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养护大脑

手把手教你养护大脑
作者: 宋璞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6.10
折扣购买: 手把手教你养护大脑
ISBN: 9787571332723

作者简介

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医生品牌学组委员 科普健康中国新媒体专家组 副组长 知名科普医生 全网累积粉丝近400万 科普内容累计阅读量超4亿人次

内容简介

预防中风需“釜底抽薪” 常有网友问我:“医生,我血压、血糖、血脂高,是不是就得吃一辈子 药了呢?有没有办法让这些毛病不吃药就能好?” 在这里,我要告诉你,治疗中风,到底什么方法靠谱,什么方法又不那么靠谱。 滤血、换血行得通吗 在我跟一些网友交流脑血管病的防治知识时,有一次被网友问到这样 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通过血液过滤或换血的方法来预防或治疗脑梗死、 脑出血呢?” 如果我不是医生,不懂得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我可能也会想到这个问题,因为过滤血液或换血后,把其中的血栓、动脉斑块过滤掉,让血液 变得干净,不就不会堵塞血管了吗? 道理看似很简单,但要实现这一点,却牵扯到太多的医学知识。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知道血管内的血栓、动脉斑块等来自哪里。 1. 第一个来源:心脏 心脏是泵血的地方,它把从肺内回流的富含氧气的新鲜血液泵向全身,再通过“收缩—扩张”的方式将血液压出去。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规律且平稳的,泵出的血流也是平稳流动的。 然而,一旦有某些疾病如心房颤动,导致心脏跳动不规律,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各种蛋白质等很多成分就容易形成“涡流”,导致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凝结成“大疙瘩”,这就是心源性血栓。 2. 第二个来源:大动脉、中动脉 心脏将血流泵出后,血管就在大动脉中流淌,如果血管内壁光滑,血液也会平稳地向前流动,为组织器官带去氧气和养分。但如果大血管内表面因某种疾病变得凹凸不平,甚至有破损,就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且破损处暴露出血管内皮下粗糙、有黏性的创伤面,导致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有形物质粘附在上面,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就会形成血栓。初形成的附壁血栓不稳定,容易脱落,最终会进入血液之中,堵塞在较小的血管处,如果进入脑部的血管,就会形成“脑栓塞”。 另外,血管中破损处的血栓也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直至完全堵塞那根血管,这也就形成了“脑梗死”。 此外,血流在流经凹凸不平、宽窄不等的血管时,也容易形成涡流,导致微小的血栓形成。而造成血管内壁凹凸不平、宽窄不等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动脉硬化。 不管是心肌梗死,还是脑梗死、脑出血这类疾病,其发病主要是心脏或血管本身的原因,但具体致病因素又各不相同,且大多都是长期慢性疾病的发展过程。另外,人体的新陈代谢是不断进行的,如果不从根本上入手,“洗血”洗掉的东西很快就会重新出现,而“洗血”却不可能经常进行。因此,通过“滤血”“换血”来短暂地预防心脑血管病,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手术能切除血管内的斑块吗 理论上来说,通过手术是可以切除斑块的。但是,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当你发现颈部血管或其他动脉血管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时,往往提示你的全身大动脉、中动脉可能都存在着普遍的、或轻或重的粥样硬化,而手术只能处理明显的血管狭窄。一般情况下,颈部斑块造成血管狭窄75%以上,并且已出现相应症状,或者医生在评估后认为不久的将来很容易出现症状,才考虑通过手术方式切除。即便是通过手术切除了斑块,或通过支架将狭窄的血管撑开,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他汀类稳斑调脂药物预防血管再出问题也是必需的。 “釜底抽薪”防中风 我们都听过一个成语叫“釜底抽薪”,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下抽出来,这样才能让锅里的水止沸。这个成语用在防治中风方面非常形象。如果把我们的健康比作一口大锅里的水,那么这些吸烟酗酒、肥胖少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就是锅底下熊熊燃烧的柴火。我们不希望水被煮沸,更不希望它被过早地熬干,如此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拼命地往锅里加凉水,这些“凉水”就好比是降血压、降血糖、调血脂的药物,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撤掉木柴。 有的“木柴”是撤不掉的,比如年龄、性别、基因,这些因素也都与心脑血管发病相关,这些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叫做不可干预危险因素;还有的是目前的医学水平难以撤掉的,比如“三高”,大部分人只能用药物控制,很难根治。 不过,有的“木柴”却是可以撤干净的,比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饮食不合理等。试想一下,如果撤掉了这些因素,是不是“火势”就小了,“水”就不容易被熬干了?是不是也就有可能减少往锅里加“凉水”的量了呢?临床上也确实有很多人通过戒烟酒、多运动、减体重等生活方式的调整而减少了“三高”的用药,甚至有些人能够停药。 其实,说了这么多,最关键的其实就是要建立长期预防的意识,预防疾病没有“一招鲜”的美事,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生活方式,加上医生的帮助,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远离中风。 彩虹医生说 不是说发现血压高就必须吃药,要不要吃药,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这需要正规医院专业医生的综合判断,但发现健康指标不正常,说明你身体已经亮起了红灯,更说明很有可能你的身体保养方式存在问题。因此,无论到没到需要药物控制的地步,都需要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酒、适度锻炼(每天坚持 30 分钟以上 慢跑或快走就可以,分两次每次 15 分钟左右也行)、相对清淡的饮食(不是不吃荤,主要是饮食少一些油腻,少吃一些甜食),都很必要。有些人调节了生活习惯后,即使不能停药,也往往有希望减量;有些人坚持了两到三个月,本来高的指标就下来了,可能就不用吃药了。 ★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医师、科普健康中国新媒体专家组副组长宋璞,用生活化的语言讲述专业的脑血管保养知识。 ★脑梗死、脑出血、动脉斑块、高血压、高血脂、痴呆……了解这些问题,不仅事关父母大脑健康,也关乎你自己的大脑保养 ★软化血管四大方法,饮食调脂血管减龄,科学运动防病健脑。现在学会还不晚! ★抖音大V骨往筋来、曹健锋医生鼎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