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文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北洋简史
ISBN: 9787507559545
王静,河北石家庄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华北城市史。先后出版《近代旅津山东商人研究》《街头生活:沉默的二十世纪欧洲史》《近代天津律师群体研究》等,参与撰写《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船王董浩云在天津》《工商联历史人物传》《天津近代历史人物传略》《鲁商周村帮》等。
小站练兵 中日甲午一役,操练洋枪洋操30余年的中国海陆军一败涂地,朝野上下震动,于是有了“绿营不足恃,急欲编练新军,从北洋试办入手”之议。作为清廷少数熟稔西洋军制的大臣之一,袁世凯进入了高层视野。 袁世凯(1859—1916),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又称袁项城;青年时代因科场蹭蹬转而立下从戎之志,遍读兵书战策,希望借“军功”走上仕途。1881年,靠着嗣父袁保庆的关系,袁世凯投到庆军统领吴长庆门下。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政变”,袁世凯随庆军开赴朝鲜,因在朝鲜平内乱、练新军中表现颇有“才能”,博得李鸿章“知兵”之肯定,委以经略驻朝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并以道员升用,加三品衔。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前夕,袁世凯化装后搭乘美国商轮从汉城逃回天津。战争爆发后,袁世凯被派赴东北前线协助筹拨粮饷、联络各军。1895年中国战败后,一度不得志的袁世凯改投荣禄门下,正巧赶上清廷整顿武备。积累了朝鲜练兵经验,且一向自诩学习军事“比起做文章来,到底容易多了”的袁世凯,很快就得到荣禄的信任。 在荣禄的推荐下,袁世凯争取到觐见光绪帝的机会,并把握住了机会。光绪帝委其北洋练兵大臣重任且给予“一切饷章,著照拟支发”的大力支持。1895年12月16日,“新建陆军”成立,袁世凯正式开始了世人称之为“小站练兵”的统兵之路,这也是他获取兵符、建立个人班底、“并得武卫右军全体之归心”的重要开端。 客观地讲,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在当时还是比较进步的。他以德国陆军制度为蓝图编练新建陆军,以督练处为总部,下设参谋营务处、执法营务处、督操营务处、稽查营务处管理军队日常事务,同时附设粮饷局、军械局、洋务局、军医局、转运局、教习处等机构保障军队后勤供应。 新建陆军营制共分为左右两翼,每翼设步、骑、炮、工四个兵种,以步兵为主;装备配以当时最先进的德国曼利夏步枪、马枪和格鲁森快炮,单兵也配置了齐全的工具、帐篷、望远镜、电话机、修理枪炮小机器等基本军需。 除了完备的军事制度和优良的军械外,训练也很重要。兵法云:战必以练兵为先,而练兵之法重在肃整。袁世凯首先从裁汰冗兵入手,在湘、鄂、豫等地,按照年龄、身高、体能和品行等新标准严格招募精壮新兵。当然,光有蛮力也不成,袁世凯还鼓励有文化者从军,以为新军军官储备人才。除了学习兵法、枪炮使用、测绘、战术、地理等军事知识,袁世凯还要求这些新兵掌握礼仪、德文和号乐等知识。 1.本书对于北洋历史的讲述,舍弃人们所熟知的宏观框架,而去寻找历史发生的现场,关注历史的细节;聚焦最具代表性的具体人或事,围绕活生生的人,挖掘人物心理、生活环境等以往被忽视的细节,尊重史实,考据严谨,力图呈现高度浓缩、有血有肉的北洋历史。 2.每章附录信息丰富:大事年表,一目了然;小常识,简洁清晰;知识链接,扩展阅读。为读者把握北洋历史脉络、理解北洋人物事件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