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在公司显得很能干的52种方法

让你在公司显得很能干的52种方法
作者: (美)罗斯·麦卡蒙|译者:徐淑玉//廖春兰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让你在公司显得很能干的52种方法
ISBN: 9787521702057

作者简介

罗斯?麦卡蒙(Ross McCammon) 资深媒体人,GQ杂志编辑,《企业家》杂志商务礼仪专栏作家。 2005年至2016年,在《时尚先生》杂志担任高级编辑,负责流行文化、品酒、汽车和礼仪方向的报道。曾为ELLE 、《大都会》、《连线》、《彭博商业周刊》、《得克萨斯月刊》、《父母》等杂志供稿,现居纽约。

内容简介

如何握手 我见过的最会握手的人是坎耶 ? 维斯特(美国说唱音乐人)。那是2011年7月,在长岛拿骚体育馆蕾哈娜演唱会的后台,有人把我引见给了他,然后他握了我的手,说:“我是坎耶,我喜欢你的杂志。” 我们来把这个过程慢动作回放一下: [维斯特伸出了一只手]“我是坎耶。”[开始握手]“我”[有力地握手]“喜欢”[有力地握手]“你的”[有力地握手]“杂志”[有力地握手]。 注意:虽然他说了话,但整个握手过程只持续了一秒钟左右。 一边有力地握着手,一边说着“我喜欢你的杂志”——这就是坎耶的做法。 (此后,这种伴随着恭维的握手方式就应称为“维斯特式握手”。) 值得一提的是,连握手问候这样的事情,坎耶做起来都颇有节奏感。 我这辈子最糟糕的一次握手是和一个励志演说家。虽然我已经尽量避免和那类善用言辞煽情的人交往(很多励志演说家就是背后没有唱诗班的传道士),但新闻媒体工作总让我有机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握手,那个演说家就是其中之一。他具有那类人的典型特征:过分自信,过分自来熟。他握手时足够有力,但就是一直握住不放。而且,他看着我的时候,嘴里还念叨着我的名字,仿佛这样他就能铭记于心了。他念叨了两次,然后继续握我的手。这种做法代表了励志演说家的经典举动:为了攀交情,他们会超越正常的限度,采取可能最为糟糕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规律:在那些较为私密的场合,励志演说家总是会大煞风景。)握手时间太长的话,给人的感觉就像这样:拉住某人不放,试图将他固定在一个位置,以方便刺客暗杀。这会让人很不舒服。若以这种方式来建立交情,真是太糟糕了。 坎耶 ? 维斯特以妄自尊大的牛皮大王著称,但在自我介绍时却大方得体、干脆利落并懂得尊重对方;而那些以鼓动人心为己任的激情派,却只会用阿谀奉承、虚情假意的方式向别人介绍自己。当我听说坎耶 ? 维斯特又一次因为说了诸如“要是我说我不是个天才,那是在欺骗你们,也是在欺骗我自己。”“我就是上帝,怎样?”“我该再挑战一下我的表达方式和穿衣搭配”之类的话而遭到群众炮轰时,我的反应是:没错,他就是这样的人!但是他知道如何握手啊。 握手从其本身来看是很怪异的,这是当然。想想看,握住一个陌生人的手,形成两人之间的接触点,然后有节奏地上下晃动,能不怪异吗?但是它却能创造机会,意义匪浅。 同时,还有点令人担心。因为,搞不好就会把它弄砸了。 有三种做法会搞砸握手。 第一种是握得太久。这种情况总是发生在励志演说家和孤独寂寥者身上。 第二种是握得太用力。这是所有不正确的握手方式中冒犯程度最轻的一种,有示威挑衅之嫌,容易给人造成伤害。 第三种是握得太过拘谨。真想问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握手。两手稍触即分,时间过短,这种蜻蜓点水似的握手意味着小心和顾虑,是商务交往之大忌,特别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在工作中认识几个人,他们每次跟我握手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跳华尔兹时,有人走过来跟你邀舞——“能请你跳一曲吗?……为什么不行……那好吧……”这种小心翼翼地试探行为让我觉得他们不够坦荡。也许从其他行为来看,他们是光明磊落的。可唯独这毫无生气地握手,真是不免让人心生疑窦啊。 (过去还有一种做法可看成是第四种:手心触碰。但是这种做法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就几乎和前卫摇滚乐以及格鲁乔 ? 马克思一道消亡了。) 很显然,握手应有力,但不宜太用力,时间在一秒钟左右为宜。握手时应上下快速晃动三四次,双目注视对方并微笑致意。这没什么难的,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说一说握手的“力度”:握手时用力的关键部位不是手掌,而是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拇收肌。握手有力就是要求你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并让自己的拇收肌和对方的拇收肌紧贴在一起。当你激动兴奋的时候,自然就会想要充分地握住对方的手,拇收肌也会因此而加重力道。但记住,握手只能持续一秒钟左右。 关于握手的问题,已经有人做过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2008年,艾奥瓦大学的一名商学教授带人做了一项研究。在一次模拟面试中,他们让5个不同的人分别跟每个面试者握手。具体来说,这5人需主动将手伸至面试者的手附近,但要等着面试者来发起握手的动作并控制握手的力度和上下晃动的节奏。而且,必须等面试者松手之后他们才能松手。然后,他们从5个方面对每个面试者的握手情况做出了评价并打分,即:握手的充分性、力度、时长、热情程度和眼神交流。 之后,这些评分被拿去与另一组模拟面试官给出的录取建议进行了比照,结果显示:在握手环节得分最高的面试者——握手力度适中、接触充分、有较好的眼神交流、上下晃动动作热情到位——最有可能被录取。 握手代表我们的态度,也代表承诺,是商务交往中最亲密的身体接触。在握手那几秒钟的时间里,双方通过一同使出手上的力气来表达他们愿意与对方同心协力、携手并进的意愿。所以,如果你要去和别人握手,那就好好地握。握手要有力,但不能太用力;要热情,但不能过于热情;要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也许,还可以像坎耶那样边握手边说些赞美的话。握手时间不宜过短,否则就像在走过场,失去了意义;但也不宜过长,否则看起来会很滑稽,或者让人难受,又或者更糟糕——让人觉得很怪异。 1.罗辑思维&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推荐: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冒牌货,那么放心,你身边每一个人都是冒牌货,你和他们的差距,不在本质上,就在于细节上。 2.从面试时的眼神交流到演讲时的动作设计,从汇报工作的措辞到商务午餐的握手寒暄,52种方法,教你更活泛地应对职场上的大小事务,人情世故,告别小透明,做聪明的职场人。 3.工作做得非常细致未必是好事?和同事吃饭不知道该聊些话题?明明做了很多事,汇报工作总是词不达意?工作是讲究方法的,方法不对,只能处处踩雷,这本书教你避开职场雷区,更懂领导的心! 4.本书由《时尚先生》资深编辑罗斯?麦卡蒙先生撰写,讲述了他从一个简历平平、没有资源、没有人脉的普通杂志社职员成功转型为《时尚先生》资深编辑的亲身经历,他以生动而富于幽默感的文字再现鲜活职场,阅读中你能快速融入到他的故事中去,在一个个真实的职场情景中汲取经验,找到自己的定位,掌握实用的工作方法。 5.罗斯?麦卡蒙先生在《时尚先生》工作十年来见过各界形形色色的人,这本书他不仅会告诉你在职场上该怎么做人,还会告诉你怎么通过细节揣摩到领导、同事的心意,让你的工作做得更加得心应手。 6.《纽约时报》、《娱乐周刊》、沃顿商学院终身教授亚当?格兰特鼎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