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邮件工作法

高效邮件工作法
作者: (日)平野友朗|责编:吴长莘|译者:王振瑜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40
折扣购买: 高效邮件工作法
ISBN: 9787521715316

作者简介

平野友朗,1974年出生,日本北海道人。筑波大学人类学系(专攻认知心理学)毕业后,曾于广告公司任职,2003年创业,现为I Communication CEO。他2013年建立日本商务邮件协会,在全国进行商务邮件培训,通过开发的培训方案,减少个人和企业的电子邮件的处理时间,提高电子邮件的业务效率。

内容简介

处理邮件迅速的人工作也高效? 正如前言中所述,迄今为止我已经翻阅修改的邮件超 过1万封。它们都包含必备的要素吗?没有容易造成误解的 措辞吧?遵循最基本的商务礼仪吗?……带着这些问题,13 年间我翻阅了职业、职务、性别、年龄各不相同的人的邮 件,从中发现了一个规律,即“处理邮件迅速的人=高效能 人士”。有人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它遵循的并不是 “处理邮件迅速一分配给邮件之外工作的时间增多一工作 进展顺利”这么简单的因果逻辑。 处理邮件需要具备几项技能。最基本的,是电脑操作 能力。对于每天要处理几十封邮件的人来说,如果只会用 “一指禅”打字,打字速度慢,处理邮件的速度也必然慢 。当然,仅仅打字神速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邮件内 容的写作。没有“写作能力”和“语言能力”,就无法将 自己的意图正确地传达给收件人。 另外,阅读收到的文字(邮件)时,尽快了解内容的“ 阅读理解能力”也是必备的。而在回复邮件,以及向领导 汇报工作的时候,需要具备“概括能力”。通过邮件使工 作井然有序进行的“计划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 ,如果把邮件往来作为交流的一部分来考虑的话,写邮件 时应该怀有对收件人的“关心”与“考虑”。 机智的你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些都是各种商务场合需 要的能力。换言之,我们说邮件的操作中渗透了商务活动 的精髓也不为过。 其实,从一个人处理邮件的方式中,就可以真实地看 出他的商务素养。(开个玩笑,在我看来,与其通过学习能 力测试和小论文来考察新员工,不如让他写几封邮件,这 样更能了解他是否适合工作。)如此看来,处理邮件的技能 与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息息相关,然而绝大多数职场人士对 此却并没有深入的认识。 为什么呢? 因为写(读)邮件是极度个人的行为,其间的技巧和功 夫别人很难看到。例如,电话沟通技巧是可以从别人那里 学习的。如果你在打电话的时候说了什么不妥的话,身边 的领导和同事可以指出来;听到别人打电话,也可以从中 参考学习语气、措辞、表达方式等。至于邮件,你几乎无 从知晓别人是在什么时机发送了什么样的内容。 此外,大部分人仅仅把邮件当作交流的工具来使用, 并没有下功夫打磨其中的技巧。这也是邮件的重要性难以 被理解的主要原因。工作能力强的人在写邮件的时候深思 熟虑、顾及全局,而那些没有把邮件当回事儿的人,恐怕 看不出其中的门道。所以,那些写邮件慢的人以及被邮件 影响到整体业务的人,反而更难发现问题。一封邮件写一 个小时,在旁人看来他确实一直在工作;因为邮件惹对方 生气了,跟领导解释说“只是因为对方偶尔心情不好罢了 ”,这好像也说得过去。这样一来,问题只会越来越难被 发现。 邮件是现在商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如此 重要,但邮件处理全靠个人技能,就像“黑匣子”。因此 ,我们必须解剖“黑匣子”,进一步剖析高效能人士与邮 件的关系。高效能人士这样写邮件1:掌握“主导权” 到目前为止,我多次提到“高效能人士”这个说法。 也许你会问:“高效能人士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工作的快 慢是主观的判断,所以很难找到唯一的答案,但是大家身 边总会有这样的人吧:“这个人的工作总是井然有序的” ,“那个人每天准点下班,但都是把该做的工作做好了才 走的”。可以确定的是,高效能人士和做事拖延的人有明 显的区别,前者在工作中具有一种特别的意识。 实际上,在我所认识的创业者以及在培训等活动中接 触的优秀企业家身上,我能感觉到一种共通的思维。 那么,高效能人士在思考什么呢?而这又与邮件的处理 有何关系呢?为了解释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明确高效能人士 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 高效能人士最常考虑的就是工作的“主导权”。不用 说,怠慢是做不好工作的。例如销售工作,与客户接触后 ,如果后续工作没有跟上,单子一定签不下来。我初入职 场时,进入第一家公司,就是从事销售工作。当时我接洽 了很多目标客户,但是我经验不足,对于那些没有反应的 客户,便认为是对方不感兴趣,于是就气馁了,没有继续 跟进。后来我才知道,客户没有反应不是不感兴趣,可能 碰巧时机不对。即使对方没有反应,如果我能坚持联络, 结果也许会不一样。而当年的我,没有掌握工作的“主导 权”。 …… P2-5 1. 介绍了高效能人士处理邮件的5大基本法则,可同时复用到以微信、钉钉、QQ等社交软件进行商务沟通的场景。 2. 真实案例丰富,书中案例都是职场人士日常遇到的各种问题,可读性及操作性强。 3. 作者是日本商务邮件协会理事长,日常的邮件培训中已审阅修改商务邮件1万余封,权威且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