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自在度时光/中国百年传世经典
ISBN: 9787545553222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早在“文革”灾难时期,针对当时以戏剧为起点的文化极端主义专制,勇敢地建立了《世界戏剧学》的宏大构架。灾难方过,及时出版,至今三十余年仍是这一领域唯一的权威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同时,又以文化人类学的高度完成了全新的《中国戏剧史》,以接受美学的高度完成了国内首部《观众心理学》,并创作了自成体系的《艺术创造学》,皆获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二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所写作品,既大力推动了文物保护,又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体,模仿者众多。 二十世纪末,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作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抵达的人文学者,一路上对当代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他所写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在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近十年来,他凭借着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资源,投入对中国文脉、中国美学、中国人格的系统著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机构一再为他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自二○○二年起,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联合国中国书会讲授“中华宏观文化史”、“世界坐标下的中国文化”等课题,每次都掀起极大反响。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陈羽)
春的欢悦与感伤 夏丐尊 四季之中,向推“春秋多佳日”,而春尤为人所礼赞 。自古就有许多颂扬春的话,春未到要迎盼,春一去不免 依恋。春继冬而至,使人从严寒转入温暖,且为万物萌动 的季节。在原始时代,人类的活动与食物都从春开始获得 ,男女配偶也都在春完成。就自然状态说,春确是值得欢 迎的。 可是自然与人事并不一定调和,自古文辞中于“惜春 ”“迎春”等类题材以外,还有“伤春”“春怨”等类的 题目。“闺中少妇不知愁,春目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 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唐人王昌龄的诗;“三分 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这是宋人叶清臣的词:都是 写春的感伤的。其感伤的原因,全在人事之不如意。社会 愈复杂,人事上的不如意愈多,结果对于季节的欢悦的事 情减少,感伤的事情加多。这情形正像贫家小孩盼新年快 到,而做父母的因债务关系想到过年就害怕。 我每年也曾无意识地以传统的情怀,从冬天盼望春光 早些来到。可是真从春天得到春的欢悦的,有生以来,除 未经世故的儿时外,可以说并没有几次。譬如说吧,此刻 正是三月十三目的夜半,真是所谓春宵了,我却不曾感到 舂宵的欢喜。一家之中轮番地患着春季特有的流行性感冒 ,我在灯下执笔写字,差不多每隔一二分钟要听到妻女们 的呻吟和干咳一次。邻家收音机和麻雀牌的喧扰声阵阵地 刺入我的耳朵,尤使我头痛。至于日来受到事务上、经济 上的烦闷,且不去说它。 都市中没有“燕子”,也没有“垂杨”,局促在都市 中的人,是难得见到舂日的景物的。前几天吃到油菜心和 马兰头的时候,我不禁起了怀乡之念,想起故乡的春日的 光景来。我所想的只是故乡的自然界,园中菜花已发黄金 色了吧,燕子已回来了吧,窗前的老梅已结子如豆了吧, 杜鹃已红遍了屋后的山上了吧……只想着这些,怕去想到 人事。因为乡村的凋敝我是知道的,故乡人们的困苦情形 我知道得更详细。 宋人张演《社日村居》诗云:“鹅湖山下稻粱肥,豚 阱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 首诗中所写的只是乡村春景的一角,原没有什么大了不得 ,可是和现在的乡间情形比较起来,已好像是羲皇以前的 事了。 春到人间,据日历上所记已好久了,但是舂在哪里呢 ?有人说“在杨柳梢头”,又有人说“在油菜花间”,也 许是的吧,至于我们一般人的身上,是不大有人能找得到 的。 白马湖之冬 夏丐尊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 ,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十年以来,白马湖 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 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 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