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4.80
折扣购买: 假如生活在清朝
ISBN: 9787521603149
欧阳茜茜,新媒体人,熟悉各种媒体宣传手段,活在文字的世界里,你来我就一直在这里等你,要哭要笑要发疯,我都奉陪到底,给我讲故事,或者,听我讲。
第1章 饮食有阶级,珍馐与风味难融合 在封建时期,无论饮食在选材、制作、场所等方面发 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饮食的本质都未曾变化,外因赋予 饮食的阶级性也一直都在。在等级意识森严的清朝,饮食 的阶级性更是非常显著。 如果说,豪绅地主吃的是玉盘珍馐掩映下的文雅,官 僚吃的是宦海沉浮一生赢来的排场,那么身为九五之尊的 皇帝吃的则是浩大声势下的孤独。 清朝饮食规矩很多,宫廷尤甚。卯正时刻,一声“传 膳”层层而过传至御膳房内,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抬着 大小七张膳桌,直奔传膳点——或寝室,或行宫,或皇帝 常常活动的其他地方。随后冰糖炖燕窝一品、春笋炒肉一 品、燕窝鸭丝一品、炒鸡家常杂烩热锅一品、万年青炖肉 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等各色点心,米膳,粥品,咸菜 共计120道摆满膳桌,皇帝在侍膳太监伺候之下开始了他一 日的首餐。 午未之间,晚膳就已经备好,从菜品种类到甜汤数量 ,严格按照一代帝王既有规格进行。宫内有时会在膳桌旁 另设小桌,妃嫔或宠臣立于一侧,品尝圣上赏赐的美食, 这是一种恩宠,更是一种荣耀。 酉时,御膳房早已为皇帝备好蓬蒿饼、蓑衣饼、糖饼 、盲公饼、松花饼、甘菊花饼及雪花糕、萝卜糕、白雪糕 、云英糕、蔷薇糕、豆沙糕、黄豆酥、栗子酥、三层玉带 酥等二十余种糕饼。在劳累一天之后,吃一碟样式精美、 口感精妙的点心,既饱腹又是舌尖上的享受。可以说,清 代面点、豆制品的制作及食物加工技术的进步为皇帝的饮 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7张膳桌,120道菜品,却仅有皇帝一人的饮宴,纵然 有礼乐相伴也难免有些孤单。 每逢大宴,则后宫妃嫔、王子贝勒、朝臣百官一同出 席,这种时候无论是点心、果盒还是所用餐具的形状:名 称均有严格规制和区别。 皇帝独坐金龙大宴桌一头,皇后、妃嫔、王子贝勒、 文武群臣按地位和身份依次而坐。满席分六等,不同身份 坐不同位置,不能有一点差池。 皇帝每传酒膳、粥膳则必有礼乐相伴。丝竹声绕耳, 美人萦绕。美人、美乐、美食浑然天成,这是视觉、听觉 、味觉的极大享受,却也是等级制度之下的冰冷枷锁。 一脚迈出紫禁城,民间官僚士绅家族中的等级讲究也 颇为复杂,其中尤以山东曲阜孔氏最为典型。孔府又称“ 衍圣公府”,因时常要迎迓祭孔与东巡的皇帝,故规格与 皇宫内院颇为相似。 孔府要宴请贵客,内外厨房及小厨房早早就得开始准 备。大厨们下刀如风,手法利落,每一种食物在他们手上 都将变化成一件艺术品。鱼虾、鸡猪羊牛肉和蔬菜,这些 常规的食材今晚将在大厨的手里实现最华丽的蜕变。 孔府的厨师最是精通饮食烹调的,从最初的刀工雕刻 、煎炸烹煮到玉盘碟碗的选择,再到茶盏玉箸的区别,每 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容不得丁点差错。 片刻,贵客光临,孔府人员早已列队恭迎,四大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