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4.70
折扣购买: 无罪辩护(律师手记)
ISBN: 9787302412915
朱明勇,著名刑事辩护律师,曾在高等院校任教,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多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著有:《自己动手写诉状》《正义之痛》《唤醒工程—启蒙法律人的职业良心百场高校演讲集锦》《律师制度比较研究》《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运用》《揭穿测谎专家的谎言》等书籍及文章。
九曲回肠刑辩律师梦 报到当天辞职——拒绝“铁饭碗”的“诱惑” 曾经,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我,如同今日 的莘莘学子一样心有不甘、怀揣美好,在一场又一场 的公务员考试中角逐着。那时的我,公务员情结依旧 萦绕于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读研究生的最初目的 就是希望毕业时能找到一个相比较以前更好的公务员 职位,这个“更好”其实就是职位级别更高、居住城 市更大。 于是,在毕业的2003年,我不是在公务员的考场 上,就是在去公务员考场的路上,转战南北。那一年 ,我报考过公安部反恐局,参加过国安部的面试,最 后又以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考到了某省检察院。毕 业临近,检察院发来报到通知,但尘埃落定的我并没 有预想中的收到公务员录取通知的踏实与惊喜,反而 是在内心产生了激烈的博弈与抗争。在西北政法大学 的研究生楼和操场上,我连续几个夜晚仰望星空,沉 默无语,无法决定自己将何去何从。但是,我最终还 是踏上了报到的旅途。 那年7月,我拿到西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毕业证 和硕士学位证书,揣着全国首届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拖着一个从家乡带来的,陪伴了我整整三年装满了书 籍的破樟木箱从西安出发,一路向东,奔向熟悉而又 陌生的检察院——去报到。 一路的颠簸,一路的纠结,一夜的漫长旅程,让 我的这次毕业之旅显得格外惆怅与彷徨。那一晚的夜 车,我在哐当哐当的轮轨声中进人半梦半醒状态。我 梦见自己穿上检察官制服,在指挥办理一起大案;我 梦见自己坐在宽敞明亮的检察官办公室里品茗;我也 梦见自己在大学的讲台上娓娓道来;我还梦见自己在 坐满旁听人员的法庭上慷慨激昂。 天色黎明,嘈杂的人声搅乱了我的美梦。那一天 早上,列车准点到达。我拖着一堆行李走出火车站。 然而,那一刻我又迷茫了,我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 :一边是检察官的诱惑,一边是自己对人生的追问。 我拖着大箱小包艰难地挪动着步伐,转车的、住 旅馆的、按摩的、洗脚的,各种喧嚣的拉客调子伴着 我难以接受的方言在这个还很清净的早晨显得格外刺 耳。我站在火车站广场,举目四望,一脸茫然,低头 追问,难道这里将是我的未来所在吗?刹那间,一种 不甘再次于我心中铺展开来。 在这个偌大的广场,我放下木箱,坐在上面,从 包里掏出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看了又看,心潮澎湃。 在读研究生的第二年,我国进行了司法考试改革 ,将原本一年一考的律师资格考试和法院内部以及检 察院内部的法官、检察官考试合三为一。2002年全国 首次司法考试在3月进行,如果仅仅想做律师,我根 本不需要参加这次考试,因为我早在1993年就通过了 全国律师资格考试。但是2002年的司法考试开始报名 时我依旧和同学们一起去报了名。其实那时候之所以 报名参加司法考试就是想着将来毕业之后还能有机会 进入法院和检察院。 而今,我已经拿到检察院的入场券,就在即将走 到大门口的那一刻,我反而迟疑了。我在想,难道即 将面临的检察官生活真的就是我的梦想吗?几年前, 我放弃同样令很多人羡慕的纪检委工作,远离家乡再 度求学真的就是为了换一个更大的城市和更高的职位 吗? 是的,的确,在进入西北政法大学的那一刻我就 是这么想的,我还记得面试时,老师还说你有这么好 的工作经历,还有律师资格,毕业后做律师将是一个 很好的选择。而当时我却在心里说:我好不容易考上 研究生,怎么会再去丢掉铁饭碗做律师呢?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我的人生观已经发生了悄然 的变化。在这里我完成了基本的法治启蒙,在这里我 重新定义了自由的意义。纪检委的工作经历已经证明 了自己骨子里的侠义精神在公务员的体制里是无法实 现的。只是长久以来的公务员情结还是遮盖了我内心 深处已经奔腾的向往自由的冲动。 事实上,我知道即便是在原来的纪检委体系中, 我所追求的一种仗剑天涯的情愫也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而在那样一种体制之下,我没有可能实现自己心中 的理想。