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访书(精)

四季访书(精)
作者: 钟芳玲
出版社: 湖南美术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49.30
折扣购买: 四季访书(精)
ISBN: 9787535676535

作者简介

钟芳玲,一个以读书、访书、说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玩书、赏书、品书与写书为工作和志趣的女书人。虽然在**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念了近十年的哲学,却在写博士论文期间,发现自己喜爱古登堡*甚于亚里士多德,自此弃哲学而投入与书相关的行业。 曾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顾问、书店创意总监、香港**古书展公开顾问、大学讲师等职,目前专事写作并任书业顾问,长期在报刊上撰写与书相关的专栏。现旅居美国旧金山,喜欢游走世界逛书店、看书展、参观图书馆,与东西方书人聊书、品书;居家时,则漫游于书本与网络世界。著有“书话三部曲”——《书店风景》是一本近距离描绘西方书店的中文书,引发华文世界书店书写的风潮,数度修订再版,迄今中文繁体字与简体字版已超过十余个版本;《书天堂》多角度叙述与书相关的话题,亦广*书迷好评,获**金鼎奖人文类图书奖;《书店传奇》则采集了非凡与平凡书店间的传奇故事,展现不同的人生况味、趣味与品位。第四本著作《四季访书》巧妙串连整合人物、读物、景物,是书女走访文人宅、畅游书乐园的见闻录。

内容简介

济慈的东方知音 自从徐志摩在解析济慈名诗《夜莺颂》的《济慈 的夜莺歌》的开篇宣告“诗中有济慈(John Keats) 的《夜莺歌》,与禽中有夜莺一样的神奇”之后,远 在英国、逝去已百年的济慈和他那只夜莺在华文世界 也成了不朽的传奇。徐志摩不时在文中引用济慈的诗 句,也曾翻译过济慈写的十四行诗《致芬妮》 (ToFanny Brawne)。1925年他到欧洲,沿途造访了 不少文人雅士的墓地,行经罗马时,还不忘造访济慈 的墓。稍早他的儿子彼得才在柏林过世,莫怪他比喻 自己像是专为清明来的。他4月曾在英国短暂停留, 那时济慈故居尚未正式对外开放,估计他未访,但我 好奇他1928年*后一次到英国,是否曾到济慈故居吊 古? 我原本对济慈的生平所知甚少,也不曾好好读过 他的诗,**次拜访济慈故居之后,反而勾起了我的 兴趣。在*后的研读中,我发现除了徐志摩,不少诗 人如闻一多、朱自清、朱湘、穆旦(查良铮)、余光 中、宗璞、屠岸等都对他极为推崇,不少人也曾拜访 过伦敦这间故居与他在罗马的墓地,原来华文世界竞 有如此多重量级的济慈粉丝,济慈被封为“诗人中的 诗人”,真是当之无愧。 以主张诗歌应该具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 、建筑美)著称的闻一多,早期的诗作与信件中都流 露出对济慈的倾心。他在1922年11月26*给梁实秋的 信中他明指自己的诗集《红烛》*了义山(李商隐) 与济慈的影响。他说:“《忆菊》《秋色》《剑匣》 具有*浓缛的作风。义山、济慈的影响都在这里;但 替我闯祸的,恐怕也便是他们。”他又说:“我想我 们主张以美为艺术之核心者定不能不崇拜东方之义山 ,西方之济慈了。”1923年3月3*给梁的另一封信写 着:“在学校里做了**功课,做上瘾了,便想回来 就开始illustrate我的诗;回来了,Bvron、 Shelley、Keats、Tennyson、老杜、放翁在书架上 ,在桌上,在*上等着我了,我心里又痒着要和他们 亲热了……” 闻一多早在1920年7月发表的诗作《西岸》中, 就以英文引用了济慈《人生四季》(All Human Seasons)中描绘春天的两句诗当楔子。另外,他在 描绘芝加哥杰克逊公园(Jackscm Park)的一首长诗 《秋色》里,如此欢呼:“我要从葡萄,橘子,高粱 ……里/把你榨出来,喝着你的色彩!/我要借义山济 慈的诗/唱着你的色彩!/在蒲寄尼的La Boheme里,/ 在七宝烧的博山炉里,/我还要听着你的色彩,/嗅着 你的色彩!/哦!我要过这个色彩的生活,/和这斑斓 的秋树一般!”这首诗正如他所言,“具有*浓缛的 作风”,明显可以看出济慈《秋之颂》的影响。 闻一多还另写了一整首诗《艺术底忠臣》向济慈 致敬,前半段写着:“无数的人臣,仿佛真珠,/攒 在艺术**的龙衮上,/一心同赞御容的光采;/其中 只有济慈一个人/是群龙拱抱的一颗火珠,/光芒赛过 一切的珠子。/诗人的诗人啊!/满朝的冠盖只算得/ 些艺术的名臣,/只有你一人是个忠臣。”读此诗, 让人觉得其实闻一多才是济慈的忠臣。 怀才不遇的诗人朱湘(1904~1933)二十九岁时 投江**,被鲁迅誉为“中国的济慈”。朱湘曾译过 一些济慈的诗集,收录于他死后出版的《番石榴集》 ,其中包含了**的《希腊古瓮颂》《夜莺颂》《秋 之颂》等。 P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