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经典名著大家名作

聊斋志异/经典名著大家名作
作者: (清)蒲松龄|总主编:闻钟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26.80
折扣价: 10.10
折扣购买: 聊斋志异/经典名著大家名作
ISBN: 9787100139014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淄川(今山东淄博)城外蒲家庄人。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

内容简介

王六郎 许姓,家淄之北郭,业渔。每夜,携酒河上, 饮且渔。饮则酹地,祝云:“河中溺鬼得饮。”以 为常。他人渔,迄无所获,而许独满筐。一夕,方 独酌,有少年来,徘徊其侧。让之饮,慨与同酌。 既而终夜不获一鱼,意颇失。少年起曰:“请于下 流为君驱之。”遂飘然去。少问,复返,曰:“鱼 大至矣。”果闻唼呷有声。举网而得数头,皆盈尺 。喜极,申谢。欲归,赠以鱼,不受,曰:“屡叨 佳酝,区区何足云报。如不弃,要当以为长耳。” 许曰:“方共一夕,何言屡也?如肯永顾,诚所甚 愿;但愧无以为情。”询其姓字,日:“姓王,无 字,相见可呼王六郎。”遂别。明日,许货鱼,益 沽酒。晚至河干,少年已先在,遂与欢饮。饮数杯 ,辄为许驱鱼。 如是半载。忽告许曰:“拜识清扬,情逾骨肉 。然相别有日矣。”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 者再,乃曰:“情好如吾两人,言之或勿讶耶?今 将别,无妨明告:我实鬼也。素嗜酒,沉醉溺死, 数年于此矣。前君之获鱼,独胜于他人者,皆仆之 暗驱,以报酹奠耳。明日业满,当有代者,将往投 生。相聚只今夕,故不能无感。”许初闻甚骇;然 亲狎既久,不复恐怖。因亦欷欻,酌而言曰:“六 郎饮此,勿戚也。相见遽违,良足悲恻,然业满劫 脱,正宜相贺,悲乃不伦。”遂与畅饮。因问:“ 代者何人?”曰:“兄于河畔视之,亭午,有女子 渡河而溺者,是也。”听村鸡既唱,洒涕而别。明 日,敬伺河边,以觇其异。果有妇人抱婴儿来,及 河而堕。儿抛岸上,扬手掷足而啼。妇沉浮者屡矣 ,忽淋淋攀岸以出,藉地少息,抱儿径去。当妇溺 时,意良不忍,思欲奔救,转念是所以代六郎者, 故止不救。及妇自出,疑其言不验。抵暮,渔旧处 。少年复至,曰:“今又聚首,且不言别矣。”问 其故。曰:“女子已相代矣;仆怜其抱中儿,代弟 一人,遂残二命,故舍之。更代不知何期。或吾两 人之缘未尽耶?”许感叹曰:“此仁人之心,可以 通上帝矣。”由此相聚如初。数日,又来告别。许 疑其复有代者。曰:“非也。前一念恻隐,果达帝 天。今授为招远县邬镇土地,来日赴任。倘不忘故 交,当一往探,勿惮修阻。”许贺曰:“君正直为 神,甚慰人心。但人神路隔,即不惮修阻,将复如 何?”少年曰:“但往,勿虑。”再三叮咛而去。 许归,即欲治装东下。妻笑曰:“此去数百里 ,即有其地,恐土偶不可以共语。”许不听,竞抵 招远。问之居人,果有邬镇。寻至其处,息肩逆旅 ,问祠所在。主人惊曰:“得无客姓为许?”许曰 :“然。何见知?”又曰:“得勿客邑为淄?”曰 :“然。何见知?”主人不答,遽出。俄而丈夫抱 子,媳女窥门,杂沓而来,环如墙堵。许益惊。众 乃告曰:“数夜前,梦神言:淄川许友当即来,可 本丛书以“价值阅读”为导向,开启全新的名著新阅读模式,旨在让名著阅读更贴近人生成长,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名著阅读真正回归自我成长与素质提升本身。所以本丛书在内容的编排上,将“价值阅读”这一核心理念,全方位的贯穿在书的各个环节。本丛书还得到了教育界和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多位文学家以及著名评论家对该丛书给予厚望并为之寄语。统编教材语文指定阅读书目 《聊斋志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奇书。全书大多采用传奇手法来志怪,融物性、神异性、人性于一体,塑造了一系列花妖孤魅的艺术形象。既生动描写了个人渴望解放和追求幸福的喜怒哀乐,也深刻揭示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世态炎凉。在艺术表现上以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取胜。因而被称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