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浮桥

梦之浮桥
作者: (日)谷崎润一郎|译者:林青华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6.90
折扣购买: 梦之浮桥
ISBN: 9787532774838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刈芦不见君, 难居难波浦①。 那是某年九月自己仍住在冈本时的事。天气实在 是好,我突然想出去走一走。时值傍晚——其实是三 时过一点。走得远为时太迟,近处又都大体熟悉了, 如某处有个两三小时便可返回的散步地点就恰好。我 和其他人都在想,有没有一时想不起来的、被遗漏的 地方,结果注意到曾经想到水无濑宫去看一看,却无 恰当时机,因而拖而未决。这个所谓的水无濑宫,是 后鸟羽院的离宫旧迹,在《增镜》②的“荆棘下”一 节中写道:“上皇修缮过鸟羽殿、白河殿等,不时前 往。更在名为水无濑之地建造难以形容的好庭园,经 常踏足。在春秋赏樱花、红叶的时节,尽情游玩。从 此处还可远眺水无濑川,极有情致。元久年间③曾有 过模仿汉诗的和歌,其中又有以下这首尤为出名: 极目山麓色迷蒙, 水无濑川绕山中, 黄昏美景岂止秋。 茅草屋顶的走廊和渡廊,极尽奢华感。前山引来 的流水、瀑布落下处的岩石、长满青苔的枝权等,这 些像极了可以让人联想到千代繁荣的仙人住所‘霞之 洞’。庭园里的花草布置完工之后,群人齐聚,在举 办演奏会时,当时地位并不算高的藤原定家中纳言献 上了这样的和歌: 往昔悠悠未可知, 我主今得峰上松。 君之代如园内水, 绕石长流越千载。 后鸟羽上皇动辄前往水无濑宫,尽情欣赏琴笛之 音、应节的樱花、红叶,心满意足。”从往昔我第一 次读《增镜》时起,这水无濑宫便印在脑子里。“极 目山麓色迷蒙,水无濑川绕山中,黄昏美景岂止秋” ,上皇的这首和歌是我所喜爱的。明石浦的和歌“渔 人钓鱼船,划人雾海里’④,或隐岐岛的和歌“我正 是新的守岛人”⑤等,这些咏院之作打动人、留在记 忆里的甚多,但我尤其读到那首和歌,眼前便浮现一 派水无濑川水上景色,从那生出一种空寂又温馨的令 人怀恋之情。在我不了解关西地理的那段时间里,印 象中就以为是在京都郊外,亦无意弄清楚,而得知这 宫殿接近山城和摄津国边界、在距山崎驿十余丁的淀 川边上,至今其旧址上仍有祭祀后鸟羽院的神社,是 最近的事情。噢,叩访那水无濑宫,此时出发正好。 到山崎为止乘火车前往转眼即达,而由阪急线转新京 阪,更是轻而易举。且当日正是十五夜,归途中淀川 边赏月也是一件好兴致的事。有想及此,此行自然非 女人孩子所宜,于是一人不辞而往。 山崎在山城国乙训郡,水无濑宫原址在摄津国三 岛郡。因此从大阪方面去的话,在新京阪的大山崎下 车,往回走,在抵达宫殿遗迹之前,要越过国境。对 于山崎这地方,我仅因某个机会在省线车站附近逛过 一下,由西国海道往西走,这是头一次。往前一些, 路便分作两条,往右去的那条路转角处,立着一块陈 旧的石头路标,那是由芥川经池田出伊丹的路径。想 想那个信长记里的战争报道,荒木村重或池田胜入斋 这些战国武将们活跃的,是沿伊丹、芥川、山崎相连 的一线地方。