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质与量的战争(中国品质的破局与良方全新修订第2版)(精)
ISBN: 9787550286771
杨钢,中国零缺陷管理奠基人,克劳士比中国学院创始人兼院长。 作为全球管理宗师、“零缺陷之父”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Crosby)的中国弟子,近20年来以打造“中国品质”可信赖的国际新形象为使命,通过重新定义品质与质量竞争力,致力于把Crosbyism(克劳士比管理思想,耶鲁大学命名)与中国文化及本土企业实践进行融合和创新,并因此享有“中国零缺陷之父”、“中国十大质量人物”(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影响中国教育培训界十大领军人物”( )的美誉;还分别荣获2004年度“中国经济百名杰出人物”以及2005年度“中华管理杰出人物”称号。 作为畅销书作家,其主要著作包括:《第1次把事情做对》、《质与量的战争》、《零缺陷智慧》、《零缺陷大道》、《零缺无陷》、《质量无神》、《质量无惑》、《零缺陷漫画》等;主编并翻译出版了大型系列丛书《克劳士比经典译丛》(12本)、《质量管理经典译丛》(6本)和《现代质量工作应知应会译丛》(6本)等;同时还出版了一系列音像制品,包括《零缺陷管理之道》(北影)、《质量不花钱》(北影)、《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时代光华)、《削减质量成本》(时代光华)、《质量经营》(山东卫视)、《工作零失误》(吉林音像)等。 作为被客户誉为目前中国质量界的培训及咨询专家,不仅广泛地现场指导与培训成千上万家中国各行各业的领军企业,包括军方领导部门及航天航空等十大军工集团,一汽、上汽等各整车厂及零部件公司,华为、中兴等IT及软件公司,光明、蒙牛等乳制品食品企业等,而且长期重点指导提升了“航天品质”、“华为品质”等,赢得了高度评价与广泛赞誉。
不同公司对故事的不同反应 我每次在讲“一道划痕的故事”的时候,都会发 现听众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在许多外企,他们这时便 会热烈地鼓掌;而在部分国企,则有一些人,一边使 劲地鼓掌,一边还不由自主地说:“太精彩了!太精 彩了!”中间休息的时候,他们还过来跟我沟通,而 且显得非常兴奋:“杨老师,讲得太好了、太好了! 这活生生就是我们的现实嘛,我们天天就是这样干的 。”还有一次在苏州,不知道是因为我说对了,还是 受到了我的话的“打击”,有两位女性质量经理在跟 我谈起她们天天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眼睛里还闪着 激动的泪花。 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另外一种场面——大家都陷 入了沉思,现场非常安静,仿佛空气都凝结了,这时 候,就是有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够听得一清二楚! 还有一些人,就是那次在空军装备部的高层研讨 会上的将军们,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听到“一道划 痕的故事”时,那些将军们都陷入了沉思,然后在休 息的时候将军们告诉我说:“是啊,是时候了。我们 不能再漠视这些问题了。从这个故事里,我们仿佛是 看到了一面镜子,并透过这面镜子看到了自己。我们 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了!” 还有一位将军很激动地对我说:“以前我们都自 发地、本能地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该那么做 、这么做,到现在我明白了:我们是对的,而且我坚 信你给了我们一种理论上的支撑。接下来,我们将会 坚定地推行这些正确的做法。” 当然,对于这个故事也有另外一种很有趣的反应 ,那就是在某家公司,一位主管质量的副总在茶歇休 息时间,私下里找到我,很诚恳地对我说:“杨老师 ,你讲的这件事似乎说的是我们老总,这让我很担忧 。你看我一直在陪着你,刚才我们老总在听您讲这个 故事的时候,已经瞪我三眼了。我想他一定认为我向 您提供了什么证据,大家一起合谋来骂他的。您可要 给我证明:我绝对没有干这种事情啊!” 我哈哈大笑,对他说:“放心吧,你想得太多了 !”于是,我便在接下来的研讨中,对大家,尤其对 他们的老总说:“大家千万不要想太多,我只是讲一 个我所知道的一个切切实实的小案例,非常小,但是 对你们机构来说,我只能说此事纯属他人的,请勿对 号人座,如果非要对号入座,只能后果自负。” 大家都乐了。我说:“换句话说,绝对是没有什 么人事先告诉我你们机构的任何事情,关于你们机构 我是不清楚的。”这时候,那位副总也会心地笑了。 那么,这些不同的反应,到底给了我们一些什么 样的启示呢?换句话说,我们真的能透过这个小小的 案例,来映照我们自己的日常行为和处世风格吗?我 们真的可以透过这个小故事以小见大、举一反三吗? 这些不同的反应其实透射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我们总是忙于处理一些现象而忽视了对这件事情本质 或它背后原因的思考。我们有太多的管理者就是这样 ,只是单纯地把质量问题当作一件就事论事的事情来 处理,而忽视了它背后所映照出的一个更加本质的问 题。 那么,这个背后的原因,或者说这个更本质的问 题到底是什么呢?很显然,如果我们谈的是质量问题 ,我们一定要知道一个最为基本的道理——质量的本 意绝不在于我们如何宽容问题,也不在于我们如何妥 协、如何折腾,更不在于我们如不断地博弈。质量的 本意,在于我们如何想办法去更好地根除问题产生的 原因,想办法去预防问题的产生。当然,我相信许多 人都认可这一点,但是,非常遗憾,大家并没有认真 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往往便作出了许多错误的选择, 悲剧就在于:我们选择了错误,却不知道我们到底错 在哪里。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