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增订本)

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增订本)
作者: 梁衡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70
折扣购买: 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增订本)
ISBN: 9787300261683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著有新闻三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及《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散文集《觅渡》《洗尘》《栏杆拍遍》《千秋人物》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为文之道》。政论集《文风四谈》《干部修养谈》等。出版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等。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人选大、中、小学课本。

内容简介

红毛线,蓝毛线 政治者,天下之大事,人心之向背也。向来政 治家之间的斗争就是天下之争、人心之争。孙中山 说:“天下为公。”一个政治家总是以他为公的程 度、以他对社会付出的多少来换取人民的支持度, 换取社会的承认度。有人得天下,有人失天下。中 国从有纪年的公元前841年算起,不知有多少数得上 名的君臣、政客,他们也讲操守,也讲牺牲,以换 取人心,换取天下。唐太宗爱玩鹞子,魏徵来见, 忙捏在手里背在身后,话谈完了,鹞子也死在手中 。王莽篡位前为表明不徇私情,甚至将自己的儿子 处死。汪精卫年轻时也曾有行刺清廷大臣的壮举。 人来人去,政权更替,这种戏演了几千年,但真正 把私心减到最小最小,把公心推到最大最大的只有 共产党和她的领袖们。当历史演进到20世纪40年代 末,又将有一次政权大更替时,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这个小山村,再次为我们提供了这个证明。 如今,在西柏坡村口立着五位伟人的塑像,他 们是当时党的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 、朱德、任弼时。五大领袖刚从村里走出来,正匆 匆忙忙像是要到哪里去。这时中国革命已到了最关 键的时候。曾经对中国的河山觊觎并蹂躏了长达半 个世纪之久的日寇终于心衰力竭,无可奈何地举手 投降了,中国大地上突然又只剩下两大势力集团: 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20年 前,蒋介石就“剿共”,现在日本人走了,蒋介石 又重做这个梦,你看“东北剿总”“华北剿总”, 又到处扯起“剿”字旗,他想在北方重演一场当年 在江西的戏。但这时,早已南北易位,时势相异。 毛泽东从从容容地将五位书记一分为二,他说,我 和恩来、弼时在陕北拖住胡宗南,少奇和朱老总可 先到河北平山去组织一个工作班子。平山者,晋陕 与北平问一块过河的踏石,此石一收天下之势已明 矣。 虽然已经有人马数百万,土地数千里,就要开 国进京了,但是当五大领袖住进这个小村时,并没 有什么金银细软。他们和其他所有的干部一样只有 一身灰布棉制服。刘少奇带着那只跟随了他多年的 文件箱,那是一个如农家常用的小躺柜,粗粗笨笨 ,一盖上盖子就可以坐人。这箱子后来进了北京, 在“文化大革命”抄家中,幸亏保姆在上面糊了一 层花纸才为我们保存了这件文物。现在这小木箱又 按原样放在少奇同志房间的右角,而左角则是一个 只有二尺宽、齐膝高的小桌,这是当时从老乡家借 来的。少奇同志就是伏在这张小桌上起草了《中国 土地法大纲》。他写好大纲后,就去村口召开全国 土改工作会。露天里搭了一个白布棚算是主席台, 从各边区来的代表就搬些石头块子散坐在棚前。 座中一位最年轻的代表,是毛泽东的长子毛岸 英。这将是一次要把全国搅得天翻地覆、有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