我撒谎了,装模作样地告诉他们我叫萨乌达德。 “萨乌达德”(Saudade)是一个葡萄牙语词汇,意指一个人的怀旧、压抑和乡愁情绪,也是一种迷失且没有归宿感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