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文化艺术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遇见巴黎
ISBN: 9787503946141
高静 新华社摄影记者。跑遍法国,见证历史也记录生活,镜头下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法国。其作品《李娜庆祝法网夺冠》获得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国展)记录类铜质收藏。获评2012年度新华社欧洲地区“三八红旗手”。《中国元素在法国》获得2013年首都女记协“第16届好新闻”三等奖。 唐霁 新华社记者。曾获得“新华社优秀电视记者”、“欧洲地区优秀青年”等称号。9年欧洲常驻生涯,足迹遍布大半个欧洲。长期的欧洲生活,明白了欧洲人的心里在想些什么,知道支撑起欧洲人复杂的社会结构的恰恰是最纯粹和简单的人性。
来巴黎,先学学规矩 巴黎,大码头。 有多大呢,市中心人口将近230万人,再广一点 ,整个 法兰西岛人口达1200万人。这样的城市规模,在欧洲 算是 一个超大的城市了。 塞纳河穿城而过,把城市分为浪漫的左岸和华丽 的右 岸。从晨曦到日落,无尽的人流、车流,在城市的大 街小巷 穿行不息。这里有一个欧洲大都会所拥有的一切繁华 :时装 周、车展、逛不完的博物馆、看不完的展会……当然 ,这里 也有一个大码头该有的种种规矩。像我这样之前在欧 洲其他 国家生活了快五年的人,到了巴黎,也要乖乖去适应 。 比如开车这件事,欧洲人普遍是非常规矩的,车 速虽 然快,但是很少出事故,而且开车人会心平气和。我 在比利 时、荷兰、德国开车,都是这样的待遇。没想到一到 巴黎, 完全不是这回事儿。急躁的巴黎人抢道、按喇叭以及 行人闯 红灯的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在每天上下班高峰时 段,不 规矩的汽车、摩托车交织在一起,堵上添堵。如果你 太规 矩、太心软,还很难从车海中挣脱出来呢。 再比如家里电视机的机顶盒出故障了,你只能拨 打一个 全国服务热线。这个经常占线的电话,好容易打通, 就碰到 接线员A,不出三句话,他就把你转给另一个业务员B ,业务 员B一定会告诉你,这个问题还要找A解决。如果你够 机灵, 记住了A的名字叫Pierre,那业务员B会问你,我们全 国热 线的接线员有数十个人叫Pierre,你找的是哪个? 这都是我和巴黎这座城市相遇的开始。巴黎厚重 的文 化、庞大而繁杂的人口,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大码头。 在这个 码头上,我不得不去摸索对策,在摸索过程中,遇到 了一个 个令人爱恨交加的法国人。他们让我一点点明白,巴 黎这座 城市,远比看上去的更加生动、更加有层次,绝非浪 漫那么 简单。 敲开卢浮宫的大门 巴黎,仿佛一朵玫瑰花。中心是西岱岛,岛上有 著名的 巴黎圣母院,然后向四周发散开:卢浮宫、奥塞美术 馆、荣 军院、巴黎歌剧院、埃菲尔铁塔…… 如果你在夜幕降临时,登上巴黎第一高楼蒙巴纳 斯大 厦的顶层,向下眺望,你就会明白我的描述:每一个 精美恢 弘的建筑在灯火的照耀下,变成一个个金色的花瓣, 层层绽 放,夺目耀眼,它们赋予了整个城市梦幻般的色彩。 面对这样的景色,作为一个游客,你可以用相机 轻松地 拍照。但是作为一名电视记者,我却碰到了棘手的问 题:出 于对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法国政府要求摄像记者必 须在拍 摄前向建筑业主申请一份“拍摄许可证”,否则私自 在巴黎 街头使用专业摄像机进行拍摄,会有巡逻警察上前阻 止。摄 影、摄像,一字之差,待遇天壤之别。这也是大码头 给我立 下的第一条规矩。 “拍摄许可”和法国一些部门的经济利益挂钩, 所以申请 过程变得非常复杂。 卢浮宫,巴黎的三大博物馆之首,精美的建筑和 丰富 的收藏令多少游客流连忘返。对电视记者来说,这是 最佳的 采访拍摄地点,但也是申请拍摄许可难度系数最高的 一个 地方。 2009年,我的一个大型拍摄计划《走进卢浮宫》 ,就因 此“卡了壳”。我的拍摄申请被转到法国历史古迹管 理局。古 迹管理局的负责人很明确地告诉我说,卢浮宫的馆藏 作品 由上百个基金会管理,各个基金会按照拍摄每分钟 300欧元 至1000欧元的不同标准收费。也就是说,如果用摄像 机在 卢浮宫里扫一个全景,画面里可能拍到的数十个作品 必须分 别缴费,将是一个天价!面对这样苛刻的要求,我只 能选择 放弃。 两年后,也就是2011年,卢浮宫居然主动邀请我 进行 拍摄,不再有所谓的基金会的收费要求,我可以自由 地在卢 浮宫拍摄,时任卢浮宫馆长亨利·卢瓦雷特还主动提 出接受 我的专访。 之所以受到这样的厚待,是因为中国故宫准备在 卢浮宫 举办一场重要展览:“重扉轻启——明清宫廷生活文 物展”。 作为当年中法两国规格最高的一个文化交流活动,卢 浮宫将 中国代表团奉为上宾,对中国的媒体自然格外重视。 为了防止拥挤的参观人群影响我的团队的拍摄, 卢浮宫 专门选在周二闭馆时请我们入馆拍摄。我终于得以在 空无一 人的卢浮宫大厅里,静静地欣赏这些人类巨匠的作品 。除了 拍摄大名鼎鼎的镇馆三宝(胜利女神像、断臂维纳斯 像、油 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外,我特别在绘画馆多作停 留,细细 端详欧仁·德拉克罗瓦的《自由领导人民》、杰里科 的《梅杜 莎之筏》、路易·达维德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等作品。 这些巨幅画作让法国历史上最恢宏浪漫的历史重现, 我仿 佛看见:拿破仑骑着马在香榭丽舍大道上疾驰,他急 着去见 谁?莫奈站起身,收起画板,最后望了一眼巴黎,他 要赶 往伺方?奥斯曼男爵在塞纳河边陷入沉思,第二帝国 宏伟 的巴黎城市改造从这里开始,但他还在苦苦地等一个 人的 出现…… 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