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同济大学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9.00
折扣购买: 丛问集(礼仪秩序与社会生活中的中国古代建筑)
ISBN: 9787560881065
帝都的教化象征:历 代都城庙学之演变 就中国古代社会而言 ,道统主要指儒者之“道” 的传授谱系,也可以理解 为借由孔子的学术地位, 力争教育学术的自主性, 只不过在传统专制王权的 环境下不易达成而已。道 统是需要教育体制来维护 和确保延传的,而这种教 育体制的物质载体之最具 代表性者即为“庙学”。所 谓“庙学”,简单说,就是 中国古代传授儒家经义的 官方学校,以及与之相依 存的祭祀孔子及其他儒家 杰出代表的孔庙。学子于 庙学之中,除了学习经典 之外,也景仰圣贤,知识 教育与人格熏陶均在此地 完成,理性研习和精神崇 拜的结合也正是东方精神 的可贵所在。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 过程中,以专制王权建立 的政治秩序兴衰不定,而 以孔子作为“主神”的道统 则屹立不倒。孔子被认为 是“百世帝王之师”,正是 传承道统与彰显权威相结 合的最佳说明。那么,是 道统重于权威的表达,还 是道统反被权威利用?这 是个耐人寻味的历史问题 。 作为对这个问题的建 筑学回应,庙学的空间构 成解析可以看作是一个有 效的途径。庙与学的结合 ,发轫于东晋的都城建康 (今南京),基本定型于 唐宋。本文选取历代帝都 的中央官学和孔庙作为观 察对象,一方面,这是帝 国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 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其规模最巨,等级最高 ,除曲阜孔庙外可视作天 下庙学的表率,具典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