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8.20
折扣购买: 江河之殇(精装插图版)(精)/名家散文经典
ISBN: 9787535481689
生存在当代截面上 傍晚,沿故宫外河沿,遛弯。 蓦地,一群念头像蚯蚓纷纷钻出来:你说不才百 余年嘛,人间咋就弄成了这模样?多少千年秉承的东 西,到这儿就突然拐了弯,改了辙儿,换了理儿…… 秦汉的月亮还挂在那,眼皮底下却面目全非……你说 ,那和珅要是哪天醒来到王府井转转,会怎样表情? 屁股冒烟的轿车会不会被看成骡马新品种? 一个汉朝人和一个明朝人,对调一下位置,也能 活,眼前景象和风物不至于太陌生,生存内容和规矩 也差不离儿。但一个古人若来到**,恐杲若木*, 腿都迈不开了。 现代生存的复杂性,足以让*聪明的古人成白痴 。。 那么,我们能适应几百年后的世界吗? 难说。于之,我们也是古人。 由此想到一个逻辑:生活,从前不是这样子,未 来亦非如此,仅仅现在,唯有**,才是眼下这样子 !我们正如火如荼的各种社会游戏:政治、经济、意 识形态、娱乐时尚、流行文化、新闻焦点……一切一 切,皆当代截面上的可怜风景,皆历史的散曲儿—— 弹指间,即吟罢作废、形同儿戏,犹如灯棚里古装戏 的热闹。 后世看我们,若今生看古人。 想到这,忽觉眼前的景象有点滑稽:立交桥,红 绿灯,广告牌,刹车线,广楼巍厦,大屏幕上的股市 和周杰伦…… 它们并非从来就有,也不会永远有。我所知的是 :一切偶然,一切匆匆。 想起莎士比亚对时代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 ,里面空无一物。 那么,时间深处有无牢靠之物?于人生,哪些元 素*值得亲近和秉持呢? 我想,若一个人*多地和“经典”“永恒”打交 道,而非仅滞留在当代截面上——只缠磨于时代游戏 ,那么,其人生也就倾向了立体,趋于饱满,有了安 全感、归宿感。如此,你栖息和消费的即仅非当代, 而是整个人类家园和丰饶的历代菁华。无形中,你的 “一辈子”与人类的“一辈子”,即有了某种精神和 美学的联络,即有了*大的资源、背景和系统支持, 即不枉世间走一遭。 因为你上下通了,你的灵魂有了祖先,你的基因 有了谱系,你的精神有了身孕,你的生命有了身世和 来龙去脉,仿佛有根之茎、有源之水、有核之果。否 则,无论你在当代事务上多么投入和涉深,人生亦不 免显短、显薄、显单,格局和气象皆小,也有点儿亏 。 何以称得上“永恒”和“经典”呢? 我想,这大概算个办法:在天堂或地狱,当遇见 一个古人,若你说的他能懂、他说的你也懂,那这个 事儿就是永恒的,比如节气、农事、五谷、男女、洞 房花烛、品茗赏月、琴棋书画、修身养性……相信彼 此交流起来,基本无碍。否则,即当代截面上的,昙 花一现,靠不住。比如你说计划生育,说向雷锋同志 学习,说转基因食品,说北京购车摇号、暂住证或异 地高考,人家就听不懂。 以上有玩笑之嫌,但思路是认真的。 我突发奇想:你说,人间是否已无须大刀阔斧地 生产和改造,只需修复与还原?还原关关雎鸠、青山 绿水的天地之初?还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万物之 机?还原迁徙无羁、儿孙满堂的自由天伦?还原一诺 千金、童叟无欺的古道热肠?还原依循天时、晨钟暮 鼓的自然人生?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原配秩序? 我怎么老念叨古时候呢? 大概,它意味着游戏之简约、手续之节省、习性 之本能、契约之守恒……意味着一种悠闲、朴拙、谦 卑的生存精神,意味着一种相对单纯和轻盈的社交逻 辑。 它让人活得省心、省劲,不复杂,不折腾。 至于古代的利益争斗和蝇营哲学,和现代比,简 直童话水平。 看看那些成语吧,什么郑人买履、掩耳盗铃,什 么*船借箭、蒋干盗书……真是可爱至极。 连周易和孔子的深邃,都透着儿童的清澈。 变和巨变是一种意义,不变和少变也是一种意义 。 在求变的同时,我们有无智慧收留一种“不变” ,养护和传递一种稳定的“*常”呢?我们有无能力 打通并维系一种“过去、现在、未来”的联系呢?我 们有无可能怀着敬畏和喜悦活在这样的精神时空里, 享*由“完整”“丰富”带来的好处呢? P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