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家庭仪式感

孩子需要家庭仪式感
作者: (德)梅兰妮·葛列瑟//艾克·霍佛曼|责编:王琳|译者:林砚芬
出版社: 中国妇女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孩子需要家庭仪式感
ISBN: 978751271787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过去,如果有人每天按照固定的时间表生活,会被 认为不够酷、不知变通且太过严谨了。不过,时间的推移 改变了这种观念,不论是专家学者或是个人经验,都肯定 了生活中固定、规律而重复的流程,即日常生活中的仪式 。 你可能会发现,大部分的父母都认同固定仪式的重要 ,但即便如此,关于仪式的建议却经常被忽略。孩子需要 设定好的日常时间表和仪式,这些仪式能塑造出一个令人 满意的生活架构。 仪式究竟是什么? 仪式指的是在特定情境或特定时间点所做的特定行为 。仪式有着特定的规则,且遵守着固定的流程。仪式多半 需要练习,如此一来,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便能熟悉该 仪式的流程。 有些父母认为,固定的仪式和时间在今日的角度来看 是种“权威式教养”,但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此两者并 无相关。 研究指出,对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健康而言,日常生活 中固定不变的秩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以下两件事: 第一,最重要的仪式是,永远固定的就寝时间以及就 寝仪式(可参考“不同的睡前仪式”); 第二,固定的用餐时间。一天至少要有一次全家人一 起在餐桌上用餐,而且直到用餐结束,所有人都要留在餐 桌上。这样的仪式会给予每个人,尤其是给予孩子安全感 、安定感和信赖感。 如果仪式才刚刚进入你的家庭和人生,之后你将渐渐 发现,你的家庭生活会因此而变得轻松起来。 通过仪式,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会明确和预先确定 下来,也就是毫无妥协的余地。如此一来便能省去讨论的 时间,你也不需要一直紧张。 读者们一定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即孩子们总希望事情 的进行有相同的过程,因为这会协助他们进入特定的情境 ,同时也能让他们预先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如果事情和 他们的期待是符合的,孩子们将会因为再次经历相同的事 而觉得开心,对此事也会感到放心。即便是令人厌烦的责 任、义务,通过仪式也能让孩子觉得有趣,他们不想错过 这些事。 我们自己也有很多愿意再去回想的仪式: “每当晚上我父亲舒服地坐在地警里时,我会帮他煮 杯咖啡,并把夸克奶酪当成他下班后的甜点。” 仪式有助于构建日常生活,为之提供可靠的地基。不 过,只有在它们没有变成孩子讨厌的事情时,仪式才能发 挥功效。但是,对某些孩子必须要尽的义务来说,仪式却 能带来减轻负担的效果。仪式会在家庭里被当成秩序架构 ,而且是每个人都能遵守的;仪式简化了所有日常流程, 如此一来便不会再有人去讨论这些流程。 如果仪式已经内化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有时只有 当它们产生变化时,我们才会意识到仪式的存在,而父母 则很有可能在此时受到孩子强烈的抗议。例如,父母建议 改换多年习惯的露营地点,或者不再去山上而改去海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