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史

美国小史
作者: (美)詹姆斯?韦斯特?戴维森|译者:曾毅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美国小史
ISBN: 9787513356893

作者简介

詹姆斯·韦斯特·戴维森(James West Davidson)

享有国际声誉的历史学家,耶鲁大学美国史博士,名下有多部历史专著和教材,多达数百万美国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从他撰写或合著的教科书中学习美国历史。合著《美国国家》,多年来一直是美国蕞畅.销的美国历史书籍之一。合著《伟大心灵》,被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列入“史.上蕞伟大的100本探险书”名单。

曾毅

北京大学英语系硕士,曾从事编辑和摄影记者工作,现为自由译者,译有《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奥德修斯的世界》《叶芝:真人与假面》《纯属私事》等多部人文社科作品。

内容简介

序言 ?历史的创造

历史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一谈到历史,大多数人会想到:某人通过某些行为让事件的轨迹发生改变,而这些行为长存于人类记忆之中。这是用生命创造历史的办法。

我创造历史的方式与此不同——我通过写作来创造它。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的工作是从过去中发掘细节,并赋予它们意义。

用生命来创造历史似乎更为重要而刺激,也更危险。在那些用生命创造了历史的不凡身影中,许多人得到颂扬,也有人遭到唾骂,却从不会有人被遗忘。与此相反,写作历史的人则往往不为人们所留意。他们栖居在一个图书馆的世界里,那里满是老旧的书册、褪色的照片和页角折起的卷宗。写作历史和在历史中生活,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然而这两个世界之间的关联,比初看上去要密切得多。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两名生活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男性的不同生活。一位是迈克尔 · 金,他 1929 年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正值大萧条最为严重的时期。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管他叫小迈克。至于大迈克,当然就是牧师先生自己了。小迈克是个重感情的男孩。他的祖母死于心脏病后,他伤心欲绝,竟然从家中二楼的窗户跳了出去,所幸受伤不重。然而迈克尔的成长过程中也并不缺少快乐。在大学时代,他热衷于参加派对,爱穿鲜艳的运动衣和双色皮鞋。我们似乎可以猜到,历史不是他的最爱。

尽管迈克尔穿梭于派对之间,他在生活中还有另外一面——他喜欢阅读关于过去的书籍。图书馆中的一本书引起了他的思考,那是亨利 · 戴维 · 梭罗写于 1849 年的《公民不服从论》。在书中,梭罗探讨了美国公民是否有可能正当地违反国家法律的问题。迈克尔 · 金刚 5 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以一种极为个人的方式将他引进了历史之门:大迈克决定以他的一位偶像——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 · 路德——来为自己和儿子重新命名。于是,小迈克尔 · 金就变成了小马丁 · 路德 · 金,并在后来成为民权运动最负盛名的领袖,创造了历史。可以说,他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巴伦蒂内 · 温塔兰在菲律宾长大,距离金半个世界之遥。他在“二战”中加入了军队,为保卫自己的国家不受日本人的侵略,与美国军队并肩而战。温塔兰在巴丹半岛被俘,与数万名菲律宾同胞和美国人一起被驱赶到一大片空地上。日本看守向战俘们宣布:他们要随军前往马尼拉,然后将被临时安置在旅馆里。

此刻巴尔 ?·温塔兰最不可能想到的事就是自己是否在创造历史。他只想活下去,而且知道自己必须逃走。上万名被俘士兵死于苦难的行军途中,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巴丹死亡行军”。温塔兰在尝试了四次之后,终于成功逃出日本人的掌控,回到自己的村庄,重新投入战斗。战争结束后,他移居美国,成为美国公民,继续自己的军旅生涯,也成了家。我知道他的故事,是因为多年之后,他的一个女儿成了我的新娘。

马丁 · 路德 · 金的名字如雷贯耳,知道巴伦蒂内 · 温塔兰的人却没有几个,然而无论就大的方面还是各种细节而言,他们都是用生命创造历史的人。年轻时,他们未曾设想过阅读历史会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改变就这么发生了。它发生在日军看守宣布向马尼拉行军时——巴尔 · 温塔兰曾回忆道:“我读过一本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书,其中全是种种可怕的惨景和暴行,于是我对自己说:‘等待我们的不会是什么旅馆!’”它也发生在马丁 · 路德 · 金思索如何终结种族隔离时——读到梭罗宁可选择坐牢也不愿“支持一场将把奴隶制传播到墨西哥的战争”,金受到深深的震撼。

是否可以说,巴伦蒂内 · 温塔兰因为阅读历史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呢?那似乎太天真了。要做到这一点,过人的心智、决心和超拔的坚韧缺一不可。是否可以说,马丁 · 路德 · 金因为阅读历史,在为无数美国人带来更多自由的同时,却将自己葬送在刺客的枪口下呢?这个结论同样过于武断。金为了一项伟大的事业甘冒死亡的风险,绝不可能仅仅是因为读了一本书。

