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8.72
折扣购买: 一起来做御风少年
ISBN: 9787516838891
包君成,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教育智库特聘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核心素养研究员,网易特邀教育专家。曾出版《文语方程式》《重构阅读思维》《纸上的作文直播课》《纸上的作文直播课·第2季·素养写作专版》《诗话二十四城》《读写课:从轻松读懂到写好不难》《纸上的诗词直播课》等著作。
会飞的列子 如果今天有人说他会飞,你可能会觉得他是吹牛都不打草稿。不过,在我国古代当真有个人可以御风飞行,还被大名鼎鼎的庄子记录在《逍遥游》一文中,他就是列子。 《逍遥游》中记载:“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列子能乘风飞翔,轻妙飘然真是美好啊!可以一连飞行十五天,才落到地上。 除了《逍遥游》,还有许多古籍记载了列子会飞的故事,如《吕氏春秋》《史记》,甚至在南北朝“最强大脑”——数学泰斗祖冲之的著作中都有相关记录。而南朝人任昉在《述异记》里说得更夸张,说列子常在立春那天乘风而飞,游历八荒,立秋之日才会回归风穴,风到之处草木皆生,风去则草木皆落。 那么,这位会飞的列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流传至今的“乘风而飞”确有其事吗?对了,这位会飞的奇人还留下一本同样“气伟而采奇”的神作——《列子》,《愚公移山》《纪昌学射》《两小儿辩日》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皆出于此……说到这儿,同学们的好奇心是否已经“拉满”,想要好好见识一下这样的奇人奇书?既如此,就跟随同样渴望翱翔苍穹的包子老师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他是有道之士 “列子”是后来人对他的尊称,他有一个侠客般响亮潇洒的名字——列御寇。他是战国前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和庄子齐名,也是先秦十大家之一。 他崇尚虚无缥缈之论。有同学要质疑了,那不就是“空谈”吗?非也。《列子·天瑞》中有言:“虚者无贵也。”有人问列子了:“先生为什么格外看重虚无?”列子答:“虚无本身无所谓贵贱,它代表的是一种本真。”在他看来,让事物保持其自然的规律,遵从本来的面貌,顺其自然而运转,比强加干涉更具成功的意义。他的思想在诸子百家争鸣时期独树一帜,因而被称为“有道之士”。 古籍中多记载列子御风而飞的潇洒一面,而现实中的他时常处于贫困交加的境地。穷归穷,却很有骨气。 《列子·说符》中记载了他与弟子的一段对话,某一日弟子严恢问:“学道是为了富有吗?”列子回答:“夏桀商纣只看重利益,所以落了个身死而国亡的结局。生而为人若是无情无义,只知道填饱肚子,那么与鸡犬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列子看来,人世间的贵贱、名利皆是牵绊,唯有淡泊名利、正视内心才能看到真正的世界。正如落雪有落雪的皎洁,春风有春风的和煦,能随时随地体会到当下的美好,人生才有意义。所以,在缥缈之外,列子还是一名立足当下的有道之士,他的肩上是风,风之上更有群星闪耀。 他也是追风少年 “天空”“大地”“河流”“清风”“流云”,这些动静相融的词语常常出现在列子的故事中,也体现了他的心之所向。 列子说自己师从壶丘子九年,才学会御风飞行。每年春季,他都会乘风而游,还说在飞行时能感受到身体和灵魂的交融,心神凝聚,五官和肉体仿佛都不复存在,不知不觉便飘然而起,只能听见风在耳边呼呼作响。这种说法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都唬住了不少人。 众所周知,人类没有翅膀,是不可能凭风飞行的。列子御风而飞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更多的是因为他飘然若飞的气度。这种气度,来自他洒脱不羁的性格,以及道家思想中持之以恒的处世态度。 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心怀此番信念的列子,又怎么不算掌握了御风的本领呢? 他还是人间听风客 《列子·黄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也很值得回味。 尹生想向列子学习御风而行的绝技,便在他家心甘情愿地做起杂役。可尹生一再恳求,列子总是默然不理。最后尹生实在没有耐心了,愤然离去。谁知几个月后,尹生又低着头回来了。列子问他为什么去而复返,尹生羞愧地承认了自己急于求成的错误。 列子平静地告诉他:“自从我拜壶丘子为师后,经过三年的磨炼,终于做到心中不敢有是非,口里不敢说得失,才勉强令老师多看我一眼。七年后,我达到从心所念而无是非对错,随口所言而无利害得失,才能与老师并席而坐。九年后,任由我心中所想、口中所说,都不会涉及是非利害,便不知不觉地可以随风飘浮了。直至今日,我已分不清是‘风乘我’还是‘我乘风’了。你现在怨愤不满、牢骚满腹,又怎能飘得起来呢?” 都说“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或许生活本就沉闷,只有像列子这样无视杂念纷扰,只向着心中的目标跑起来、始终在路上的人,才能感受到风,继而御风飞翔吧! 