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认知颠覆
ISBN: 9787513922944
03、从价值表达到价值供给 一个原始部落的男人猎到一头野猪,突然得到 了很多肉,但是他晚上想吃蔬菜、水果怎么办呢? 那就要拿出一小块肉和负责采集蔬菜、水果的女人 交换。如果要煮一锅汤,那他就还需要再拿出一些 肉,换一些锅碗,再换一些盐。 要活下来,你就必须用自己的价值去交换别人 的价值,这是人类社会核心的生存法则──价值供 给。 情况如果复杂一些,假如某在部落市场,男人 提供回来的肉,却有十个女人要提供蔬菜。 女人感觉到肉这种资源的稀缺,就会极力去夸 大自己采摘的蔬菜有多好,甚至贬低别人的有多差 。 人是社会性动物,为了生存,人类个体必须要 对群体展现自己的一定价值,这是边缘生存法则─ ─价值表达。 叫嚣几句“我的东西*好”(价值表达)远比 “我要提供给你足够满意的东西”(价值供给)容 易很多。 所以,这个世界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很多人*注重表达价值而非提供价值。 比如,你经常会在办公室里看到许多人都在极 力维护“我是对的”“我比你强”,却忽略了自己 能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 那些处理不好感情问题的人大多也同样如此, 太注重表达自己的付出,却忽略了提供舒适、关爱 等价值。 这是尝试自我突破的步──如何去提供价值, 从而在外部获得反馈。 04、从控制思维到赋能思维 自从人类发明了钻木取火,获得了对火的控制 ,原始人才开始烤肉或煮汤。 对于火的使用,表面上来看是一种控制,但核 心的其实是源源不断地添加的木材。对于自我突破 来说也同样如此。表面上看来,那些大神都是通过 高度的自我管控才实现突破,实际上他们是做好了 “赋能”,即源源不断地赋予自我或团队以能量。 这是什么概念呢?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就明白 了: 作为曾经的公路自行车爱好者,有一次我和一 个前省级公路自行车队的朋友在相约骑行。当天很 热,我们的目标是70千米外的一个古镇,要当天来 回。那是我次骑那么远的路程。 在一段持续上坡后,我就累得不行了,即使停 下来几次还是很累。朋友仔细观察后,发现是我的 骑行姿势有问题,导致我单次呼吸的时候,没有大 量的氧气进入肺部。 我调整以后,情况好多了,但是骑了50千米后 ,看着导航显示还有20千米的距离,我又感觉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