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地震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5.20
折扣购买: 商品配送管理常见问题清单
ISBN: 9787502852405
作者:沈杰,物流配送管理资深业者,曾在国内多家商品配送企业从事商品物流与配送管理工作,参与主持多个大型物流配送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并主导流程的设计和实施。对配送中心日常运营、配送系统优化、配送服务流程设计、配送员培训等方面有较丰富的实操经验。在仓库管理、运输管理、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员工绩效管理等业务实操问题有较全面而经验性的解决方法。现在主要从事商品配送管理工作。自由撰稿人,以物流配送管理工作经验与心得体会为主要内容。
1.1 如何做好建设商品配送中心的决策 工作场景描述 当希望了解如何做好建设商品配送中心的决策时,可查看。 解读与分析 商品配送中心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企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全盘考虑。企业对于配送中心的建设一定要量力而行,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其规模。 企业在投资建设商品配送中心之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准备。 1.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企业在准备建设商品配送中心之前,必须明确以下目标。 (1)规划和设计最适宜的配送中心。 (2)保证物流运营成本最低。 (3)使物流水平达到最高。 (4)使物流配送作业速度最快。 (5)满足不断扩大的配送市场的要求。 (6)具有与其功能及特性相适应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2.盘点“家底”,准确定位 企业在作出决策之前,须先盘点一下“家底”,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定位。盘点“家底”的目的主要是摸清本企业的现状,根据企业的情况设计规模合理的商品配送中心。具体来说,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现有的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本情况,包括现有仓库情况,货运汽车、冷藏车数量及其运行情况,叉车、巷道起重机及水平输送设备情况,货架和托盘的情况等。 (2)专业技术人员情况,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具有物流配送经验的人数、其他人员的基本情况。 (3)供应商情况,包括目前有业务关系的供应商情况,如供货种类、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对新合作伙伴的预测。 (4)顾客情况,包括目前顾客数量,配送商品种类、配送成本,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如何,有望发展为契约关系的顾客数量。 企业应根据基本情况,合理配置配送中心的设施与设备,制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断改进配送中心的设施与设备,提高运营管理和技术水平;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提高信息处理水平。 3.先了解,后决策 不管什么类型的企业,也不管多大规模的企业,在作出建设或改善配送中心的决策之前,都应对配送中心的功能、特性及其工艺进行充分了解,以下几个方面更应引起企业的注意。 (1)配送中心不是批发站,也不是商业仓库。配送中心以其雄厚的经营实力、良好的商业信誉、快捷的市场反应及精确的市场预测,依靠大批量、低价格购进货物来获取基本利润;依靠在内部进行包装和流通加工获取附加值;依靠现代化设施与设备的高效率作业,缩短订、发货周期,提高商品周转率;依靠降低费用、损耗,以及提高服务质量,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同一般仓库的最大区别在于:依靠服务质量占领市场并开拓市场,依靠科学的管理及先进的技术获取效益。 (2)配送中心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配送。配送中心是现代化、规范化的物流节点,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是采购、进货、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订单处理、分拣配货、发货、配送等功能的有机结合。 (3)仓库与配送中心的区别。仓库被看成社会物资的“蓄水池”,它是储存和保管货物的设施总称,是专门保管物资的场所,功能比较单一。而配送中心则被称作“现代化的据点”,它的功能很多,包括采购、进货、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订单处理、分拣配货、发货和配送等。它是一种全新的物流节点,在物流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点提示 企业在投资建设商品配送中心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目标,有的放矢;2.盘点“家底”,准确定位;3.先了解,后决策。 1.2 如何科学规划商品配送中心 工作场景描述 当希望了解如何科学规划商品配送中心时,可查看。 解读与分析 商品配送中心一旦建成,是不容易变更的,如果轻率地做出决定,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好规划,选用最合适的规划方法。商品配送中心的规划包括基本规划、详细规划等一系列程序,企业要进行调查分析,再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采用与此相适应的规划方法。企业一般按如下顺序来进行规划。 1.选择规划方法 配送中心常用的规划方法有四种:运筹学法(OR)、系统设计法(SD)、统计分析法(SA)、工业工程法(IE)。 影响商品配送中心规划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有顾客、商品种类、商品订货量、商品流通渠道、顾客服务水平、订货和发货周期、商品价值及预算成本。 2.进行基本规划 (1)基本规划的前提条件。进行基本规划前,企业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①物流过程及其作用; ②配送地点及数量; ③配送中心的位置及规模; ④配送地所需商品及其库存基准; ⑤配送地点的进货处; ⑥在配送中心应进行的作业。 另外,企业还必须确定并掌握所经营商品的特性、外形尺寸、重量、品种、包装、形态、单件进发货量(最大、最小及平均)、平均每天进发货量、配送时间、接受订货频率、成本及顾客服务水平等情况。配送中心的位置及其规模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要。配送中心最基本的规划由配送中心的特性、所采用的物流设备及物流技术三方面内容构成。 根据配送中心的特性,其可以分为九种:专业配送中心、柔性配送中心、供应配送中心、销售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储存配送中心、流通配送中心、加工配送中心。 (2)开始基本规划,根据前提条件确定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建筑形式、结构及搬运保管方式、作业流程等基本规划。 从配送中心的特性和内部作业流程出发,在各个搬运方式和保管方式的组合中决定最有效的设施及与其相配套的机械设备。比如,配送中心的特性决定了车辆的种类、数量及其作业场地;根据设备的选择、作业流程、设施的配置规划出与此相适应的布局,并决定建筑形式、规模、结构和占地面积。 在此之前必须学习与此相关的建筑、消防、环保等有关法律法规,勘探调查周边的建筑条件及周围的治安情况。在规划整体方案阶段,或者在各个规划阶段,企业必须同时准备多个备选方案,再从服务水平、作业成本、所需资金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佳方案。 3.进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是在基本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对各部分规划做进一步的论证分析。详细规划时应该注意讨论以下事项。 (1)搬运等作业容器的外形尺寸及形状。 (2)保管、搬运等作业的机械设备规格型号。 (3)保管、搬运等作业的辅助设备。 (4)车辆的特殊规格型号。 (5)车辆装卸的辅助设备。 (6)配送中心内部作业场地的详细布局。 (7)机械设备的配置及布局。 (8)办公及信息处理等设施的规格型号及数量。 (9)流通加工机械设备。 4.制订运营要领 运营要领就是商品配送中心建成后所制订的运营方案,内容如下。 (1)编制作业程序。 (2)制订作业的基本要求。 (3)制订管理办法及管理规则。 (4)确保必要作业量的措施规划。 (5)制订向新的配送系统过渡的方法和措施。 (6)制订设备保养与维护措施。 关键点提示 科学规划商品配送中心包括下列步骤: 1.选择规划方法;2.进行基本规划;3.进行详细规划;4.制订运营要领。 “企业日常管理系列丛书”认真选取了当下企业中的热点职位及重点部门,从日常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针对每个工作问题进行了思路拓展性解读与分析,给出了经验性的总结阐述,可改善从业者的当前工作局面,为从业者搭建起提升工作能力的可靠阶梯,也为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全面提升业务水平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1.能帮助读者重新梳理自己的工作问题,让工作脉络更加清晰。 2.能帮助读者加深对每项工作的理解,书中既有针对工作问题的规范性操作,也有经验性的总结,两者的完美结合会对工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每项工作都设有工作场景描述,读者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即查即用,不致在漫天的文字中间寻找答案,非常实用、方便。 4.能帮助读者养成总结工作经验的习惯。 5.引导读者形成“问题导向”的工作意识,从此进入自我提升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