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课

哲学课
作者: 【美】威尔·杜兰特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2.80
折扣购买: 哲学课
ISBN: 9787521717372

作者简介

美国学者,哲学家,荣获美国普利策奖及自由勋章。 著有《哲学的故事》、《世界文明史》(与妻子阿里尔合著)等一系列广受好评的重要著作,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作品被翻译为多种语言文字,掀起了全球哲学热潮。

内容简介

在对人类的进步进行了各种认可和修正之后,让我们用全面的视野来审视人类在进步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也无须需反驳悲观主义者的观点,如果只需将他们叙述的事实囊括到我们的观点之中便可。当我们纵观全局,历史便如同一张表格,错落起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如同场面恢辉宏的大片里所展示的那样,民族和文化正在消失。但是,在国家无规则的发展中,、在人类混乱的前行中,一些伟大的时刻总会凸显出来,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巅峰和精华;某些进步,一旦形成,便永不消逝。慢慢地,人类经历了成长的各个阶段,从野蛮走向科学。 第一首先,语言的发展。语言不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成就,也不是众神的馈赠,而是表达缓慢发展的结果。从动物交配时的发出的信号到诗歌韵律的繁荣,历经了人类几千年的努力。言语,或者日常这些普通的名词,让某些独特的意象能够代表一类东西;没有它们,归纳会止于其发端,理性会止于野蛮。没有它们,就没有哲学和诗歌、历史和散文,思想的敏锐也永远达不到爱因斯坦和阿纳托尔·法朗士的高度。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成就今日的自己。 第二,、火的使用。火的使用使人类不再受制于天气,活动范围大大扩大,让人类的工具更为坚实耐用,并把上千种无法食用的东西变成了人类的食物。尤其要提出的一点是,火让人类成为夜晚的主人,照亮了黄昏和黎明,使其充满了生气。想象一下人类在征服火之前所面临的黑暗。即使在现在,我们的传统或者血液之中还保留着原始人类对无边际黑暗的恐怖——每一次黄昏都是一场悲剧,人类爬进洞穴,在恐惧中颤抖着熬过黎明前的黑暗。现在,我们都要在太阳升起之后再爬回我们的洞穴,虽然错过阳光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可是从远古的恐惧中解脱出来是无比美好的事情!无数人造的星星点亮了漆黑的夜晚,也照亮了人类的精神世界,造就了当代欢快的夜生活。 第三,、对动物的征服。人类太健忘了,、太欠缺想象力了!生活在安全之中,我们已经无法意识到不再成为大型野兽的猎物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动物现在是我们的玩物和无助的食物,但是,曾经几何时,人类既是狩猎者也是猎物。迈出洞穴或者茅屋的任何一步都是一场历险,对土地的占有还岌岌可危。在人类的历史上,占据地球肯定是最为至关重要的一场战争,其他所有的战争不过是家族内部纷争,不值一提。力量与智力之间的斗争历经了漫长的岁月,最后,人类赢得了这场战争,而胜利的果实——人类在地球上的安全——成为我们有生以具来的宝贵遗产。面对这样的斗争和胜利,人类一时的倒退又算得了什么? 第四,、农业的发展。文明是无法在狩猎阶段发展起来的,文明的发展需要固定的居住地、稳定的生活方式。但是只有在田地里的产物代替森林里的猎物或者畜蓄养的动物成为人类的食物时,人类才能定居下来,才能有家庭和学校,才能创造文明。猎人们发现狩猎越来越困难,而留在家中的女人所料理的土壤却越来越肥沃。妻子耐心的耕作使得男人面临着女性独立于自己而生存的威胁,为了维护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他被迫屈尊务农。在人类历史上,这一伟大的转变历经了几百年才实现,而文明最终也随之产生。梅雷迪思说,女性是男性要驯服的最后一个物种。在这句话中,他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文明的出现主要依托于两个事物:家庭和农业。家庭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发展,形成了社会最基本的心理纽带;而农业的发展结束了男性流浪的狩猎生活,使其成为放牧者和屠宰者,让他在一个地方能够安稳下来,建立家庭、学校、教堂、学院、大学和文明。但是,究其本源,是女性给了男性农业和家庭。男人才是女性最后驯服的动物,或许,男性他才是女性最后要被驯服的一个物种。 第五、,社会组织的发展。两个人在争执:,一个人打倒了另一个人,并杀死了他,结论是:活着的人就是正义的一方,死掉的人肯定是犯错的一方——这种论证模式至今还被国际社会用来解决争端。两个人在争执:,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们别打架了——我们两个人都有可能死于争斗;咱们一起去找族里的老人,让他们来帮我们裁决。”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如果另一个人拒绝了,那么野蛮行为就会继续;如果另一个人接受了这个建议,那么文明就在人类的记忆中扎了根:秩序代替混乱;裁决代替野蛮;法律代替暴力。这也是现代人类感知不到的一种个幸福,因为我们一出生就处于这样的庇佑之下,从来不知道它的价值,除非我们游荡到地球某个混乱的或者遥远的野蛮之地,我们才知道其可贵之处。上帝知道国会和议会这此类机构无法让人相信,因为它们纯粹是由这片土地上的平庸之辈组成的,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也无须需为自己的生命财产担忧,当内战或者革命发生,社会倒退到原始的混乱时,我们会深切地体会到它他们的价值。 中世界的欧洲,绿林当道,世道混乱,与之相比,如今的旅行十分安全。如今,英格兰所享有的秩序和自由是前所未有的,未来美国可能也会如此,但是我们需要想办法把市政管理岗位让给那些既有能力又有德行的人。但是,我们也不必为政治的腐败和民主的管理不善而热血沸腾:政治不是生活的全部,只不过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在其粗俗的闹剧之下,传统的社会秩序在默默地坚守,在我们的家庭之中,在学校里,还有那上千种上不了台面的规则在发挥影响,正是所有这些因素把我们本性中的无秩序转化成某种合作和使命。所以我们毫无意识地参与到社会秩序中,这是一份奢侈遗产,是几百代人,历经各种尝试和错误,积累了各种知识,传到我们手中的一份财富。 第六、,道德的发展。现在我们要触及问题的核心了——我们在道德上是否有所进步?只要智力被认作为是道德的一个方面,那么我们肯定是有所进步的:智力的平均水平更高了,所谓“高智商头脑”的人在数量上剧增。就德行而言,我们可能倒退了不少:思想的敏锐是以灵魂的稳定为代价的;虽然我们脑子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在数量上极大地超越了我们的父辈,但是在他们的面前我们却还是有些不自在;虽然我们已经脱离了迷信的影响,但是他们仍从中获得帮助和慰藉;他们隐忍的勇气、对目标和使命的忠诚,以及简单而充满力量的人格让我们觉得自行惭愧自惭形秽。 普利策奖得主、《哲学的故事》作者杜兰特总结哲学中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