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故乡
作者: 谭谈|摄影:严伯霖//谭速成
出版社: 百花文艺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98.00
折扣购买: 故乡
ISBN: 9787530690154

作者简介

谭谈,1944年生,湖南涟源人。有600万字、数十种著作行世。包括中篇小说《山道弯弯》在内,多种著作获全国重要文学奖项。曾主持修建毛泽东文学院,创建作家爱心书屋,主编大型丛书“文艺湘军百家文库”,创办湖南省文艺家创作之家。先后当选中共第十三次、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五届、第六届候补委员、委员,中共湖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湖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内容简介

老家 老家,一个沉甸甸的感 叹号,常常敲击着我的心扉 ! 少小离家,闯荡天下, 不觉几十年已过去。一眨眼 ,我已五十二岁了。人之将 老,怀念老家之情尤烈。半 年多以前,当组织上支持我 下基层深入生活的时候,我 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娄底。为 什么?因为那里是我的老家 。 涟源是我的老家,娄底 是我的老家,但那都是广义 上的。我实实在在的老家, 是涟源中部那座石头山下的 小村子。那里,山不青,水 不秀,可谓不毛之地。山上 都是形态不美的岩石。自然 ,这样的地方,树长不出来 ,草也长不高。山不青,水 当然就不秀了。山上也有一 条沟,那是下暴雨的时候, 山洪冲出来的。平日,沟里 不可能有潺潺流水。可是, 这座山,却有一个非常美丽 的名字——花山岭。这个名 字,寄托着我们的祖先一个 多么美好的愿望啊! 有道是:“子不嫌母丑。 ”我是从这片土地上来到人 世的。就是这座山,就是这 片土,养育了我。不管我如 今走到了什么地方,住在什 么大都市,生活在什么美好 的环境里,这里,都有一根 无形的线,牢牢地拴着我的 心。年纪越大,这根线就拴 得越紧。念故土、思老家之 情,就愈深愈烈。 一个冬日,我又一次回 到了这座石山下面。天近黄 昏,在苍苍暮色里,我远远 地看到一幢近几年来被拆得 七零八落的老屋,不屈地、 顽强地耸立在一座比它更为 古老的石山下面。它的对面 ,一条新修的简易公路,盖 住‘了、取代了给我孩提时 代留下多少欢乐的青石板路 。公路两侧,一幢一幢新修 的红砖楼房排队一样拉成了 一条小街。它们,都是从石 山下面那老屋里迁出来的, 是老屋的后代,是老屋的子 孙。改革开放以来,这些老 屋里的子民,通过种种途径 ,积攒了一点钱。手里有了 一点钱,他们心里最大的愿 望,就是盖一幢像样一点的 屋。他们瞄准了对门那条公 路,屋挨着公路,出门方便 ,财路也多。这些年,民问 不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吗, 要想富,修公路。于是,他 们决心从石山下面那幢居住 了几代人的老屋里搬出来, 到公路边盖一幢新屋。有些 人家,积攒的钱财还不够, 需要拆掉老屋,把老屋上一 些可用的材料补充进来,才 能盖成新屋。一年又一年, 公路旁边的新屋多起来了, 而老屋呢,却被东一处西一 处地拆掉了。 一幢十分完整的老屋变 得七零八落了。老屋,彻底 地衰败了。 我在那条建满了新屋的 公路边下了车。对面,就是 那座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的石 山。石山下面,则是接我来 到人世间的那幢老屋。老屋 与公路之间,隔着一片田垄 。暮色更浓了。在沉沉暮色 下,老屋在这片新的红砖楼 房面前,显得十分矮小。然 而,它在我的面前——不, 是在我的心里,却透出一种 无比崇高的威严和不屈。顷 刻间,一种悲壮意味的热辣 辣的情感,滚动在我的胸中 …… 这幢老屋,还是我的太 祖带领他的六个儿子——也 就是我曾祖的六兄弟建的。 每个儿子建两个厅堂,十六 间房子,另加若干的杂屋, 诸如猪栏牛栏之类,组成一 个单元。总共有六个单元, 十几个厅堂,两百多间房子 。而每个单元之间,都有走 廊连接。下雨的时候,从西 边这个单元走到东边那个单 元,有半里多,却不会踩湿 脚。屋子中间,还有一眼塘 。一股泉水从后山流入这眼 塘里,再从这眼塘里流进屋 子前面的田垄里。母亲和我 的一些远远近近的婶婶,就 在这眼塘里洗衣服、洗猪菜 。劳作中,她们相互诉说家 长里短,亲亲密密。欢声笑 语,常常塞满屋中的这眼水 塘……家家户户都在这里洗 衣洗菜,塘里的水很肥,鱼 长得飞快,小鱼小虾也特别 多。农事闲下来的时候,就 有大人用小罾到这塘里来网 鱼崽子。好多好多的细伢子 就围着观看。我也常常是这 些细伢子中的一个。当大人 用特制的铁钩钩住浮在水面 上的小木板,开始往上提小 罾时,我们的心也被提起来 了。小罾快出水面时,所有 围观的细伢子的小眼睛,都 瞪得圆圆的。只见小罾的四 角出水面了,被网住的鱼崽 子在中间挣扎,弹得水花四 溅,我们便跳跃欢呼起来。 鱼崽子被捞上来以后,倒进 一个木盆里。我们蹲在木盆 边,看那些在水中慌慌张张 游动的鱼崽子,一、二、三 、四……数也数不清。有一 天晚上,我们家里杀了一只 鸡,母亲把鸡肠子、鸡食袋 留了下来,放进一个竹制的 、捞鱼崽子的罐里,然后把 罐放在塘里。半夜里,母亲 起来起罐,我也跟着来了。 罐被起出水面时,只听到里 面叭叭的响声不断传出。回 到家里亮起灯一看,好家伙 ,几十条肥肥的、或圆或扁 的鱼崽子,足有半斤重…… 每逢过年,我们这些细伢, 就挨家挨户去拜年。回来的 时候,衣袋子里塞满喷香的 落花生、清甜的红薯皮…… 老屋呀,你给我的童年—— 不,你给我的人生,留下了 多少的欢乐啊! 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