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古吴轩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2.60
折扣购买: 跟孩子深度交谈
ISBN: 9787554623671
李丽,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家心理咨询师,精准教育师,中科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广播电台、《孕妈咪》、《妈咪宝贝》、《健康之友》等杂志特约心理专家。防治心理“未病”倡导者。致力于传播心理健康,提升大众的心灵能量和幸福感。曾出版过《0-3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3-6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等多部作品。
“您能不能别管我” 在做心理咨询工作时, 我的一些来访者是处于青春 期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 和这些父母沟通的时候,他 们普遍的感受就是:青春期 的孩子太难管了! 父母们说:“孩子进入青 春期后,经常会顶嘴,即使 他们沉默不语,不直接对抗 ,也能看出其内心是不服的 。如果不管吧,孩子考不上 高中怎么办?早恋了怎么办 ?沾染上不良习气怎么办? ” 但是父母一旦管教,往 往会遭到孩子的强烈反对, 孩子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您能不能别管我!” 这会让父母左右为难, 感觉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在孩子说完这句话后,很 多父母可能会说: “你以为我想管你?我不 管你,你将来……怎么办? ” “好,你爱怎么样就怎么 样!我也懒得管你!” “你必须给我去做……否 则我就……” 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 下父母要么是列举不管孩子 导致的悲惨后果,要么是受 到挫败而放弃,要么是采取 强硬措施,但这样只会激起 孩子更激烈的对抗,甚至会 产生言语和肢体的冲突。 当青春期的孩子说“您能 不能别管我”时,实际上他 们是在向父母提出抗议或者 反对意见,此时,大多数父 母的第一反应是自己的话语 权受到了威胁:“完了,我 的孩子不听话了!” 而控制型的父母就会紧 紧抓住对孩子的控制权不愿 意放手,希望孩子依然能受 控于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刚好这时 候发展出一个新“技能”——“ 违背性意愿”,即不管父母 说什么他都反对。为了证明 他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 意愿,他就会为了反对而反 对,不管父母说的话正确与 否,孩子都会下意识地先反 对了再说。 如果父母非要展示权威 ,而孩子又反抗,那么冲突 就不可避免。 父母需要理解,孩子之 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的独 立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同 时也表明,他们与父母有不 同的看法、感受和需要。作 为父母,我们需要做孩子的 “军师”,而不要做“领导”。 孩子说出这句话,是因为他 感觉你侵犯了他的权利。 因此,与青春期的孩子 平等地对话,是沟通的基础 。父母要把属于孩子的主场 还给孩子,退到父母的位置 上。比如,父母可以这样说 : “我知道你想要独立,尝 试自己处理事情,但是我希 望能够帮助你,如果你需要 的话。” “我理解你想要一些私人 空间,但是我希望你能知道 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支持你, 无论你需要什么。” “我尊重你的决定,但如 果你需要帮助或建议,我会 在这里为你提供支持。” “我并不是要控制你,而 是关心你。” “我理解你想要一些独处 的时间,我保证我会尊重你 的隐私。如果你需要聊一聊 或者有任何问题,我随时都 在这里。” 面对孩子的叛逆,父母 需要给予理解、尊重、关心 和支持,这样才能保证与孩 子之间的良好沟通。 “没事别进我的房间” “孩子放学回家后就走进 自己的房间,然后把门一关 ,也不怎么搭理我们。有时 候,你和他说话,只要一言 不合,他就把自己锁在房间 里。” “是啊,我家孩子也这样 ,只有吃饭时才从自己的房 间出来,跟我们都不怎么讲 话。” 两个初中生的妈妈正在 交流着各自孩子的情况,她 们都因为孩子总把自己关在 房间里而感到不安和担心。 孩子在小的时候,总希 望能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 而到了青春期,随着自我意 识的增强,孩子渴望拥有独 立的空间,从而与父母拉开 距离,以确认自己的成长和 独立;同时,孩子的隐私意 识逐渐增强,不希望在父母 面前毫无隐私,否则会觉得 自己不被尊重。 但是,孩子的这些表现 让父母感受到的却是拒绝、 冷漠以及嫌弃。当遭遇闭门 羹时,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 的父母就容易火冒三丈。 “你怎么整天关着房门呢 ?” “我关门关您什么事?” “怎么和大人说话呢?这 么说话尊重长辈吗?你给我 出来说话!” 孩子气冲冲地出来了:“ 干吗?” “没事不许关门!” “我连关门的自由都没有 吗?” “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吗?你总关着门干吗?” “我什么都没干,真无聊 !” “你说谁无聊呢?反了天 啊!” 这样沟通的结果可想而 知,一般是不欢而散,甚至 父母有可能会踢门、撬锁。 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