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春满(唐诗里的浪漫与美好)/浪漫古典行

花枝春满(唐诗里的浪漫与美好)/浪漫古典行
作者: 江城子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8.60
折扣购买: 花枝春满(唐诗里的浪漫与美好)/浪漫古典行
ISBN: 978753548969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要完整地、深刻地理解一个作品或者一首诗,就 应该首先理解它的作者。 要读懂骆宾王的诗,必须首先读懂骆宾王这个人 。骆宾王算得上是个神童,七岁就写出了“鹅,鹅, 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样的 作品。但是骆宾王*厉害的是他的文章,那才真正叫 作文采飞扬。 他***的文章是《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也叫 《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这篇文章是入选了《古文 观止》的。檄文,简单地说就是战前的声讨书或者说 宣言书,它的主要作用是宣布敌方罪行、树立己方义 旗,借以争取人民支持。骆宾王这篇檄文的讨伐对象 ,就是中国历*****的女皇帝武则天。让我们 先抄一段原文: 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 下陈,尝以*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密隐先 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 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犟翟,陷吾君于 聚庵。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 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 不容。 文章*后,骆宾王说:“请看**之域中,竟是 谁家之天下!”这句话的气魄,真是可以使风云为之 变色,江河为之不流。 据《新唐书》记载,武则天读到这篇檄文时,开 始还笑嘻嘻的,不言语。我揣测武则天的心思,大概 是这样:你骆宾王用如此恶毒的语言诬蔑、*击我武 则天,真是个书呆子,我武则天还怕你们这些文人胡 骂吗?但当武则天读到“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 在”时,竟跳起来惊问:“这篇檄文是谁作的?”左 右说:“是骆宾王。”武则天叹息说:“人有如此才 ,而使之流落不偶乎!”“宰相安得失此人!”武则 天不因骆宾王在檄文中恶毒地*击自己而心存芥蒂, 反而真心欣赏骆宾王的才华。这样的雅量,真是古今 少有啊,武则天算得上是骆宾王的“文字知己”了! 关于骆宾王的身世、性格等等,闻一多先生说过 几句概括性的话,很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他说,骆 宾王是“历****的‘浮躁浅露’不能致远的‘殷 鉴’”。又称他是“久历边塞而屡次下狱的博徒革命 家”。说他是博徒革命家,大概是因为他晚年跟随徐 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但后来兵败,骆宾王也 不知所终。 闻一多的评价虽然苛刻,却比较接近情实。骆宾 王也许未必就不喜欢“博徒革命家”这一雅号吧。但 是,性格上的瑕疵却掩盖不了他文采上的光辉。 俗话说:文章憎命达。才气横溢的骆宾王恰恰应 了这句话。他天生一副侠骨,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 、杀人报仇、闹革命。这,似乎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 ,但也究竟成就了他桀骜苍凉的诗篇。我喜欢读他的 这首《于易水送人》,自古以来没有人不喜欢读他这 篇充满豪侠精神的诗篇的。 《于易水送人》本是一首送别的诗,但在骆宾王 笔下,送别的诗却是满纸豪情!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水犹寒。 这样短促简洁的文字,哪里有半点儿女情长!干 载以还,犹且让人感到骆宾王诗中啸出的剑气,正破 空而来,击打着易水的冰凉。 史载,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遣荆轲刺杀秦王 。行时,燕太子丹及宾客在易水岸边为之饯行。其先 ,荆轲*燕太子丹知遇之恩,誓当为报,所谓“士为 知己者死”是也。这真是旷古未有的一场悲壮的送别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浩浩荡荡的送行队伍全身 皆着素服,肃立在易水边。这是怎样悲凉肃杀的场面 啊,一片白色的衣冠迎着凄冷的秋风瑟瑟抖动,士兵 的甲胄与金戈上都泛着寒光,只有偶尔一声马的嘶叫 ,击破长空,传至很远很远的地方。 荆轲知道,此去必死。太子及宾客也知道,荆轲 很少生还的希望。 但是,为了一个伟大的使命,为了全天下侠士的 光荣,我荆轲此去又何必生还? 昨天,燕太子丹还在对我说:“*已尽矣,荆卿 难道改变主意了?现在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行装,为 什么还迟迟不出发呢?”太子对我真是用心良苦啊, 车骑美女,恣我所欲。但是太子昨天所说的每一句话 ,此刻就像鞭子一样,猛烈地抽打着我的自尊啊。我 荆轲岂惧死哉?我是在等待我的剑友、我的知己盖聂 ,全天下只有我和他,才是当之无愧的剑客。可是太 子偏偏为我挑选秦舞阳作为副手。可叹秦舞阳年轻时 虽手刃一人,有勇士之誉,却不敢仰视秦王,实则一 懦夫耳!懦夫岂能成就天下大事?!我多想成就刺杀 秦王的伟业啊,这可是全天下剑客梦寐以求的壮举, 这可是全天下黎民百姓翘首以盼的义旗啊。但是,我 没有能够等到我的知己。走吧,慷慨地走吧,不能让 太子失望,不能让全天下黎民百姓失望。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