古时恐怕那边是干道,穿过淀川岸边前 行的水路或方便行船,这芦荻茂盛的湖岔或沼泽地, 大概不宜于走陆路。那么说来,听说来时所乘电车的 沿线有江口过渡的遗迹,那个江口现在也划入了大大 阪①市之内,而山崎也启去年京都扩张以来,被编人 大都会的一部分,然而似乎京都和大阪之间,其气候 风土的关系不像阪神之间那样,不能想象一下子就进 化为田园都市或文化住宅区,所以短时间内,杂草丛 生的景观是不会消失的吧。连《忠臣藏》里也说这一 带有野猪、拦路劫匪出没,古时就更甚了。时至今日 ,在道两旁仍排列着茅草葺顶的房子,在我这看惯了 阪急沿线西式城镇、村落的人眼里,显得尤其古旧。 “因被遭不实之罪,深感痛苦,不久在山崎出家”, 在《大镜》①中,北野的天神②在流放途中,在此处 皈依佛门,咏有一首和歌“你住的旅舍,树梢摇曳” 。这一带就是如此历史悠久的驿路。可能在平安设定 都域之同时就设了这个驿站。我一边想着这些事,一 边依次将昏暗的屋檐下似乎飘荡着旧幕府时代空气的 房子一家一家看下去。 过了皇宫后面那条桥——下面当是水无濑川,然 后在稍往前的街道左转。以承久之乱③走了霉运的后 鸟羽、土御门、顺德三帝为祭神,现在那里建了一间 官币中社④,神社的建筑和风景,在这个神社、佛阁 众多之地,不算特别出色。但如前述,脑子里先有了 《增镜》中的故事,一想到这里就是镰仓初期、大官 们举行四季游宴的遗址,不由觉得一木一石都含情了 。我在路旁坐下来,抽过一支烟后,在不算宽阔的神 社里漫无目的地徘徊。此地虽仅距海道咫尺之遥,却 处于篱笆上开着种种秋天花朵的、散落的民居背后, 是一个闲静、不惹眼的、小巧整洁的袋状地形。不过 ,后鸟羽院的宫殿并不只是如此狭小的面积,该是一 直伸到很前面的一段流到这里来的水无濑川的岸边吧 。然后,在水边的楼上,或者在闲庭漫步之时,纵目 河面,遂有“山麓色迷蒙,水无濑川绕山中”之慨。 “夏日则至水无濑宫之钓殿,饮凉水,请年轻贵族们 吃冷水泡饭。上皇曰:‘昔日紫式部可谓极矣。《源 氏物语》云,于食客前即烹得自近处西川河之鲜鱼。 今已不可得。’高栏边候命之秦某闻言,即于池边微 波涌处淘白米献上,禀曰:‘本拟拾鱼,惜已逃脱。 ’上皇叹曰:‘此言不差。’乃脱衣赐之。饮酒数杯 。”照这样看,那个钓殿的水池,可以设想不久之后 可能与河流连通了。而且,此地南面,神社后可能仅 隔几条巷子的地方,便有淀川流经。那条河流现在虽 然看不见,对岸男山八幡的茂密山峰并不构成夹河之 势,像逼近眉睫的样子。我举目眺望泉水叮咚的山荫 处,仰视与之相对的、神社北面矗立的天王山峰顶。 走在海道上时没有察觉,到此放眼四面八方,方知此 刻我站立之处,是被南北高山如屏风般规限了天空的 峡谷锅底状的地点。见过这里的山河形势,自然领悟 王朝的某个阶段在山崎设关隘,预防西犯京城,此地 实乃要害。东面的以京都为中心的山城平原,和西面 的以大阪为中心的摄河泉平原,至此处时蜷缩得非常 狭窄,当中有一条大河流过。因此,尽管京都和大阪 由淀川连接起来,但风土气候以此为界迥异。听大阪 人说,即使京都正在下雨,山崎往西可为晴天。冬天 乘火车一过山崎,气温骤降。说来的确感到竹丛中的 村落、农居的建造方式、树木的外观、泥土的颜色等 ,与嵯峨一带的郊外相仿,到此为止都是京都乡间的 延续。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