然而这两个人都利用自己的历史知识创造了历史。想一想吧,历史正在以无数种方式塑造我们的生活。我们借以自指的身份其实不外乎一部关于自身的历史,这部历史由我们做过的事、到过的地方和读过的书构成。我们用鲜活的个人记忆,加上从父母和其他亲人那里听到的故事,亲手构建并创造自己的历史。我们通过参加运动队创造历史,我们通过登录网页创造历史,此外,我们在阅读关于民族生活的历史书籍时,同样也在创造历史。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的历史。美国的发展故事跨越五个多世纪,蔚为壮观。它描述了一个国家在这片人群高度多样化的大陆上开枝散叶的过程,并解释了这些人是如何在一面象征自由和平等的旗帜下联合起来的。“合众为一”(E pluribus unum)是美国国徽上的拉丁文格言,宣布美国独立的开国元勋们坚信,所有美利坚合众国公民,或者说全体人类,都“生而平等”,并拥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表面上看,“自由、平等和团结”这样的理想不异于空中楼阁,远远脱离了现实——当一个国家数以十万计的居民是作为奴隶被绑架而来的,它何以声称自由?当占据美国人口一半的女性尚未取得和男性相同的权利时,开国元勋们何以标榜平等?而一个由如此多样的族群组成的国家,又如何能做到真正的团结?他们中一些人很虔敬,选择在简朴的礼拜堂中礼拜;另一些则会选择巍峨的天主教堂;还有一些与宗教了无瓜葛。一些人刚刚来到这片大陆,希望通过种植烟草或棉花致富;另一些则在白热的熔炉旁挥汗如雨,制造用来修建高楼和铁路的钢铁。一些人煽动民乱,宁可把茶叶倒进港口,也不愿缴纳未经他们同意就征收的税款;农场工人建立工会,为自己争取更合理的工资和更有尊严的生活条件;发明家夜以继日地工作,发明灯泡,改进机油壶,造出能在银幕上投射出活动影像的机器;思想家则琢磨各种奇思妙想,比如如何把一份报纸卖给上百万人,或是如何让一座巨大的城市变得更适于人们生活。

这么多人彼此相异,以至于我们会问:这些人和我有什么关系?真的没有关系吗?也许你没有意识到,所有这些人都是你的历史的一部分。我们无法确定,某一天你是否会用上这些故事中的某一个。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用生命创造历史,但是别忘了:关于历史,你读得越多,写得越多,记住得越多,你就越可能以一种能让自己的事迹流传下去的方式生活在历史中。

?美国历史经典入门书,一部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的历史。

美国知名历史学家、中学教材编著专家,以短短300多页篇幅,勾勒出美国500年历史的关键进程,引.领读者体会美国及美国人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辉煌与挫折、痛苦与欢乐。

王希(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如果读者希望在蕞短的时间里,获得关于美国历史的准确、全面、深刻和前沿性的知识,可以考虑阅读《美国小史》。

?“理解美国的蕞佳入门读物之一”,王希、刘苏里、刘擎、高峰枫、刘海龙、李钧鹏、严飞、陆大鹏等名家一致推荐。

刘擎(华东师大教授):这部叙述精湛、立场公允、译文晓畅的历史书籍,妙趣横生又启人心智,是理解美国的蕞佳入门读物之一。

李钧鹏(华中师大教授):从哥伦布到奥巴.马,从政治史到思想史,这本“小史”完.美地做到了它所能被期待的一切。一本激动人心的书!

?贡布里希式“大手笔写的小历史”,如诗歌般优美隽永,小说般跌宕起伏,哲学般给人智慧与启迪。

约瑟夫·J. 埃利斯(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这是一部具有博大胸怀的小历史,值得细细品味,而不是研究,可以像诗歌一样大声朗读,或者像赞美诗一样吟唱。

?令人惊艳的高质量译文,忠实还原作者兼具哲理与诗意的讲述。

高峰枫(北京大学教授):虽然是一部小史,但对于缺少美国史系统知识的所有人都适合。尤其是译文极.佳,读来全无隔阂感,属于不必去读原文的优质译作。


.

在众多美国史作者中,戴维森显得格外独特。他不追求鸿篇巨制或事无巨细的叙事,而是专注于精准、精炼、深刻且令人难忘的讲述。他以优雅动人的文笔,选取引人入胜的细节和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在有限的篇幅内勾勒出美国历史的关键进程,引.领读者体会美国作为一个国家和不同美国人群体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辉煌与挫折、痛苦与欢乐。如果读者希望在蕞短的时间里,获得关于美国历史的准确、全面、深刻和前沿性的知识,可以考虑阅读《美国小史》。

——王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特聘教授(2008—2020)、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

以生动丰富的人物与事件呈现美国五百年的前世今生。这部叙述精湛、立场公允、译文晓畅的历史书籍,妙趣横生又启人心智,是理解美国的蕞佳入门读物之一。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与思想史教授

虽然是一部小史,但对于缺少美国史系统知识的所有人都适合。从哥伦布写到911,笔法灵动,引人入胜。史料取材范围广,能听到从政治家到普通百姓的各种声音。40章的标题都夺人耳目。尤其是译文极.佳,读来全无隔阂感,属于不必去读原文的优质译作。

——高峰枫,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

虽然是小史,但是充满生动的细节和鲜活的人物。在四百多年的历史中,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人的迁移、动植物的流动、物的运输、思想的扩散、信息的流动在美国合众为一的共同体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当下的信息技术不断制造分裂的背景下,重温这段历史显得尤为重要。

——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把美国史写得简洁、有趣又深刻,既有大局观又不乏细腻的叙事,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戴维森做到了。从哥伦布到奥巴.马,从政治史到思想史,这本“小史”完.美地做到了它所能被期待的一切。一本激动人心的书!

——李钧鹏,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International Sociology Reviews主编

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破碎的联邦如何可以“重建”?《美国小史》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带领读者将目光投向那些曾被主流叙事遗忘的角落:土著居民的消失、移民的奋斗、铁路工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挣扎。历史不仅仅只是重大事件和显赫人物,历史的多义性和复杂性在于普通人的经历和集体记忆也会推动社会思潮的变迁。对历史学者和对美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框架。

——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这是一部具有博大胸怀的小历史,值得细细品味,而不是研究,可以像诗歌一样大声朗读,或者像赞美诗一样吟唱。

——约瑟夫·J. 埃利斯,普利策历史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

凭着想象力、热情和高超的文体艺术,詹姆斯·戴维森写出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