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手记

田野手记
作者: 刘锡诚|责编:许峰
出版社: 文汇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田野手记
ISBN: 9787549630912

作者简介

刘锡诚,山东昌乐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供职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新华通讯社、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曾任《文艺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研究员,《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评论选刊》《中国热点文学》主编。著有文学评论集:《小说创作漫评》《小说与现实》《作家的爱与知》《河边文谭》;学术著作:《原始艺术与民间文化》《中国原始艺术》《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民间文学的整体研究》;文学纪事:《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文坛旧事》;散文集:《走出四合院》《追寻生命遗韵》《黄昏的眷恋》等。

内容简介

走向田野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 明史的国家,在民间文学的 采集和研究上,有自己独到 的文化学术传统,“采风”制 度就是其中之一。1957年9 月4日,我大学毕业后进入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 至1966年5月“文革”爆发, 这九年中,除了在办公室里 阅读、研究、翻译和下放劳 动锻炼之外,还在领导的引 导下深入各地作民间文学调 查,即“采风”,开启了我60 年文学生涯中的多次田野采 风之旅。 烟台芝罘、常熟自茆、 福建海防前线、上杭、南昌 、肥东采风 1958年第1期《红旗》半 月刊上发表了周扬的《新民 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长 文,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关于 搜集新民歌的信息。这一年 的3月22日,毛主席在成都 会议上发出关于搜集民歌的 号召。他说:“搞点民歌好 不好?请各位同志负个责任 ,回去搜集一点民歌。各个 阶层都有许多民歌,搞几个 试点,每人发三五张纸,写 写民歌。劳动人民不能写的 ,找人代写。限期十天搜集 ,会搜集到大批民歌的,下 次开会印一批出来。中国诗 的出路,第一是民歌,第二 是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两 者‘结婚’产生出新诗来,形 式是民族的,内容应当是现 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 一。……这个工作,北京大 学做了很多。我们来搞,可 能找到几百万、成千万首的 民歌。看民歌不用费很多的 脑力,比看李白、杜甫的诗 舒服些。”(中共中央酝酿“ 大跃进”的成都会议,1958 年3月22日)于是,中国迎 来了历史上声势浩大的“新 民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