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传/小学生励志必读名人传记

屈原传/小学生励志必读名人传记
作者: 编者:周爱农|
出版社: 成都地图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1.89
折扣购买: 屈原传/小学生励志必读名人传记
ISBN: 978755570877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美丽的秭归 秭归,是一座位于长江 边的美丽小城。从高山峡谷 奔腾而来的江水从城边经过 ,两岸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田 野,田野上散落着座座村落 。秭归这个名字,来源于一 个美丽的传说。 当年屈原在汨罗投江后 ,给他在老家的妹妹托梦, 说要从长江回来。他的妹妹 和乡亲们就在长江边等候, 一直等到农历五月初五这天 ,才看见一条大鲟鱼驮着屈 原的遗体向着他们等候的地 方游来。 一起等候了很多天的乡 亲们看见江里有很多的鱼, 担心鱼会侵损了屈原的遗体 ,就赶紧向江里投掷准备好 的粽子、肉包子和熟鸡蛋。 屈原的妹妹对着鲟鱼呼 唤:“我哥回,我哥回。”那 鲟鱼游到她站立的江边,将 屈原的遗体轻轻地放在她的 脚边,然后一步三回头地向 江水深处游去了。 乡亲们马上把事先准备 好的艾蒿和蒲叶放在屈原的 身上,用雄黄酒驱蚊防腐, 清洁屈原的遗体。爱戴屈大 夫的乡亲们将他安葬在家乡 的山冈上,并修建了一座巍 峨的祠庙供奉他。从此,屈 原回归的地方就叫作了“秭 归”(“秭”通“姊”,这里指 兄弟。)。 秭归县西陵峡村的新滩 河边,有一块半间屋大的石 头。它的上面有一个铜钱大 的小洞,下面却有一个脚盆 大的喇叭口,只要你用嘴巴 对准上面的小洞一吹,便会 发出呜呜的声音,和海边渔 民吹的海螺声音一模一样。 当地人叫它海螺石。据传那 条从汨罗江驮屈原遗体回乡 的大鱼,爱上了秭归的地盘 ,怎么也舍不得回洞庭湖去 了。因此,有人经常在新滩 和泄滩之间发现这条大鱼露 出水面。人们都说这条鱼“ 上不过泄滩,下不过新滩” 。 传说这条大鱼是洞庭仙 子变的,她早年曾在洞庭湖 救过一只海螺精。为了感恩 ,这只海螺精一直跟随在仙 子左右,听候她的使唤。当 洞庭仙子被屈原的爱国精神 感动,决定把投江后的屈原 送回故乡时,海螺精想到长 江里滩大浪急,沿途水怪众 多,怕仙子身单力薄,难以 抵达秭归,便跟随仙子从洞 庭湖来到长江,再来到秭归 。一路上,它为仙子鸣号开 道,除凶斩怪,历尽千辛万 苦,终于护送洞庭仙子到了 秭归。 仙子决定留在屈原的家 乡以后,便要海螺精返回洞 庭湖,她不愿海螺精在窄小 的三峡受憋和吃苦。但海螺 精早已被仙子感动,它向仙 子表明,愿和仙子同在三峡 。仙子要它找一个安身之处 ,海螺精便选中了新滩。川 江里的船,多半用桡(ráo )子,安在船头上,左一支 右一支地间隔着,人推着桡 子依靠水的阻力使船前进。 大家管这些推桡子的叫作“ 桡夫子”(桡,船桨)。海 螺精看到新滩浪大,经常翻 船,上水船的桡夫子拼着命 也难得把船拉上滩,于是便 在新滩水最急的上滩边安下 身来,变成了这块海螺石, 供上水船和打张的船围纤藤 、拴缆绳。万一江上无风, 桡夫子便爬上海螺石,对准 洞口一吹,江上顿时会起风 吹帆,船也容易过滩了。据 说要是力气很大的人把呜呜 声吹得又高又尖,还可以看 到那条大鱼的头冒出水面来 呢!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