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潜规则

华尔街潜规则
作者: (美)乔舒亚M.布朗|译者:陈丽芳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31.50
折扣购买: 华尔街潜规则
ISBN: 9787111406143

作者简介

融合分析投资合伙公司副总裁、华尔街十大必读财经博客网站The Reformed Broker.com博主、福布斯网站(Forbes.com)专栏作家、《华尔街日报》和证券推特(StockTwits)特邀撰稿人。其观点和删沦常被CNBC、CNN、美国在线、路透社、《金融时撤》、《纽约时报》、彭博资汛和《财富》等媒体引述评论。

内容简介

截至1790年,在美国这片殖民热土上已经有大量的地产投机和债券 交易活动,而股票交易还处于起步阶段,初见规模。那时候奔走于华尔 街的交易员有两种:为股票定价的拍卖商和倒卖股票的交易商。现代社 会流行的交易经纪制度就发源于此。 笃信“历史将不断重复上演”的人们肯定乐于听闻这样的事实:股 票拍卖商是幕后推手,不断操控价格,即使是在股票交易蒸蒸日上的时 候也不外如是。1792年,股市历史上第一次崩盘,纽约富商威廉·杜尔 (William Duer就是始作俑者。杜尔为银行股票的投机活动大肆举债, 后来他的上司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不得不出面解围,为多个借款做多的 投机方解套。此事虽已过200多年,但是市场自有其定数,有些事情变 不了。 到了19世纪中叶,美国铁路股和海运股在无人管制的市场——华尔 街风行一时。没过多久,市场难逃盛极而衰的规律,外加美国内战对股 市影响颇大,股市上最先成立的一批证券经纪公司纷纷倒台,许多著名 的交易人也未能幸免。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投资公司杰伊·库克公司 (Jay Cooke&Co)、克拉克(Clark)、亨利·克卢斯(Henry Clews)和菲 斯科·哈齐公司(Fisk&Hatch)。 19世纪90年代,查尔斯·道(Char。les Dow)的同名指标(道琼斯工 业平均指数,Doe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每天在《华尔街日报》上发 布。道本人既是《华尔街日报》的主办人,也是该报的编辑。道琼斯工 业平均指数和单独为运输业股票设立的道琼斯运输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Transportation Average,DJTA)的问世,让人们能够及时追踪股市 的 每日价格走势。自此以后,股票价格不再是内幕交易者的专有信息。尤 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时公债的大量发行,让美国新兴的中产阶级 对投资交易蠢蠢欲动。在之后的20多年里,人们对于市场交易的参与热 情日渐高涨,完全不逊色于美国民众在新时代对消费和消费主义的热衷。 无独有偶,也正是这一时期,美国的银行开始收购股票经纪业务和交易 商,力图将股票推销给银行的新主顾——美国大众。过去股票交易是市场 交易者、强盗大亨和少数投机钻营人士的营生,而今它已日益成为东海 岸平民新贵阶层的最爱。 1916~1917年发行了大量的战时公债,人们对其表现出的热情可谓 是日后公司股票大批量交易的导火索。如果说市场交易是让人上瘾的毒 品,这一拨公债销售热潮就是当之无愧的入门毒药。事实上,大量的经 纪公司不收一分一厘的佣金(或几乎没有任何可见的利润),大力卖出这 些债券,本质上就是利用成千上万的投资者,与他们搞好关系,而如此 众多的投资者大多是初来乍到的市场新手。一旦经纪公司能把战时公债 成功推销,将战时公债的买家变成公司债券的买家,就很有把握了。据 华尔街投资银行史学家查尔斯·盖斯特(Charles Geisst)的《华尔街历 史》所述,1917年,债券市场上只有35万个人 投资者;到了1919年,个人投资者的数目飙升至1100万。随着公司债 券日渐发展成熟,这些交易委托人会不约而同朝着一个方向迈进:那就 是无论各大证券经纪公司推出什么类型的证券,他们都会趋之若鹜。 20世纪20年代,股票市场呈现一片大繁荣的景象。股票经纪行业已 经从华尔街交易所的一角迅速扩展,覆盖了整个国家。当时,美国的通 信业一派生机,也为这一繁荣景象出了不少力。投资者们热衷于无线电 广播、电话技术、汽车制造和佛罗里达州的房地产交易。券商一旦发现 其他领域的投资风潮盖过了股市的势头,就得花大力气在股票交易上满 足各方的投资欲。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