所以,我才会不停地通过各种努力期盼着能 有更多的机会或者更高的职位助我飞扬,以实现自己 “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曾经,在那样的环境中,我也曾玩笑式的劝慰同 事:哥们儿,六十岁要退休,五十岁要退二线,四十 岁就不提拔了,你今年已过三十,还在猥琐前行,想 说的话不敢说,想做的事不敢做,人生不过几十年, 难道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吗?往往,这样的调侃之后 ,我们依旧陶醉在体制所带来的幸福中。因为,在那 里我们不能也无须用自己的思维工作,我们无须也不 用考虑自己的未来。当然,最幸福的感觉是在向别人 介绍自己时可以充满自豪而又故作低调地说:我是纪 委的。自然,从他们那种敬仰的目光中我们总能收获 一丝成就感。所以,那时的我说归说,做归做,一笑 了之后我们依然习惯于一杯清茶、一份报纸的生活。 偶尔,也会探讨哪位同事将要升去哪里任职。 现在回想起来,我居然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了那 么久,而那一天,如果不是一种广场上刺耳的拉客声 冲击,也许,我真的就走进了那座令人羡慕的检察院 大楼,成为一名检察官。但是现在我也在想,如果那 一天我真的穿上了检察官制服,也许今天我依旧会再 度脱下,重新寻找自由的方向。只是我不敢想象,假 如真的又经历了十年的煎熬,今天的我还能不能再保 有那样一种情怀。 于是,我知道了,我想要的是什么。 就这样,我收拾好心情,存放好行李,带着一身 轻松去检察院政治部,但是我不是去报到——而是去 辞职。 那一天,政治部主任与我交谈了一个上午,他说 ,你是这次选考中最优秀的,成绩第一,你放弃这样 好的机会很可惜。甚至他还说检察院的地位比你做律 师或者做教师都要高,你看我们还可以解决住房,将 来妻子工作孩子上学我们都可以协助解决。我只是随 便找个借口说我原来就在纪检委工作,现在到检察院 只是感觉换了个地方而已,工作性质差不多。接着主 任又说,你看我们是很诚心地希望你能来,你的材料 我们都报上去了,也通过了,现在你不来就不好了。 我们很需要你这样有工作经验的人,刚刚我们有一位 处长辞职了,听说是去北京做律师了。说到这里,我 倒是真的惊了一下,人家都已经是处长了还辞职,而 我刚刚进来还要从头做起。也许正是政治部主任的这 个信息彻底坚定了我的信心,最终我和主任握手道别 。走出检察院的那一刻,我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一眼这 个雄伟壮观的大楼。 说来也巧,之后,在检察院大门我遇到了之前一 起面试的女生,她也是来报到的。在门口,她问我报 到了没有,我说报到了,同时又辞职了。她惊愕道: 真的啊?!我说是的。然后她也说自己犹豫不决,原 来她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正在纠结是上班 还是上学。我说如果你喜欢公务员的氛围就上班,上 班后再考个在职研究生也挺好的,或许还可以报销学 费。如果你不喜欢这种工作,那有个上学的机会也很 难得,但是三年之后你就不一定有机会进检察院了。 后来她说她也不去报到了,但是最终她究竟去了哪里 至今也不得而知,也许她和我一样放飞了自由的梦想 。 刑辩之路即将开启 接下来我着手考虑重新做律师的事情。 其实,毕业之前我就反复考虑过继续做律师的事 情,也曾几次跑去北京,就是看看能不能在北京做律 师。当时我的一位校友已经在北京开了一家律师事务 所,我也去那里看了。这次“抛弃”检察院之后我再 次前往北京找到这家律师事务所,事务所主任也是西 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毕业,当时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 士,也许是校友的亲切,我当即决定人职这家律所。 接下来开始烦琐的律师执业手续办理。仅仅办理这个 手续居然就用了半年时间!2004年年初我才拿到北京 律师执业证,成为一名真正的北京律师。 之所以决定在北京执业,其实也是因为我隐藏在 内心深处的一个大律师之梦。那时的我有着一种朴素 的想法,我想,做律师,就一定要做大律师,而大律 师必定出在京城。 拿到了北京律师执业证的我其实更加茫然,那时 的我在北京无亲无故,律师业普遍面临的案源困境如 影随形。我知道在这样的一个大都市肯定会有无数的 机会在等着你,但是我更知道机会一定是给那些有准 备的人的。所以,在没有案子的时候我并没有像有些 新手那样整天琢磨通过什么手段迅速建立自己的人脉 关系,拓展案源。风物长宜放眼量,我更看重的是选 准方向,历练自己,我相信,只有实力才会给你最终 的机会和选择! 当时由于工作经验的关系,我决定从刑事案件人 手,于是我就开始研究当时中国大牌的刑事辩护律师 。我几乎看遍了所能找到的关于刑辩的书籍,研究那 些大牌律师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他们的辩护词、代理 词我都研读过无数遍。慢慢地我发现刑事辩护——这 门承载着人们生命与自由的领域或许才真的可能是成 就我大律师之梦的唯一领域。 那时的我,在北京整天拿着律师执业证无用武之 地,我也本能地拒绝一些普通的刑事案件,因为我始 终觉得那些不是我的领地。我只是每天到办公室琢磨 刑事辩护的各种路径和方法,阅读大量的世界各国刑 事辩护案例。 在这样煎熬又平静的日子里,我在苦苦坚守,但 是冥冥之中我预感到,大案即将来临。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