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方文艺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4.00
折扣购买: 六十回忆/周越然作品集
ISBN: 9787531745228
周越然,浙江吴兴人,民国时期**藏书家、作家,南社社员,曾任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副社长,兼英文科科长,因曾编著《英语模范读本》而闻名。
约伯与短工 英语中“约伯”(Job)与“短工”(job)两字,拼 法**相同,所不同者,首一字母之大小写及中间一母之 发音耳。二十年前,余在某校任教职时,有高材生某姓者 现已成博士矣以此探余之才力。当时吾二人之问答,颇足 为目下及将来教师之参考材料。其实况暂时不提,留之篇 末,兹先言余之教学经验焉。 今吾国之人皆喜以“老教师”称我。“老”字疑是“ 富于经验”之意。若然,误矣。余当教师,前后统计,不 到十年,经验何尝富耶?*初在教会学校当师范生,每* 于自己上课之暇,监视大教室中之小学生,有不知字义者 为之释之,有不能发音者为之读之,发现不守规则者,或 自己自由责之,或禀告校长而后罚之此余二十岁(清光绪 三十年)事也。 次年,余往某镇教授英语。校中*高之课本为柏赉彼 得之《统一史》(PeterParley’s“UniversalHistory” ),前半本全为《**》故事,后半本始述各国**。书 虽陈旧,然余未曾读过。初次独当一面,既无参考之书, 又乏商酌之人,甚觉苦也。*深夜静之时,常常在枕上流 泪。数月之后,愈觉才力不足,遂弃教而再求学。 廿四岁(清宣统元年)春夏之交,由李登辉先生介绍 ,入苏州英文专修馆教习英语。创办此校者,江苏提学使 毛实君也。校中同事有数学家冯玉蕃(教务主任),美国 哈金丝(头班教师),约翰毕业生丁莲伯(三班教师)等 。余教中级第二班,介于不难不易,不高不低之间,对付 学生,对付同人,无不困苦。幸后来成绩尚好,所出人才 不少(现已逝世之农学专家过探先亦当时二班学生之一) ,而余之名誉亦因之而**。此校于宣统二年底停办,余 二十五岁也。 二十六岁,余就苏州江苏高等学堂之聘,校长南翔朱 锡伯也。次年秋辛亥革命,高校因经费无着,遂告终止。 庚戌年冬季之毕业生至北京复试时,成绩特佳,为全国之 冠,故余等为教员者,皆得“传旨嘉奖”之荣。今高校同 学之为官为绅者甚伙,如夏奇峰、杨小堂等君是也。夏君 通英法两国文字,并深究政治学,杨君专*英文,精于外 交。 廿九岁春(民国二年)余应安徽高等学校之聘,先为 英文教员,后兼教务主任之职。为时虽只半载,然所识者 有名人三位:(一)马通伯,(二)应溥泉,(三)陈独 秀。马为桐城派古文大家,应为罗马法专家,陈后来加入 ***而为中国之**三君现皆仙逝矣。三十岁任吴淞中 国公学,商船学校教师之职。三十一岁入商务印书馆为编 译。三十四岁脱离商务而为南京国立高等师范之教师,为 时亦只十三个月。后来又任上海大学英文文学系主任兼教 授之职,但为期亦短,且该校所注重者,并非英语,故余 全然无力可用。 是故余任教职之年,前后实计,不过八载,非独经验 不丰富,且可谓全无也。但在此短期中所遇之生徒,人品 不同,年龄不同,而资质才能又大不同。其相同者,只有 一事,即在开始上课之**、二星期中,总有“刁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