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的罗生门(精)

黑泽明的罗生门(精)
作者: (美)保罗·安德利尔|译者:蔡博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46.20
折扣购买: 黑泽明的罗生门(精)
ISBN: 978702014807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951年9月的一天,黑泽明从狛江市的家中出门去多 摩川钓鱼,这条河自东京西部蜿蜒而过。黑泽明此时并无 他事可做。他近来拍摄的两部电影,一部改编自陀思妥耶 夫斯基的《白痴》,另一部实验性的时代剧《罗生门》, 皆遭到了褒贬不一甚至怀有恶意的反应。黑泽明已经饱受 片厂的冷遇、工会的抗议和电影界的不满。他开始产生怀 疑。毫无疑问,他擅长剧作和剪辑,但作为导演,他的强 硬个性往往让他固执己见或是做出惊人之举而令制片人无 法掌控。 黑泽明的电影之路开始于“二战”时期,同时他也写 一些影评。他曾在当时写道,好莱坞倾向于机智乐观,相 反“我们更青睐沉郁的悲剧之美”,而“我正希望竭尽所 能,创作出最美的日本电影来”。政府审查机关对此很是 受用,某种程度上,这恰为战争中的文化战场构筑起了一 道所谓“日本之物”(things Japanese)的防线。1944年 ,黑泽明不背其言,完成了一部名为《最美》(Ichiban Utsukushiku)的影片。不能说其中完全没有黑泽明的风格 ,但这是一部政治宣传片,同时也是黑泽明电影生涯里唯 一一部完全致力于描绘女性的作品。一群来自日本各地的 工厂女工,辛劳地制造着用于目标瞄准器和空投炸弹的精 密光学器材。黑泽明特以她们中间富有活力的领班为主角 ,每当姐妹们在生产线上为家庭落泪,或是被工作压垮时 ,她总能振作大家的士气。这个角色是由年轻而相对不太 出名的女演员矢口阳子饰演的。一年后,在战争走向地狱 般的结局时,她和黑泽明结婚了。他们的婚礼日因为又一 轮东京大轰炸而被人们记住,这轮轰炸袭击的飞弹令明治 神宫火光四起,那里正 当黑泽明从多摩川无功而返——只有空空的鱼篓和折 断的钓竿——矢口阳子正在家门口等候着。她有消息要告 诉他。一封刚拍来的电报上写着,《罗生门》赢得了威尼 斯电影节金狮奖。 这构成了黑泽明电影生涯无可比拟的转折点,亦将改 变世界文化的地形。《罗生门》扫除了日本身为战败国的 耻辱感,至于电影为何能够获奖,除了认为是西方人对武 士和艺伎的猎奇之外,当时的日本电影界几乎没有人能够 说得上来。《罗生门》在威尼斯夺得如此重量级的奖项, 也为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和其他日本导演登上国际舞台 开辟了道路。《罗生门》带来的这一直接影响显得意义深 远,黑泽明开始被视为这一进程中的旗手。而在日后,他 更将跻身二十世纪电影大师和艺术家的行列。 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并制作了三十余部影片,黑泽明对 自己的电影方法和创作意图有着很多心得——如何解释自 己在做的事,为何会成为一名电影人。尽管这些心得不成 体系也不够理论化。他与批评家交恶,在他看来,批评家 们的繁复阐释不过是牵强附会,又或是搬弄理论而已,很 多时候他们只见皮毛(“荒谬的是,有些评论者会说那些土 匪抢劫村庄是象征着美国……”)。1980年代初,他的自传 出版,这是一份细节清晰、感人至深又引人入胜的传记, 主要的笔墨都集中于他的童年时光。在写到1950年他四十 岁时,黑泽明干脆搁笔,并以对《罗生门》拍摄经历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