列子和他的朋友们 乱世出英雄的诸子百家 前面已经为同学们介绍过,列子的大名叫列御寇。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后人都称他“列子”呢? “子”是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人们对老师、学者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一类人的尊称。简单来说,我们也可以将“列子”这一称呼理解为“列老师”。 众所周知,先秦时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百家争鸣。彼时,诸子百家在文化学术上相互争鸣,在政治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据《汉书》记载,当时数得上名字的学派就有一百八十多家。而所谓“诸子”,指的便是在这段时间涌现出来的众多有道德、有学识的人物,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列子、韩非子、管子、鬼谷子等。都说“乱世出英雄”,诸子百家正是在混乱动荡、硝烟四起的时代,纷纷举出救世之道的一群思想家。 当然,百家中最有名、最活跃的实际上只有十家,分别是我们熟悉的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名家、农家、杂家和小说家。他们各抒己见,周游列国,游说君王采纳他们的主张。其中,法家提出的思想因为“合乎时宜”,而被诸多君主采用。 虽然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后来死于秦国的监狱,但在他死后,法家的思想被李斯继承并在秦国得以实践,李斯也因此被称为商鞅之后秦国的法家代表。再后来的故事,我们就都知道了,李丞相利用法家学派的主张,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彻底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历史早已散入尘埃,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诸子百家已然有了不同的看法。有人崇拜儒家的积极进取,有人喜欢墨家的兼爱非攻,有人推崇法家的严峻冷酷,当然,也有人欣赏道家的清静无为。 那么,诸子百家中你更欣赏哪家呢? 先别急着回答。想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就必须对诸子百家各自的主张有所了解,而要了解先秦诸子的思想,阅读原文典籍是最为重要的。先秦时期各家学派留下的典籍被后世学者奉为至宝,如儒家的《论语》、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等。同样,《列子》是人们深入了解道家思想,继而全面了解百家思想不容错过的重要著作! 既然气氛已经烘托到这里了,那么,我们就重点来聊一聊道家。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是诸子百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这一时期,诞生了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和列子。这三位元老级人物以一脉相传、和而不同的思想主张,共同组成了道家学说的初始形态。而后,朝代兴替、社会发展,道家与儒家始终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渗透进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会七十二变的壶丘子老师 大致了解诸子百家及道家的相关历史渊源后,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这位列老师的老师们。 相传,列子拜过好几位老师,如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等。 先来认识一下他的“启蒙老师”——关尹子,字公文,名喜,是周朝大夫、大将军、哲学家、教育家。他与老子是同时代的人,被称为“先秦天下十豪之一”,是道家文始派祖师。《列子·说符》中记载,列子曾向关尹子学射箭,而关尹子又通过射箭向列子传达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此外,在《列子·黄帝》中也记述了关尹子与列子的几段对话,都很具有哲思意味。 本书是一本文学类图书。作为先秦思想典籍,《列子》是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不可绕过的一座丰碑。风趣幽默的语言、短小精悍的故事,给予人生深刻的启示。其中,杞人忧天、愚公移山、两小儿辩日等寓言故事,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并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本书将《列子》立体、直观、详尽地呈现给读者,让经典不再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