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山而行(90后女冠的青城故事)

居山而行(90后女冠的青城故事)
作者: 雲姑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5.70
折扣购买: 居山而行(90后女冠的青城故事)
ISBN: 9787559404763

作者简介

雲姑,蜀中女冠,涉世一遗人。生在川南小镇,长于观音堂下。求学岭南,客子光阴诗卷里,也认他乡是故乡。自幼志在烟霞,不喜儿女情长,乙未年入青城拜师学道,为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第二十二代玄裔弟子。长居山中,别无所有,唯四时之山光树影,俯拾皆是。青灯相伴,黄卷为友,偶有怀抱,述于笔下,集句成书,聊以寄世。

内容简介

我家祖屋靠山而建,听母亲说那里以前是个面坊 ,旧日的人家还供奉着神像,留下破旧的神龛。山上 有许多南竹、青冈树,侧面有小池塘,正对面是通往 集市的石板路,左右两边可以到不同的镇子。这些年 才修起来柏油马路,却也并不宽,没有什么大的车辆 行驶,都是乡人自己的面包车和摩托车之类的。屋后 面有一座观音堂,我们都叫它“大观音”,这名字起 得实在气概,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座多大的寺庙,实际 上那只是个很小的村庙,就建在山包上面,里面供奉 了观音菩萨和龙女,还有许多小神像,并不太记得名 称。 听母亲说,很多年前观音堂里有出家人住过,是 个比丘尼,经历过很悲惨的事。大约也因为这个缘故 ,我母亲总觉得出家是件很恐怖的事,乃是走投无路 之人的命运。她并不深信鬼神之说,但弟弟生病时她 专门回老家烧香,年年回乡也定要买一背篓的土香去 拜神。前年春节,我们一家人去烧香,那时候庙子已 经得到了修缮,院子里打了水泥地,还围了栏杆,功 德簿就写在墙上,谁家出了米,谁家出了木头,也有 直接捐钱的,金额都不大,但看得出乡人很尽心。如 今庙子里并没有常住的出家人,村里有位嬢嬢不定期 过去照看着,功德钱里会提一部分补贴给她。我们去 的时候却并没有见到她本人,只看见殿堂里的几盏油 灯,静静地燃着。 有一年和父亲一起回去,当时伯伯一家已从山上 搬下来,新家就建在我家祖屋旁边。我一人独自散步 ,走到大伯一家之前住的房子,土墙没有坍塌完,隐 约还看得出此前的规模,之前用的灶台都推倒了,地 上长满杂草,剩下几个大水缸没有搬走,听父亲说那 是从前母亲煮饭用过的,已经有二十几年。门前种的 几棵柚子树,结很多果子,还是青皮的。往下看去就 是爷爷奶奶的坟,坟上荒草疯长,年前挂的纸还剩个 木架子在那里。儿时到过大伯家几次,都没有太大的 印象,就记得屋里有一张雕花床,床很高,要爬上去 ,下来的时候脚尖着不了地,还得轻轻跳一下。屋内 总是昏昏暗暗,开了灯也不亮堂,反而觉得窗外的树 林清澈起来。那张床后来搬去新家,放在一楼,还是 伯伯睡着,两边的雕花有些开裂,上的彩漆也落了许 多,窗外对着的不再是树林,而是开阔的田野,田外 的远山。 去时正是收稻谷的时节,父亲帮着大伯干活,肩 膀上有深深的扁担印记。十几年前,每当要收稻谷的 时候,大人就会提早几天去村子里请人,通常有一桌 子人。人家来帮忙,我们要付工钱,更要好吃好喝招 待他们,因为干的是力气活。除了鸡鸭鱼肉,还会格 外多添一顿饭,平时吃三餐,收稻谷的时候下午要送 一次饭去田里,好像是稀饭搭配咸鸭蛋。我长大后一 直不太爱吃鸭肉,总觉得腥气重,但记得那时舅妈做 过一次酸豆角炒鸭子,味道特别好,里面放了泡姜、 泡辣椒。鸭肉炒得干酥酥的,装在陈旧的土碗里,菜 吃完了都舍不得把油水倒掉,留着下次炒菜或者煮面 。 中元节快要到了的时候,五伯在准备祭奠要用的 香烛、纸钱,他和三伯都是道士出身,也曾唱川剧, 现在仍做本行。(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