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19.68
折扣购买: 微笑是最好的天气
ISBN: 9787550012134
山亭夜宴:2006年至今在杂志上发表各类短篇小说,擅长撰写社科文艺等文章,以及各类小说稿。曾在《南风》《澳洲彩虹鹦》《爱客》《微言情》等杂志发表作品。 已出版作品:《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如花美眷,终不敌逝水流年》《一枕荒凉如旧梦》
稍纵即逝的残酷,刻骨铭心的温暖 最怕的,是这世界上就剩下你一个人,举目无亲 地活着。 舒窈又在那个图书馆遇见他了,她正为资格考试 的事每个周末窝在那儿温习,我没去,也没看到过她 说的那个男孩。 她记不清是第几次遇见,最早是在五年前,夏天 ,连细节也相似,她翻着同一本书《古文修辞》,去 完报刊阅览室下楼时,他们在楼梯上擦肩而过,距离 是那样近,她几乎能感觉出男生紧张而避开的目光。 他是个腼腆的男生,单薄的肩膀,皱巴巴的T恤,洗 得泛白的球鞋,害羞的眼神。 舒窈常形容自己刻薄,那时她才二十岁,有一堆 感兴趣的事,从未听她谈论过哪个男生,更别说见着 谁会脸红。她是否刻薄而古怪,是她对自己的评价, 在旁人看来她对细节的锱铢必较令人抓狂,可凡事经 过她的手,都精细得让人喜欢。她说那个男生让她感 到一种生疏的温情。 因为浮躁,因为太多恋无可恋的烦躁,舒窈性格 中的悲剧感不为人所知,二十岁时有些小伤感,怎么 听都很优美。而她是宿命的悲剧感,遵循着某一种只 有她自己知道的规则。 五年前那个盛夏的午后,很多人在图书馆避暑, 零嘴声、纸张声,络绎不绝。 舒窈在一堆古籍书中翻阅,那个害羞的男生,在 寂静的午后,透着点沉闷、腻湿的空气里,他问她: “这儿有人吗?”她摇头,下意识地让了一个位子, 与他相对而坐。 她注意到,周围还空着不少位子,挨着窗口的位 置或许更凉快些。他翻开大部头的复习书,显示出努 力的样子。 男生和她相同岁数, 她知道那些课程, 心里有 点儿意外,装出满不在乎的神情,怎么从未在学校里 遇见过这么可爱的男生? “你是心动了吧。”我说,顺便将她拉回现实。 “不,只是意外,意外而已。”她强调地说。 “你现在还能认出他。” “我不知道要怎么去喜欢一个人,自以为是的伤 感不过是无事生非的遐想。” 纯情,有时就像酒足饭饱后追加的一道甜点,起 初心动又新鲜,久了就觉得腻。舒窈十几岁时就想让 自己显得成熟些,像个成年人般去考虑事情,她看不 上校园里的那些纯情,她说,都是荷尔蒙在作祟。 可我记得,她喜欢听更早之前的台式情歌,她抽 屉里藏着一堆孟庭苇的磁带,还有早期的明星照片贴 满了她的床头,直到中学毕业后,她才撕得一干二净 ,也许是藏了起来,也许她已经不再喜欢了。 “隔了五个夏天,还能遇见同一个陌生人,这算 是缘分吗?”看得出来,她并不真的反感这个话题, 我继续问她。 “其实,也不算陌生人。”她说。 念书时,每隔一个星期,舒窈会去大表姐家。 她大表姐早年丧夫,膝下无子,至今独居。她喜 欢那里的幽静,尤其在炎炎夏日,嚼得出黏腻的味道 。在她大表姐家,一切变得悠长、散漫,还有假期的 清香,她将花店买来的植物盆栽摆在天井里,像个小 花园,全由她独自打理。 十几岁时,她便已明白语言只是感情无力的平白 直叙。 她大表姐是个沉默寡言的女人,舒窈每次去,她 大表姐准备上一堆水果和小点心,她坐在躺椅上给我 写信。 她每次回信都很快,两三天我们就往返一封信, 比写信还有趣的事是挑选各种各样漂亮的信纸,她喜 欢用颜色最好看的笔写字,写完信还会夹一张涂鸦, 有时是她的自画像。这么一个会生活的人,却对大多 数的事情感到厌倦。 我记得舒窈给我看过一张,是她大表姐的天井, 园子里绿意盎然的盆景,她穿着素色的长裙子,手上 是加缪的散文集。相纸上的她,对着镜头轻轻地在笑 ,看到照片时,我问她:“你大表姐给你拍的?” 那么一瞬间,舒窈想否认,做了个古怪的表情, 然后说:“是别人给我拍的。” 当时我就很想问是不是那个男生,现在又想起来 ,问她:“是那个在图书馆遇见的男生给你拍的吗? ” 舒窈的皮夹里还留着这张照片,这么多年从没换 下过一次,照片上还加了层薄膜,历久弥新。 “他叫凯风,住在我大表姐家附近。” 那个暑假,傍晚下起了暴雨,雨声哗哗作响,敲 击着玻璃窗,将这郁闷、窒息的黄昏肆虐地洗涤过, 清澈如新。 舒窈的大表姐出门会朋友去了,她关上收音机, 打电话给我,说晚些出来吃路边摊怎么样?P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