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7.90
折扣购买: 左传
ISBN: 9787574901544
左丘明(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曾任鲁国史官,相传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国语》,记录了西周末年、春秋年间诸多重要史实,具有相当高的史学价值。因此左丘明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 叶农,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港澳史)、基督教传华史、海外汉学、历史文献学等。
隐?公 隐公元年 初a,郑武公娶于申b,曰武姜c。生庄公及共叔段d。庄公寤生e,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f,公弗许。 【注释】 a初:从前,是表追叙前事的副词。 b郑武公:郑国国君,姬姓名掘突(亦作滑突),在位二十七年(前770—前744)。郑,春秋时国名,故地在今河南新郑市一带。申:国名,姜姓,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市。 c武姜:武是郑武公的谥号,姜是母家姓。 d庄公:郑庄公,名寤生,在位四十三年(前743—前701)。共叔段:段出奔共,排行第二,名段,故称共叔段。 e寤生:难产。 f亟:屡次,多次。 【译文】 当初,郑武公在申国娶妻,名叫武姜,生了郑庄公和共叔段。郑庄公难产,使姜氏惊恐,所以取名叫“寤生”,于是姜氏厌恶他,而喜欢共叔段,想要立他为太子,多次向郑武公请求,郑武公不允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a。公曰:“制,岩邑也b,虢叔死焉c,佗邑唯命d。”请京e,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f。 【注释】 a制:地名,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一名虎牢。 b岩邑:险邑,谓地势险要。邑,城市,大曰都,小曰邑。 c虢叔:当为虢仲的后人。虢,此指东虢,国名,地在今河南荥阳市。周文王弟虢仲的封地。 d唯命:“唯命是从”的省称。 e京:地名,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 f大叔:大,同“太”,古人用太字,本指其位列之在前,叔段之称太叔,以其为庄公之第一个弟弟。 【译文】 等到郑庄公即位为君,姜氏为共叔段请求制地作为封邑。郑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地方,虢叔就死在那里。其他都邑则唯命是从。”姜氏就请求京城,郑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大家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曰a:“都城过百雉b,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c,中五之一d,小九之一。今京不度e,非制也f,君将不堪g。”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h?”对曰:“姜氏何厌之有i?不如早为之所j,无使滋蔓k,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 必自毙l,子姑待之m。” 【注释】 a祭(zhài)仲:郑大夫,执政大臣,又称祭足,祭仲足。祭,地名,当为今河南中牟县之祭亭。祭为其食邑,故称祭仲。 b都城:此指都邑的城墙。雉: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城墙长一丈、高一丈为一堵,三堵为雉,则雉指长三丈、高一丈。 c叁国之一:指国都的三分之一。国,国都。叁,同“三”。 d中五之一:谓中等都邑为国都的五分之一。中,指中都,承上“大都”省“都”字。下“小”指“小都”。 e不度:犹言不合法度。度,法度,用作动词,合法度。 f制:成法,准则。 g堪:能承当或忍受。 h焉:疑问代词,何,安,哪里。辟:同“避”,逃避。 i何厌之有:“有何厌”的倒置。厌,饱,满足,通“餍”。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j所:处所,地方。该句即及早处置之义。 k蔓:蔓草,此处指事情像蔓草一样蔓延发展。 l毙:仆倒,跌跤,即失败之义。 m姑:且,副词。 【译文】 祭仲对郑庄公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大都邑的城墙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都邑的城墙不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都邑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的城墙不合法度,不是先王的制度,君主你将忍受不了它。”郑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哪里能逃避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里会有饱足呢?不如早点为他安置个处所,不要让他滋长蔓延,蔓延开来就难以图谋了。蔓草尚且不能锄除,何况是君主你宠爱的弟弟呢?”郑庄公说:“他多做不合道义的事,必然会自己跌倒,你姑且等待着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a。公子吕曰b:“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c。”公曰:“无庸d,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e。子封曰f:“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g,厚将崩。” 【注释】 a既而:犹言不久。鄙:边区,边境。贰:两属,意谓既臣属于庄公,也臣属于共叔段。 b公子吕:郑大夫。 c生民心:使民产生疑心。 d庸:用。 e廪延:地名,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 f子封:公子吕之字。 g昵:亲近。杜预注以为不义于君,不亲于兄。一说,昵当作?,粘连之义,犹今言不义则不能团结其众。 【译文】 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既听郑庄公的命令,也听他自己的命令。公子吕说:“国家承受不了两面听命的情况,君主你将怎么处置呢?你想把国家让与太叔,臣下就去侍奉他;如果不给他,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产生疑心。”郑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己惹祸。”太叔又收取两属于己的边邑作为自己的封邑,并且势力扩大到了廪延。子封说:“可以了,势力雄厚就会得到民众。”郑庄公说:“不合道义就不能得到民众,势力雄厚反而将会崩溃。 1.中国史学先锋,先秦文学经典。司马迁《史记》大量参考,后世史官模仿沿用。《左传》开历史散文之先河! 2.精选名篇,囊括语文学习重点篇目《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等,轻松扩大阅读面,掌握课内外古诗文阅读! 3.生僻字注音、疑难词注释,地名、人名标注,相关事件解释串联,无障碍阅读先秦古文原文,理解诸侯争斗的汹涌暗流! 4.译注者为史籍研究专家,专业视角,译文流畅。解决古籍翻译读不通、字句不对应的难题! 5.清代吴楚材、吴调侯所编的《古文观止》是学习古文的入门书,收录古代的优秀散文共222篇,其中从《左传》中选取有34篇之多,占全书的15.3%。读一本《左传》,掌握一个时代的古文! 6.《左传》人物塑造鲜活,情节生动。学习语言艺术、社交礼仪、传统文化,感受朴素的爱国精神、高尚品格、坚定意志。 7.《左传》保存着诸多广为流传的名言警句,值得作为格言,不断警醒自身:“多行不义必自毙”“骄奢淫逸,所自邪也”“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8.全新排版,疏朗美观不费眼;分段合理,查看注释不费力。 9.百世史家,类不出乎此法。——清代著名文学家 刘熙载 以行文论,《左氏》之文,万世古文之祖也。——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 林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