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眼界(用另一双眼睛看透这疯狂世界奇妙生活和美丽人生)/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

大开眼界(用另一双眼睛看透这疯狂世界奇妙生活和美丽人生)/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
作者: (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译者:李巧云//顾淑馨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大开眼界(用另一双眼睛看透这疯狂世界奇妙生活和美丽人生)/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
ISBN: 9787508644233

作者简介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出生于英格兰,成长于加拿大,是一个有着牙买加血统的美国人,《纽约客》的怪才作家,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快公司》称其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他于2011年6月获得加拿大最高荣誉“加拿大勋章”。 在他的写作中,融合了科学、社会学及流行文化,并通过原创、清新、有趣的故事来呈现,格拉德威尔是这一写作风格的领军人物。迄今为止,格拉德威尔一共著有4本书,且都是《纽约时报》冠军图书。其作品《引爆点》和《异类》一度创造了书市神话,其中《引爆点》连续28周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他的最新图书作品是《小狗看世界》。 因其观点新颖、思想前卫,《纽约时报》把格拉德威尔对社会思潮的影响称为“格拉德威尔效应”(Gladwell Effect)。

内容简介

第十六章 危险心灵 犯罪心理画像使破案变得更容易了 1 1940年11月16日,纽约曼哈顿西64街的爱迪生联 合公司(Consolidated Edison)的员工,在公司的 窗台上发现了一枚土制炸弹,附在炸弹上的一张字条 说:“爱迪生联合的骗子,尝尝这个。”1941年9月 ,又有一枚炸弹在靠近联合广场,距爱迪生联合总部 几条街之外的19街被发现。炸弹留在街道上,用一只 袜子包着。几分钟后,纽约警方接到一封信,上面说 :“要将爱迪生联合绳之以法,他们要为邪恶罪行付 出代价。”在1941年到1946年,警方陆续接到16封信 ,字体全部是用印刷体大写字母写成,“邪恶罪行” 一词一再出现,字条上署名的则是缩写的FP二字。 1950年3月,第三枚炸弹在中央车站的下层被人发现 ,这次的炸弹与前几枚相比威力更大、体积也更大。 接下来的一枚被放置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的电话亭 里,跟另一枚放在中央火车站电话亭的炸弹一样,都 被引爆了。这名后来被人称为“疯狂炸弹客”的歹徒 ,第4次出手是在城市电台音乐厅(Radio City Music Hall),炸弹碎片波及全场观众。1955年,他 第6次出手,这时全市已舆论哗然,警方则是毫无头 绪。1956年年底,纽约警方在智穷之余,刑事犯罪实 验室督察长霍华德·芬尼与另外两名便衣警察,前去 拜访精神科专家詹姆斯·布鲁塞尔(James Brussel )。 布鲁塞尔是弗洛伊德派,抽烟斗,住十二街的西 村。在事业初期,他住在墨西哥,曾经为联邦调查局 做过反间谍工作,他生平著作颇丰,包括《心理医师 速成》(Instant Shrink)。芬尼把一叠文件放在布 鲁塞尔的桌上,包括未引爆的炸弹照片、爆炸现场照 片与FP字迹工整的信件复本。布鲁塞尔在他的回忆录 《精神病医师的犯罪个案研究记录》(Casebook of a Crime Psychiatrist)中叙述:“我以前见过这 种眼神,多半是在军队中,也在阅历丰富的老派警察 脸上见过,他们认为这种新兴的犯罪心理剖析是胡扯 。” 布鲁塞尔开始翻阅便衣警察带来的数据。16年来 ,FP都念念不忘爱迪生联合公司对不起他,他要有仇 必报。FP显然有心理偏执的问题,不过这种偏执心理 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FP自1940年以来就开始放炸弹 ,这表示他现在已到中年。布鲁塞尔仔细研究FP写给 警方的字条,从字迹分析,他是谨慎的人,工作经历 显示他是一位楷模。而谴词用字也显示他是受过良好 教育的人,这些用词也显示他很古板,而且似乎是在 国外出生。布鲁塞尔再进一步细看,每一个字母都是 工工整整的大写印刷体,只有W例外;它不像W,倒像 两个U。在布鲁塞尔的眼中,这些W就像一对乳房。他 翻到犯罪现场的描述。当FP把炸弹放在电影院中时, 他用刀把座椅下方划破,然后把爆炸物塞进椅垫中, 这种手法岂不像象征性地穿透一名妇女?或是像阉割 一名男性?或是两者兼具? FP可能永远没有走出恋母情结;他未婚,独来独 往,可能跟一个类似母亲角色的人同住。布鲁塞尔再 度大胆推测,FP是斯拉夫人;如果用绳子勒毙一招是 地中海人所惯用,那么炸弹与刀子合用,他判断是东 欧人的手法。FP寄出的信有些盖有韦斯特切斯特县的 邮戳,但他不会笨到从自己住的地方寄出邮件。康涅 狄格州东南有几个城市有大量的斯拉夫人,而且从韦 斯特切斯特县到纽约,沿途有太多的城市有大批斯拉 夫人。 布鲁塞尔停顿了一会儿,做了以下的预测,这一 幕后来也成为刻画犯罪人物历史上的传奇事迹: “还有一件事。”我闭上眼睛,因为我不愿看到 他们的反应。我看见炸弹客:他的衣着整齐而讲究, 他是那种保守型的人,一直等到流行款式差不多过时 了才会穿“新”款式的衣服。我清楚地看到他,也许 “清楚”二字超过事实所容许,我知道自己让想象占 了上风,但我实在忍不住如此。 我眼睛依然紧闭,继续说:“还有一件事,等你 们抓到他时——我毫不怀疑你们会抓到他——他会穿 着双排扣西装。” 一名警探低声说:“老天!” 我说:“而且还会扣住扣子。”我把眼睛睁开。 芬尼与他的伙伴你看我、我看你。 芬尼说:“双排扣西装。” “是的。” “扣子还扣起来。” “没错。” 他点点头,没再多说,便离开了。 一个月后,乔治·米特斯基(George Metesky )涉案落网,这名字是从米拉乌斯卡斯改过来的。米 斯基跟两个姐姐同住在康涅狄格州的沃特伯里,他未 婚,经常去做弥撒,而且果然是有洁癖的那一型。他 于1929年到1931年之间,受雇于爱迪生联合公司,宣 称曾经因公受伤。当警察到他家门口时,他说:“我 知道你们为何来此,你们认为我是疯狂炸弹客。”那 时已是深夜,他身上穿着睡衣,警察要他换衣服。等 他再出来时,他的头发已往后梳,鞋子光亮,身上则 穿了一件双排扣的西装,而且扣子全都扣好了。 P281-P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