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方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
ISBN: 9787807605577
维琪·麦肯基(Vicki Mackenzie)出生于英国。毕业于昆兰大学,曾为《太阳报 》、《周日时报》、《今日电报》、《今日素描报》、《周日邮报》等几十家媒体撰写报道文章。1976年,曾前往尼泊尔参加藏传佛教的冥思课程。曾出版《转世》、《西方转世上师》等书。
回首往事,我是在一个颇为特殊的地方遇见丹津·巴默的。那是在仲夏 时节的意大利小镇帕麦亚,帕麦亚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托斯卡纳山问,距离比 萨大约一小时车程。下午晚些时候,干热的芬芳、松针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一栋曾经豪华的大厦,赭石色的墙壁、高耸的拱门、城堡似的屋顶,在八 月阳光的照射下都散发出微光,只有蝉鸣声将城镇午睡的沉寂轻轻惊扰。几 小时后,这个小镇即将醒来,迎接夜晚的到来。那些出售意大利腊肠、饼干 与拖鞋的小店也将开门。老人们将聚集在广场上讨论市政商业,以及地方党 派的事务。置身于这种能够引发人们愉悦感、纯粹意大利式的小镇气息中, 你无论如何都想像不到丹津·巴默会同样生活在这里。 第一次看见丹津·巴默时,她正站在广场上,灌木树丛的阴影投射在她 身上,她看上去已近中年,有些虚弱,肤色白皙,肩背浑圆。她身着女喇嘛 的栗色和金色的袍服,头发按传统的发式修剪得很短。一群女子站在她四周 。稍微一瞥,你就会发现她们的交流十分愉快,气氛也十分亲密。这种场景 是会引起人们注意的,但对于为时一个月的佛教冥思课程来说,这实在是一 件平常的事。 我与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约五十名妇女聚集在此地,目的是参加这项 课程。自从一九七六年,我在尼泊尔遇见了一些喇嘛后,发现他们传达的讯 息是如此丰富,这种冥思活动就已经成为我人生中愉快的部分,而且很有规 律。我们长时间地盘着腿,倾听佛陀的智慧并进入冥思阶段。现在是休息时 间了,大家自由活泼地讨论着。 深夜,我们在星光下吃晚餐。当我正用大块的面包蘸吸着橄榄油时,身 边的一位男士将我的注意力导向了丹津·巴默。丹津·巴默坐在一张桌子旁 ,一群女子依然围坐在她的身边。她非常热情地与大家交谈着。 这位男士告诉我:“她就是丹津·巴默,一个英国女子,她在喜马拉雅 山一万三千多英尺的洞穴中进行了十二年的冥思。在这十二年中的大部分时 间里,她完全孤身一人。她刚刚从洞穴中出来。” 男士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让我更加注目凝视她了。 几年来,我阅读了许多这类人物的传记。那些来自印度与中国的伟大瑜 伽师,他们舍弃了所有世俗的享乐,退隐到一些遥远的洞穴中,成年累月地 进行着深入的冥思活动。他们是灵修的巨匠,他们所选择的道路既是最艰难 的也是最寂寞的。他们身披着简朴的袍服,甚至仅仅围裹着一条单薄的缠腰 布。他们面对着最严酷的生存条件——呼哮的狂风、肆虐的风雪、冰窖般的 寒冷等,他们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头发长披至腰部。他们意外遭遇到的野 兽与强盗,会全然不顾他们的圣洁,会让他们血肉模糊,然后让他们自生自 灭。 但这些苦远远比不上他们必须面对自己内心生起的种种妄念。他们与日 常生活中能使他们分心的事物完全隔开,所有潜藏在表面下的魔鬼,在修行 时会全部爬出来折磨他们。他们必须克服愤怒、妄想、渴望、贪婪等种种人 类的恶习,必须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成功。他们追寻着最辉煌的成果——“开 悟”,一颗能彻底打开、包容宇宙实相的心。原来所有不可知的事物,现在 都知晓了,从而达到一种全知的境界。极度的喜悦感紧随其后,难以想像的 平和也随之而来。这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的精神升华。 我看过这样的故事,但我不曾想过自己真正会碰见这样一个人,而且是 在意大利的帕麦亚。她好像是从神话和传说中走出来的人物,如同只是刚刚 购物完毕从一辆公共汽车上走下来一样,现在正轻松自如地坐在我们中间, 似乎看不出她做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业。她也不是一般传说中的东方瑜伽大 师,而是一位当代西方人,更令人惊讶万分的是,她是一位女性。 P3-5 是什么,让一位多情的伦敦淑女变成灵性的修行者? 她出生及成长于伦敦。 18岁皈依为佛教徒。 20岁到印度, 21岁出家, 成为天赋禀异的创巴仁波切的最亲密的弟子 西方影响深远的比丘尼,沉静优美,震撼心灵! 6平方米的雪洞,12年不躺下来睡觉,只是专注地修行。 33岁到45岁,她在海拔13200尺的雪洞中独自修行。 气温-35℃。美丽的伦敦少女,来到遥远的喜马拉雅山修行。 远离文明,独守雪洞,过着深山野人般的原始生活? 这不是传说,也不是传奇,而是一个西方淑女追求精神生活的真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