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万达管理课
ISBN: 9787505741416
贾琦,新锐财经作家,致力于商业人物传记、经管类书籍的创作,著有《星巴克之父》《马化腾的人生哲学》等。对万达、华为、格力等中国标杆式企业有着深入的研究,挖掘企业背后的管理智慧和经营秘诀,为*多的中小企业提供以资借鉴的经验。
1.从细节入手筛选应聘者 人类文明进入手工作坊时代,才有了粗具资本主 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工场主和雇工。这种新式关系和 地主与佃农的租佃关系有本质的不同,由此产生了“ 用人机制”这个概念:挑选有经验的、有技术的、对 雇主忠诚的……这种甄选机制在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 会以后变成了*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职场不再是养 家糊口的一亩三分地,它成了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的 培育地。站在企业的角度看,如何从芸芸众生中挑选 出精明强千且吃苦耐劳的合格员工,是一门必修课, 因其事关企业的未来发展甚至生死存亡。 企业是躯体和肌肉,员工是血液,一个能为自己 吸收新鲜、安全血液的企业,会从细节人手挑选员工 。简而言之,就是在短时间内,通过对一个应聘者外 在气质、行为举止等细微之处的观察而判断是否留用 。一个善于把握和识别应聘者细节特征的企业,往往 能够通过易被人忽略的行为细节分析出员工的个性差 异和需求差异,在此基础之上和企业文化加以融合, 就能打造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合格员工。 万达对应聘者的细节分析能力可谓技高一筹,* 可以说是暗藏玄机。 万达的基层员工,很多是在招聘网站上挖出来的 ,人事经理会搜索相关专业的个人简历然后确定面试 时间,面试时,万达会要求应聘者填写《人才信息登 记表》。不要小看这张表,这几乎是决定应聘者死或 生的**道门槛,通常有两个选取标准:**,不要 表格空白处超过两个以上的人,这种人要么服从观念 差要么是个跳槽大王,对企业的忠诚度不会太高,就 算苦心培养出来也是为他人作嫁衣;第二,不要字迹 潦*和多次涂改的人,这种人要么粗心大意要么隐瞒 工作经历,对企业既不能尽心负责又不能坦诚相待, 招来何用? 除了对表格的填写情况作出判断之外,万达也十 分在意应聘者的年龄和待遇的关系。他们的判断依据 是:一个人的年龄和职位有着密切的匹配关系,如果 一个人从基层员工奋斗到基层管理者,需要3年时间 ,年龄大多超过26岁;从基层管理者再到中层,年龄 大多要超过32岁;如果要奋斗到高层管理者,年龄基 本要在40岁以上。 有了这个年龄和职位的匹配模板,万达就有了对 员工能力的初步评判标准:一个人如果超过30岁还没 有成为中层管理者,能力自然值得怀疑;如果年龄较 小却早早进入了管理岗位则有两种情况:个人能力突 出或者是前用人单位筛选人才的机制出了问题。对于 这种人,需要进行后续了解才能*终确定。 在考察应聘者的年龄之后,万达会对应聘者的薪 资待遇要求进行判断,这恰好能反映出一个员工的求 职心态:目前薪酬和期望薪酬差距较大的,要么是有 强烈的就职愿望,要么是缺乏自知之明;目前薪酬和 期望薪酬差异较小的,通常是职场心态稳定的,可以 考虑长期聘用。 人格心理学的观点是: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会较大 地影响着其人格的形成。万达将这个理论转换为:一 个人的职业经历决定了一个人的职场思维。所以,考 察应聘者的工作经历是**重要的。万达看重的是应 聘者工作经历的可持续性:是否长期从事同类工作。 如果一个人的工作经历出现明显的断层,在排除了自 主创业、家庭变故、生病等客观原因外,一个很明显 的结论就是此人工作能力存在某种缺陷,很难长期从 事某种行业。 企业的发展靠的是各个岗位的技艺娴熟者,干了 两天半就跑路的人,就算能力再强,留下的也只是华 丽的转身。在万达看来,在一家企业工作满两年的人 没什么问题,三年到五年的视为很稳定;如果一个人 在一年之内跳槽两次或者两次以上,要么是能力差, 要么就是心态有问题,这种人不会被优先选用。如果 有人多次跨行业求职,说明他缺乏对自身的正确定位 ,这种人通常缺乏主动性和自省力,一旦工作出现波 动,很可能又会逃之天天。 万达需要的员工,必须是有明确职业规划的人, 骑驴看唱本的永远都是路人甲,他们不可能对企业的 长远发展做出贡献。另外,那些曾经从大企业下降到 小企业的应聘者,万达也会慎用,因为这种人通常是 在人生中走错了重要一步才会沦落于此,很可能缺乏 决策力和判断力,一旦进入管理层,后患无穷。相反 ,那种从小企业一步登天进入大企业的人,也多少会 令人怀疑,需要后续进行考察和了解,不然等到你发 现他是阴谋家则为时已晚。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