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与爱(从苏格拉底到波伏娃)(精)/轻与重

哲学家与爱(从苏格拉底到波伏娃)(精)/轻与重
作者: (法)奥德·朗瑟兰//玛丽·勒莫尼耶|责编:高建红|总主编:姜丹
出版社: 华东师大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3.60
折扣购买: 哲学家与爱(从苏格拉底到波伏娃)(精)/轻与重
ISBN: 978757600748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那儿,是每个灵魂都 渴望得到的财富。 那儿,是所有人都向 往的宁静。 那儿,就是爱情,那 儿,更是快乐。 在那儿,啊,我的灵 魂被指引到了最高的天空 ! 在那儿你会发现美的‘ 理念’,那是世上我最爱 之物。” ——若阿基姆·杜·贝莱 ,《橄榄集》,1549@柏 拉图如谜团般的《会饮》 拉开了爱情论战的历史序 幕,对欧洲世界两干多年 以来的爱情观产生了决定 性的影响。然而正如精神 分析家雅克·拉康 (Jacques Lacan)所点 评的那样,“相当可笑”之 处在于,从此以后,每当 他对欲望进行思考或宗教 默祷时,没有一次不联想 到这部“代表一群同性恋” 的文本。这是一次关于“ 集体烂醉”的奇怪故事: 所有人都聚集在阿伽通家 ,庆祝他获得悲剧诗大赛 冠军。赴宴者有几个喝得 烂醉的堕落小青年和几个 身为雅典贵族的同性恋老 男人,其中包括本身已有 53岁的苏格拉底、他的死 对头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 以及特别出席的女巫狄欧 蒂玛。书中这位名叫狄欧 蒂玛的女人,尽管没有出 现在宴会现场,却成为了 《会饮》的中心人物,出 了名的话唠苏格拉底选择 做她的传声筒。她在宴会 中俨然一位“专家”,苏格 拉底迫不及待地通过她宣 誓唯一属于他的知识主权 :关于爱情的真理。瞧瞧 这位聪明的希腊老头多么 狡猾。因为众所周知,他 的老婆赞西佩 (Xanthippe)是一个名 副其实的母老虎,他在家 的日子并不好过。苏格拉 底与这位性情暴躁的女人 育有一子,名为兰普洛克 勒斯(Lamprocles),老 婆经常埋怨他的哲学思考 既危险又不挣钱。苏格拉 底婚姻里杂七杂八的意外 琐事成为了时代的笑料。 于此,我们不得不提历史 上著名的泼水事件。有一 天,赞西佩将一盆水泼在 苏格拉底的头上,面对妻 子这一行为,苏格拉底淡 定地回应道,“小雨息大 风”。 关于这位哲学之父其 他方面的事,我们所知甚 少。公元前470年,苏格 拉底出生于雅典的阿洛佩 斯区,父亲是雕刻工人, 母亲是助产妇,苏格拉底 曾将自己和母亲的工作类 比,称自己是“灵魂的助 产士”,此外,他和伯里 克利一样曾是阿那克萨哥 拉的学生。还有一种说法 ,苏格拉底后来又娶了第 二个妻子——密尔多 (Myrto),并生下两个 儿子,索甫洛尼斯克和美 涅克塞努。然而大家一致 相信的是:亚里士多德( Aristote)和第欧根尼·拉 尔修所编造的苏格拉底二 婚的流言就是为了诋毁这 位谜一样的男人,众人皆 知,他因亵渎宗教以及在 哲学上教唆年轻人的罪名 被判处服毒芹汁自尽。总 而言之,这便是柏拉图在 《会饮》26篇对话里树立 起来的苏格拉底的形象, 这种形象也随着这些对话 在一代代的后人中流传。 根据“学园派”创始者 柏拉图的讲述,由于这是 一场特意为阿伽通举办的 庆祝晚宴,苏格拉底便把 身上那套常穿的破衣衫换 成了一套美丽又干净的衣 服,于是晚了些才与这个 狂欢团体汇合。酒足饭饱 后,大家一致决定玩文字 游戏,对于已大吃大喝两 天的宾客而言,相比于此 类晚宴通常进行的最后环 节,这种游戏并不需要耗 费太多体力。即对谈而不 做爱。比赛开始时就像一 场游戏,六位参赛者分别 作一篇对爱神的赞美诗, 择优取胜。 在斐德罗(Phadre) 的诗中,爱神以“道德爱 情”的形象出现。他缓缓 地复述了赫西俄德 (Hesiode)的观点,肯 定道,“厄洛斯(Eros) ,一位伟大的神”,无父 无母,生于混沌之中。爱 神是最古老,且最广施恩 泽的神。斐德罗认为,爱 情引导人类向善而行,因 为爱人就是那个直到死去 ,我们也不能在他/她面 前丢失颜面的人。一支只 由相爱之人组成的军队必 定无坚不摧。 接下来,帕萨尼亚斯 则认为爱情是“两面的”, 他区分了触及灵魂的高贵 爱情与肉欲缠身的庸俗爱 情。医生厄里什马克 (Eryximaque)紧随其后 ,他认为爱情连接了人与 神,但在赞美“无所不在 的伟大神明”爱神时,他 作为一位完美的实证主义 模范者则开出了一剂有所 节制的药方。控制得当的 爱情会带来富裕和健康, 失控的爱情便会潜伏疾病 。 最后阿里斯托芬发表 了“爱情融合”的演讲,在 打嗝的间隙,他兴致勃勃 地向众人讲述了引人入胜 的“圆球入神话”。可阿里 斯托芬所讲的爱隋传说— —或荒唐的笑话?——本 是用来阐释激情爱情的悲 剧性的,却使得作家米歇 尔·韦勒贝克在后来的某 一日说道,《会饮》这本 书,人人无不诋毁,它编 织出了一种“无法治愈的 相思之苦”,以文学的方 式“毒害了人类”。 P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