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作品集:四书释义

钱穆作品集:四书释义
作者: 钱穆
出版社: 海南
原售价: 72.00
折扣价: 44.70
折扣购买: 钱穆作品集:四书释义
ISBN: 9787573002976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 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七岁入私塾。曾就读常州府中学堂、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高中肄业后,辗转任教于无锡、厦门、苏州等地小学、中学,并励志苦读,精研学问。1930年《刘向歆父子年谱》问世,为学界推重,转入大学执教。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等校。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书院。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一生著述,广涉经史子集,后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甲乙丙三编,凡一千七百万字。

内容简介

《论语》一书,既有若 是重大之价值,则吾侪将 用何法以善读之乎?窃谓 读《论语》者,当分四步 下手。 一、《论语》价值,既 在表见孔子之为人;则读 《论语》者,其主旨自在 研究孔子,可无待言。而 凡研究一伟大之人物者, 最先首当注意其一生之行 实,次及其人之性情,以 至于日常之琐事;凡以考 察其为人真精神之所在, 而使其全人格之真相,活 现于我之脑际,自明晰而 感亲呢,自亲呢而生了解 ,然后乃研究其思想学说 之大体,乃为得之。《孟 子》日:“颂其言,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 其世也,是尚友也。”(《 万章》下)故读书者,不 贵其闻书中之言,而尤贵 于识书中之人。求识孔子 之为人,即读《论语》者 第一步主要之工夫也。 二、求识孔子之为人, 不可不知孔子之时代背景 。凡孔子当时之肇鎏情势 ,社会状况,以及学术界 之风尚,士大夫之生活, 人民之心理,及孔子当身 所交接之人物,所经过之 邦域,均当一一顾及;而 后孔子在当时之思想学说 行事等等,乃可以考见其 来源,审察其成效,而辨 别其是非得失之所在。故 读《论语》者,其眼光尤 当旁及于孔子以外之人物 ,如孔门之诸弟子,孔子 所遇列国之君卿大夫及并 世贤者,大半载于《论语 》。又当参考《左传》《 国语》诸书,以见其详, 以推而至于孔子时代之全 景。是为读《论语》所当 注意之第二步。 三、一伟大之人格,高 尚之学风,其影响所及, 常不IE于当其身而已也。 若孔子则流风所被,迄今 未沫,则历来学者对于孔 子之态度与意见,亦不可 不知。顾兹事体大,无已 .则即取历来学者对于《 论语》一书之注释发明, 择要浏览:不徒可以为读 《论语》原文之一助,亦 借此以见各时代学者对于 《论语》一书之意见与态 度为何如,而孔子对于后 世之影响亦从可知也。( 别详下节。) 四、孔子为二千五百年 以前之人物,孔子学说思 想为二干五百年以前之学 说思想,吾侪生二千五百 年以后,读其书,不可以 不知时世之差。孰者为历 久不磨之真理,可以俟诸 百世而不惑,犹可以为吾 侪所取信;孰者仅为时代 之产品,事过境迁,已不 复适用于今日,而不足以 资崇奉。夫治学本所以致 用,此则为读《论语》者 一最后之工夫也。要而言 之,则读书者:一、当注 意于书中之人物、时代、 行事,使书本有活气。二 、当注意于书中之分类、 组织、系统,使书本有条 理。三、当注意于本书与 同时及前后各时有关系之 书籍,使书本有联络。 四、当注意于本书于我 侪切身切世有关系之事项 ,使书本有应用。 读他书如是,读《论语 》亦莫勿然。至于此册之 编辑,则以限于篇幅,未 能详备,注意所及,仅在 上列第一步工夫。先叙孔 子事略,乃及其学说之大 要,次及门弟子言行。编 选材料,一本《论语》本 书,而亦时及同时及后世 有关系之书籍。于上论四 步读法,盖亦微引其端。 触类旁通,是在读者。 五《论语》之注释书关 系书及本要略参考之材料 《论语》之注释最先有 汉郑康成注,已佚,近人 有辑本。其后有:一、魏 何晏《集解》,梁皇侃《 义疏》。何晏本即现行十 三经注疏所载。二、宋朱 熹《论语集注》,《论语 或问》。《集注》简明, 为宋以来至今通行之读本 。 二、清刘宝楠《论语正 义》。 何晏《集解》可以代表 魏晋及两汉人对《论语》 之见解;朱熹《集注》, 可以代表宋明人对《论语 》之见解;刘宝楠《正义 》,可以代表清儒对《论 语》之见解。各时代学者 治学之目标与方法茂有不 同,故其对于同一书之见 解,亦不能出于一致。学 者当平心参观,乃可以兼 其长而略其短。 其他有关于研究《论语 》之书籍,殆不下五六百 种。可见《论语》一书, 其取得古今学者之注意者 为甚至矣。本《要略》先 详事实,次陈义理,并尚 简要,不贵博辩。所引专 及原文.或兼附注释,取 易明晓,则以朱《集注》 、刘《正义》为主。其他 取材,均注出处。(所引 日本诸儒说,均见蟹江义 丸《孔子研究》。)或有 仅具定论,未能详陈考订 辨释之所以然,则以篇幅 所限,然亦足为学者研究 《论语》之一臂助也。 P12-15 1.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的讲义。 2.在钱先生的带领下,可以使读者更方便地一窥儒家孔孟的精义和传统文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