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小食里的光阴(二十四节气之美)(精)/思无邪
ISBN: 9787549551811
名糕 名糕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过去逢年过节或办喜事 盖房时才能吃到,有“年年 高”的寓意。儿时,腊月里 外婆用“牵磨”磨好糯米粉, 全家分工制作。刚出锅的 名糕热气蒸腾,咬上一口 ,平摊在名糕中间的熟糖 水融化在口舌间,真是甜 糯沁口。 农家灶台,柴火蒸糕, 今日已难寻,然而江南古 昧的根,依旧藏在小河柳 树浜的江南古镇。重品民 俗地道糕点,从寻觅开始 。我寻到了一位好手艺的 阿姨,全古镇唯她会做带 红印的名糕,而且只做豆 沙名糕和红糖名糕。 择日 做糕需要挑日子,讲究 晴好天。制作前一天,阿 姨早早将粳米和糯米洗净 、浸透,然后放在柔光下 晾晒,晾晒到什么程度非 常讲究,干了碾成的米粉 太细,过湿米粉易结块。 槎粉 将米粉倒进竹匾,开始 做糕。先调制好糖水,然 后将糖水与米粉融合,同 时双手快速地反复揉搓, 这个过程叫“搓粉”。直至米 粉和糖水充分融合,几乎 不再有板结颗粒。若粉状 颗粒多了,阿姨就用细孔 筛子筛过,再反复揉搓捻 细,最后将糕粉堆成小山 状。搓粉是最重要的技术 活,要把握好加水量,太 少,搓起来容易蒸起来慢 ,且易夹生:假如加水过 多,无论怎么搓,总会留 下一堆珠状颗粒,做出来 的糕没黏性,沦为下品。 糕蒸 搓好粉,将洗净的木制 模具“糕蒸”放在匾内,底部 垫几根稻秆,再小心翼翼 地铺上一层食用纸或是荷 叶,双手拢糕粉均匀填入 。为让名糕蓬松且糯软, 绝不能用手挤压,只能用 一把木尺沿“糕蒸”的沿口, 把米粉轻轻刮平:填满后 ,用没有开锋的铜刀按等 分均衡划成十六小块:再 用毛刷利索地刷干净边沿 的粉末。若做豆沙糕,阿 姨便将精熬的豆沙馅,在 装填糕粉时,用调羹逐勺 舀入,再继续填糕粉,直 到装满为止。然后用木尺 刮平,铜刀划格,毛刷清 理溢出“糕蒸”边沿的米粉。 盖印 事先书写好“新年快乐, 吉祥如意”这些字,扫描后 ,请擅长手工雕刻的匠人 朋友纯手工刻模,做成木 方印。阿姨施展她的紫薯 粉翻花的绝活,手持木印 ,用紫薯粉轻轻刮一下, 然后像盖章似的在方糕上 印上“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的字样。 蒸制 待厨房里灶头上炉火正 旺,阿姨围着围裙,端着 两屉“糕蒸”,叠着搁到蒸架 上,四周再用纱布压住围 紧,蒸制开始。约二十分 钟后,纱布滚烫,热气“噗 噗”外冒,香味已勾人垂涎 。这期间,阿姨凭多年经 验透过蒸汽揣测着名糕的 成熟度,时机一到,将糕 从“糕蒸”里整齐取出,方算 正式完成。 拿一块糕捏在手里,四 角分明,弹手而香糯。轻 咬,松软淡甜。糯不黏、 甘不朐、松不散。若是豆 沙馅,细腻豆沙瞬间遍覆 舌尖。名糕制作中没有用 添加剂,在较低的气温下 可存十余天,若是过年期 间制作的,一般可吃到元 宵后。现代有了冰箱等保 鲜的利器,冷冻起来可存 放的时间就长啦。想吃的 时候,可以蒸,也可以炸 ,烹调方式多样。 手作人秉承祖法,传递 代代心血。从糕中吃得出 豆沙、糯米的本真昧道, 也吃得出“手工”的那份真心 。因此有言,只有吃到糕 的人,方能品出其独特的 幸福滋味。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 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 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 增多,故名雨水。雨水和 谷雨、小雪、大雪一样, 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此时的春雨朦胧轻柔, 于乍暖还寒之际,随风潜 入人间,让枯木逢春,草 木抽出嫩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正月中,天一生水。舂 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 ,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 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 矣。”春雨在润物细无声中 唤醒了万物。雨水到,草 木萌动,雪渐少,开始融 化。水獭开始捕鱼了,大 雁开始从南方飞回。万物 在春风的吹拂下醒来,在 春雨的滋润下生长,呈现 一派欣欣向荣、明朗欢快 的景象。 迎春花开 春雨下,酣睡了一冬的 小小迎春花,呼吸着春天 的气息,一枝独秀,黄得 耀眼。 迎春花迎舂而开,花期 犹在梅花之先,是春天里 开得最早的花,素有“迎春 使者”之称。它的叶子绿绿 的,鹅黄色的花朵并不大 ,像个小喇叭。小巧玲珑 的模样,更像不起眼的小 草,惹人喜爱。迎春花也 香,是沁人心脾的清香。 伴着那淡淡的香昧,灿烂 的颜色,一本书,一杯茶 ,便是人间的快意事。 雅俗皆宜的迎春花,或 生长在农人的篱笆边,或 生长在雅致的庭院阶前, 或是行人冷落的路旁,它 都有它的快乐,奋勇当先 ,自强不息,一样蓬勃地 生长、热烈地开放,用自 己明亮的黄色迎接春天的 到来。没有“名花”名声的捆 绑,倒也活得潇洒自在。 适合春日食用的芽菜 古来就有舂吃芽、夏吃 叶、秋吃果、冬吃根之说 。舂天,是生发的季节, 多吃嫩芽绿叶,鼓励生发 之气,顺应了时节。 P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