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咖啡苦不苦
ISBN: 9787533939083
陈丹燕,从少年时代开始写作。《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被称为“上海三部曲”,出版后立即称为畅销书。另著有长篇小说《鱼和它的自行车》《慢船去中国》等。她的作品获多种**文学奖项。 陈丹燕是当代都市文化的代言人。她也是中国作家中**个走出国门的背包客,1990年至今,旅行的地域很广。她边走边写20余年,这些文字是一位痴迷行走的作家呈现给读者的真正的旅行文学。
魁北克老城:丁香园咖啡馆 走在魁北克老城里.总让人想起上海,那种淡淡 的殖民地历 史留下来的味道,一种不那么踏实的感觉,好像忘记 了什么东西 似的气氛。 这是一个法国人留下来的老城,被称为是整个北 美*古色古 香的城市。虽然现在属于加拿大,可大多数居民说的 是法语,而 且是古老的法语。城市里到处都是法文招牌,走在开 满了欧洲 式小店的巷子里,满眼看到的也是北美人不大会想到 用的深绿 色。长长的窄街,越过起伏的坡地,一直向下,让人 想起很多年 以前初学英文的时候,老师为了讲解“down the street”中的那个 “down”,曾说过欧洲的地形大多是丘陵地带,所以 街道起伏,沿 街而下时,固定用的介词,就是这个“down”。 街道两边的房子,是老式的欧洲式样。在美国, 他们把这一 式样的房子叫“殖民地式”。细细地看,就看出来它 们在细节上有 许多不地道的地方:窗楣上的花饰简单了,用的材料 也不那么纯 正,像是拷贝出来的东西。这一点,就像足了上海原 先是法国租 界的那些街区里的房子。我在上海和美国都曾住过这 样的老房子, 半夜里,要是醒了,总是能听到哪块陈年老木板,在 兀自嘎啦啦 地作响。我想,这里的老房子里,也一定会有作响的 老木板.让 人突然感觉好像要想起失恋之类的事情似的。 那是个黄昏,天色正在暗下来,使得小店外面放 菜单的玻璃 箱里的灯光显得明亮起来。突然有人招呼:“是中国 人吗?” 一个高大的男人,褐发,说普通话。 “是啊,是中国人。” “我到过中国啊,北京,上海,西安,杭州。” 那个人高兴地 说,“我喜欢中国。” 是到过中国的旅游者。 “我学中文。”他解释说。 “现在我回来了,我为这家咖啡馆工作,向客人 介绍我们的咖 啡馆。”他说着指指身后的门,“要不要到这里来试 试?你一定能吃 到*地道的法国菜,还有真正丁香园咖啡馆风格的法 国牛奶咖啡, 用大碗的,*地道。要是你喜欢,还有真正的法国红 酒,从法国 来的,不是在这里的酒厂做的,欧洲的葡萄,口味到 底不同。” 哪一个丁香园咖啡馆? “圣*耳曼的那家,你知道海明威吗?就是他一 直去的那一 家。在整个北美,就只有我们这一家,全面移植过来 的,真正的 巴黎风格。”他说。 就这样找到了消磨一个晚上的地方。 这地方没有巴黎的丁香园咖啡馆那么大,桌椅有 些相似之处, 在北美的咖啡馆里,就算是小巧而古典的了。只是没 有巴黎咖啡 馆那种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轻飘飘。墙上挂着巴黎的风 景画,白色 的圣心教堂、西奈岛上的小街巷,还有蒙巴纳斯的大 街等等,都 是小丘广场的小店里到处买得到的旅游纪念品。它们 被郑重地挂 在墙上,一下子就让人想起这里是千里万里之外的新 大陆,在一 个迟迟不肯忘记自己故国的小城市里。 唱机里唱着法文的歌,曲调是欧洲式的繁复与沉 郁。篮里放 着羊角面包和切开的长棍面包,不少客人点了牡蛎和 牛尾汤,还 有青口,桌上的盘子里堆了高高的空壳。空气里是法 国菜的那种 考究的香味。 又是那种黯然若失的情调。这是在圣*耳曼广场 的丁香园咖 啡馆里所没有的。 像奥玛丽酒馆的那样,在上海的一栋殖民地时期 的老房子里, 也到处放着爱尔兰来的烛台,老式的地图和坛坛罐罐 ,晚上常常 让爱尔兰来的歌手唱爱尔兰人的怨曲,篮里放着苏打 面包,那是 用专门从爱尔兰运来的面粉做出来的,客人们吃着装 在白色瓷钵 子里的炖羊肉,是爱尔兰式的寡淡无味。 …… P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