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7.40
折扣购买: 熵增定律
ISBN: 9787517093473
何圣君,西南交通大学MBA,互联网独角兽企业运营经理,京东、当当网心理畅销榜作家,已帮助650万人次“日拱一卒,偶尔猛进”。著有《行为上瘾》、《营销心理学》、《博弈心理学》。 王怡,心理研究者和践行者,对行为心理有一定研究。
让我们来想象一个画面。当你把刚烧开的水倒入一个玻璃杯中,杯子的顶部会出现一圈白雾,这圈白雾多久会散去?这杯热水多久会变成冷水?5分钟,15分钟,还是25分钟? 你可能会说,这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温度,那如果你在某一天晚上听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你决定第二天早起读书或者开始锻炼身体,改变某种习惯,多久你会放弃这个念头?7天,3天,还是1天?是的,你可能已经猜到我想说什么了:周围的环境依然是重要因素之一。 但人和水不同。除了环境,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会对人产生影响,这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答案是:对熵增定律的理解。 熵,代表一种无序程度,熵增表示熵不断地增加,而熵增定律则是一个物理学定律,它意味着一切都在从秩序走向混乱。熵增定律被认为是很负面的定律,因为熵增定律指出,在孤立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做功,那么整个系统就会退化为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一团物质。哪怕是太阳、星系甚至整个宇宙都不例外。 比如一间房间杂乱无章,此时,房间里充满了熵。如果要收拾房间,使它变得井然有序,那么你就需要耗费能量做功;你的能量可能来自你吃了富含蛋白质的肉,肉的蛋白质能量来自动物进食的谷物饲料,谷物饲料的能量来自太阳;太阳的能量则来自其自身的核反应。因此,要做到熵减,把无序变成有序就需要消耗能量;只有不断有系统外的“外力做功”,不断地降维输入能量,那么结局才会大为不同!这就是对于“熵增定律”的一种认知。 除了物理世界,相信你一定听说过亚马逊,你甚至还知道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他说:“我们要反抗熵(We want to fight entropy)。”因此亚马逊经过长期做功,实现了现在的指数级增长。还有华为的任正非,他更是把“反熵增”践行到了他的组织建设中,任正非说:“我们要不断激活我们的队伍,防止‘熵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甚至说:“如果物理学只留一条定律,我会留熵增定律。”可见,理解“熵增定律”对一个组织来讲是多么重要。 但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熵增定律是科学,并且可能对企业很重要,但熵增定律跟我个人有什么关系呢?是的,这也是我接下来重点要说的:个人如果能理解熵增定律,如果能合理使用一些与熵增定律相关的定律和法则,那么就有机会从原有的人生系统里跳出来,获取系统之外的能量。克服熵增做功,实现个人成长的飞跃。我把这个过程称为“有策略地变成更好的自己”。 我就是一个通过践行“反熵增”实现了转型和升维跃迁的典型案例。2013 年,我刚过 30 岁。当时在一家传统制造型企业上班,在这个环境中,虽然我年纪不算大,但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保守,在大学同学聚会时甚至有人说我老气横秋。拿着中不溜的收入,又总是充满焦虑,因为我十分担心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你看,这不就是在一个封闭环境里,自己和系统共同退化为“死气沉沉”的一团物质吗? 但如果只是想着在原有系统里去寻求突破往往是徒劳无功的,经过屡次尝试之后,我才意识到,更有效的办法是从系统外获取能量。这种领悟让我醍醐灌顶,我开始疯狂地通过阅读这种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来“从外部世界摄入新能量”,不断强化自己。 一开始的变化虽然很缓慢,但在融会贯通了超过500多本给我带来新体验、新认知、新经验的书籍;在通勤路上,收听了 200 多张知识付费专辑后,我自身的改变就这样出现了“涌现”。我有哪些改变呢?我一会儿再和你讲,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涌现”?涌现,是事物的时间量变,是在某一时间内的大量出现。比如: 一个普通的妈妈,生了一个普通的女儿。 妈妈每天都在做一件事情,给女儿拍照片。 普通父母都会这么做,对吧? 但有一件事情不太普通: ●抖音、B站、小红书、知乎热点话题 ●任正非、雷军、贝佐斯、巴菲特等大佬推崇的商业逻辑。 ●一切问题的底层规律,万物演化的终极规律。 ●所有事物都在向着无序和混乱发展。 ●11个熵减法则,让你轻松应对充满麻烦的人生。 ●内附精美熵增定律原创插画。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薛定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