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23.20
折扣购买: 感性的蝴蝶(林清玄作品)
ISBN: 9787020125838
林清玄,**高雄人,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二十岁出版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时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风靡整个**地区;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 他在文学上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教材,是**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说菩提树沉默也不尽然。经过了寒冷的冬季,菩 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仅剩下一株株枯枝守候春天, 在冥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姿势, 有一些生发得早的,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 明、光滑、纯净,桃形叶片上的脉络在黑夜的凝视中 ,片片了了分明。我想到,这样平凡单纯的树竟是佛 陀当年成道的树,自己就在沉默的树与精进的芽中深 深地感动着。 这时,在寺庙的角落中响动了木板的啪啪声,那 是醒板,庄严、幽微地唤醒寺中的师父。醒板的声音 其实是极轻极轻的,一般凡夫在沉睡的时候不可能听 见,但出家人身心清净,不要说是行板,一根树枝落 地也是历历可闻的吧! 醒板拍过,天空逐渐有了清明的颜色,燕子的声 音开始多起来,像也是被醒板叫醒,准备着一起做早 课了。 然后钟声响了。 佛寺里的钟声悠远绵长,犹如可以穿山越岭一般 。它深深地渗入人心,带来一种警醒与沉静的力量。 钟声敲了几下,我算到一半就糊涂了,只知道它先是 沉重缓慢的咚嗡咚嗡咚嗡之声,接着是一段较快的节 奏,嗡声灭去,仅剩咚咚的急响,*后又回到了明亮 轻柔的钟声,在山中余韵袅袅。 听着这佛钟,想起朋友送我一卷见如法师唱念的 “叩钟偈”。那钟的节奏是单纯缓慢的,但我**次 在静夜里听叩钟偈,险些落下泪来,人好像被甘露遍 洒,初闻天籁,想到人间能有几回听这样美的音声, 如何不为之动容呢? 晨钟自与叩钟偈不同。后来有师父告诉我,晨昏 的大**敲一百零八下,因为一百零八下正是一岁的 意思。一年有十二个月,有二十四个节气,有七十二 候,加起来正合一百零八,就是要人岁岁年年**时 时都要警醒如钟。但是另一个法师说一百零八是在断 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声有它不可思议的力量。到底何 者为是,我也不能明白,只知道听那钟声有一种感觉 ,像是一条飘满了落叶尘埃的山径,突然被钟声清扫 ,使人有勇气有精神爬到*高的地方,去看*远的风 景。 钟声还在空气中震荡的时候,鼓响起来了。这时 我正好走到“大悲殿”的前面,看到逐渐光明的鼓楼 里站着一位比丘尼,身材并不高大,与她面前的鼓几 乎不成比例,但她所击的鼓竟完整地包围了我的思维 ,甚至包围了整个空间。她细致的手掌,紧握鼓槌, 充满了自信,鼓槌在鼓上飞舞游走,姿势极为优美, 或缓或急,或如迅雷,或如飙风…- 我站在通往大悲殿的台阶上看那小小的身影击鼓 ,不禁痴了。那鼓,密时如雨,不能穿指;缓时如波 涛,汹涌不*;猛时若海啸,标高数丈;轻时若微风 ,拂面轻柔;它急切的时候,好像声声唤着迷路孩子 归家的母亲的喊声;它优雅的时候,自在一如天空飘 过的澄明的云,可以飞到世界*远的地方……那是人 间的鼓声,但好像不是人间,是来自天上或来自地心 ,或者来自*邈远之处。 鼓声歇止有一会儿,我才从沉醉的地方被叫醒。 这时《维摩经》的一段经文突然闪照着我,文殊师利 菩萨问维摩诘居士:“何等是菩萨人不二法门?”当 场的五千个菩萨都寂静等待维摩诘的回答,维摩诘怎 么回答呢?他默然不发一语,过了一会儿,文殊师利 菩萨赞叹的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 ,是真人不二法门。” 后来有法师说起维摩诘的这一次沉默,忍不住赞 叹地说:“维摩诘的一默,有如响雷。”诚然,当我 听完佛鼓的那一段沉默里,几乎体会到了维摩诘沉默 一如响雷的境界了。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