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57.00
折扣价: 50.90
折扣购买: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精)/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ISBN: 9787549533695
高莹莹,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2008年毕业于日本神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史、中日关系史。 上田信,1957年出生于东京都。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硕士(东洋史学专业)。现担任立教大学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是中国社会史。1983—1985年留学南京大学,经历过农村的田野调查。从江南城市的无赖研究开始,后来从事地方社会和宗族的研究,近年多关注生态环境和疾病史。在731部队细菌战国家赔偿请求诉讼中,他作为原告(中国人细菌战受害者)的证人,2000年向东京地方裁判所提交了鉴定书《鼠疫与村庄》。 主要著作有《传统中国》(讲谈社)、《森林与绿色的中国史》(岩波书店)、《老虎讲述的中国史》(山川出版社),其他还有《人与人的地方史》(合编,山川出版社)、《中国的社会》(合译,平凡社)等。
第一章事情的时间、空问 海与交易 在人的各种行为中,再没有比渡海更具有 人类特质的了。因为我们作为一种陆地生物出现 在这个地球上,由于拥有坚强的意志和无穷的智慧才 能渡过大海。而且意志与智慧可以说是“人’这一生 物的特征。 人究竟为什么想要渡海呢?在人类的原始时期, 有一群人试图往海的另一方寻找新的天地。这个记忆 让人们产生了一种信仰,认为在海的彼岸有一个理想 的世界。在这种宗教式热情的带动下,涌现出不少出 海的人。而驱使大量的人去航海的最大动机是交易。 在讲述海与帝国的历史之前,首先对交易这种行为阐 述一下我的基本看法。 在这个地球上,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 孕育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物产。为 了相互补充各自地区所没有的东西,从古代起就盛行 跨越广阔的地理空间交换物资。 “人”以外的野生动物在自己生息的环境中获得 所需要的东西。动物的排泄物、尸体,在它的生态环 境圈中或者成为其他动物的食饵,或者分解为微生物 。物质在这个生态环境中循环。动物无法脱离这个生 态环境圈。唯独“人’才能够从不同的地方搬运物资 进行消费。本书中将这种跨越了生态环境圈的物资的 互换称为“交易”。 在今天这种大规模的交易开始之前,“人”基本 上都是在自己生活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的,为适应各自 的生态环境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自己居住的土 地上所没有的,或者说相较于需求较稀少的物品成为 当地文化中的宝贝。拥有宝贝的人受到没有宝贝人的 艳羡,某些情况下还会成为受尊敬的对象。宝贝甚至 还成为权威的象征。在经济学中将宝贝称之为“财富 ”或者是“财产”,但是什么东西成为财富、财产则 完全取决于文化因素。 在当地生态环境以外的宝贝,有两种来历。一种 是怀有特殊技能的人从地里挖出的宝石、金子、银子 等稀缺矿产。另一种是类似于香木、香辛料、绢织品 、陶瓷器这种只能在某个特定产地才能制造出来的从 远方运来的特产。能够成为宝贝的物资必须满足稀缺 性这一条件,同时还必须满足是由特定生产地、通过 特殊技能创造出来的这两个条件。渡海而来的物产, 依靠拥有航海技术的人从遥远的地方运过来,可以说 完全具备了成为宝贝的资格。也正因如此,自古以来 在世界各地都流传着一次航海造就万贯家财的商人的 传说。 在不同的文化中对这些宝贝进行交换其 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比方说,要把热带岛屿中 生产出来的香木与温带农耕地区生产出来的绢进行交 换,会怎么样呢?我们或许会认为只要标示出一根香 木的价格,然后寻求同等价值的绢就可以了。但是, 用统一的价格评估香木与绢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 ,这种方法是在明朝,也就是本书所考察的那个时期 才确立起来的。那么在尚未出现用价格来衡量、表示 物品价值的时代中,交换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武力袭击对方来抢夺值钱的 东西。或者也可以把海盗袭击沿海地区,掠走物品和 人质的行为看做交易的一种类型。自古以来,经常会 发生游牧民族抢夺农耕地区的物资、掠走通晓生产技 术人员的事情。这也是一种跨越生态环境圈物资移动 的现象,因此按照本书的定义,也可以涵盖在交易的 范畴之内。 也有一种交易方法叫做“互酬”。这种方法是, 交换双方,即在不同生态环境孕育的不同文化中成长 起来的人,在相互都满意的量上取得一致然后进行交 换的方法。沉默交易可以说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习惯 做法。古时候有个希罗多德,在他的著作 《历史》中介绍了利比亚人所进行的沉默交易的 情况。中国古代也有相同的习惯——著名的“鬼市” 。 也就是在某种不同生态环境相互接触的特殊空间 内,属一方文化的人将想要交换的物品放下后离开, 另一文化中的人出来放下与之相称的交换物然后离开 。 但是通过掠夺、互酬这种方法很难稳定地获得大 量物资。在掠夺的地方抢到的并不一定有自己所需要 的;通过互酬交换来的物品的量,受限于最低需求。 也就是说对方若对自己带来的东西不感兴趣,交易将 不成立。 比掠夺、互酬更先进的方法是纳贡。以军事武力 或者社会权威为背景,令对方顺服,定期缴纳固定的 物资。纳贡制度化以后形成的是被称为“集中一再分 配”的方法。用政治的权力通过征税的方法从各级统 治者手中筹备物资,集中后根据最高统治者的裁量重 新分配到需要物资的地方。 纳贡与“集中一再分配”这两种方法的基础在于 政治权力使交易制度化。交易必须敏锐地应对政治权 力关系的变化。交易所依附的多个当事人的行为体系 ,是被称作“市场”的东西。在那里各种各样的商品 由非特定的多个当事人按竞争原理进行交换。竞争发 挥作用的条件是交易所需要的信息要得以公开。P19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