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 套装(全三册)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 套装(全三册)
作者: 冯欣源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14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 套装(全三册)
ISBN: 9787520703871

作者简介

冯欣源,1984年生人。北京大学医学博士,曾为武汉同济医院主治医师,后至复旦大学社会心理系攻读博士后,主修儿童心理学。读书期间亲自带两个宝宝,具有丰富的科学育儿经验。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第一步 一、为宝宝留住最天然的食物 1. 抓住开奶时机 这很可能是做妈妈之前从未考虑过的问题,也是最早困扰新妈妈的问题,也是首要、决定性的问题。如果开奶时机没有把握好,纯母乳喂养的概率很可能降低。 绝大多数宝宝出生后一段时间内是清醒的。多数宝宝第一阵啼哭后安静下来,半眯着眼睛,眉头一瞥,半睡半醒地打量这个世界;一些高需求宝宝会较多地哭闹和抗议,希望得到安抚。而多数宝宝会表现出明显的吸吮需求,嘴唇翕动、吐泡泡、咀嚼、嘴唇向两侧歪等多种征象向妈妈表 明:妈妈,我需要你和你的乳房。 国际母乳协会建议,生产后 10—20 分钟内开始第一次哺乳。 是的,你没有看错。10—20分钟以内,甚至更早。只要你认可并愿意, 你就可以。 你会问,这时我哪能有奶啊!奶根本没有可能这么快下来。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当精子和卵子刚刚结合成受精卵的时候,雌激素和孕激素大量增加,乳房的变化就已经开始,乳汁的制造和输送组织立即蓬勃发育。起初,乳房可能没有明显的感觉,之后部分人会感觉乳房疼痛、沉重、发紧,类似月经来潮之前的不适,但更强烈一些。随着孕期延长,这种感觉会越来越强烈,偶尔还能摸到肿块。孕中期,由脑垂体分泌的泌乳素引起腺体组织细胞分化,日后它们可以从血液中提炼养分,合成并制造出乳汁,而在分娩之前它们是不会进入工作状态的。临近分娩的最后时期,乳房中已经有 了初乳,部分人在用手挤压或洗热水浴时,初乳会渗出。 泌乳素是促进乳腺细胞生产乳汁的动力。孕期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对泌乳素起到抑制作用。宝宝出生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骤降,其对泌乳素的抑制作用解除,泌乳素就开始“指挥”制造乳汁的“工作”了。而此 时如果没有宝宝的吸吮,乳汁的制造就会停止,因为宝宝的吸吮是刺激下丘脑分泌泌乳素的原动力。 刚刚分娩时,新妈妈通常不会注意到自己的乳房有什么变化。即使宝宝开始吸吮,吃到了初乳,新妈妈也通常没有特别的感觉。而两三天后,妈妈的乳房出现涨满感。这种感受因人而异,有的人奶水过多,乳房逐渐发红、隆起、青筋暴露,甚至出现疼痛,有的人可能没什么明显的感觉。通常在喂哺母乳2—3天、宝宝吸吮一小段时间后乳房会出现 “奶阵”,这是催乳素(又称催产素)促进乳腺管收缩时产生的紧缩感、触电感,多数人感觉“麻麻痒痒”,也就是我们切身感受到的“下奶” 的感觉。 随着哺乳时间延长,奶水分泌量会根据宝宝的吸吮节奏和吸吮量自行调整。宝宝吃得多,奶水就分泌得多,宝宝吃得少,奶水就分泌得少。也就是说无论奶水过多还是偏少的妈妈,都会根据自己宝宝的吸吮方式和吸吮量,经由泌乳素调整奶量,达到母子二人供需平衡,宝宝的嘴和胃跟妈妈身上的两个“饭袋”相互影响、和谐相处。 明白了吗?在宝宝娩出之前,你的乳房已经装了足够宝宝吃的初乳 了。宝宝娩出后,维持泌乳素分泌需要宝宝的吸吮对乳头的刺激,也就是说,如果喂哺延迟或者喂哺次数不够,泌乳素会逐渐减少。 2.争夺第一口奶 通常情况下,新妈妈捏捏自己瘪瘪的、毫无动静的乳房,并没有哺乳的自信,还有那么点儿害怕、紧张和无助。如果是剖宫产的新妈妈,还会听从医护人员的吩咐,仰面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没有信心的新妈妈如果在 此时碰到阅娃无数、阅妈无数的医务人员强烈建议或“有经验”的老人或 月嫂热心帮忙,不由分说地将奶瓶塞进宝宝嘴里,新妈妈那点儿信心轰然崩塌。而且,新妈妈需要他们帮助、教导没有经验的自己,新妈妈一开始 往往会听之任之。 老人和月嫂迫切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展现。另外,面对惹人怜爱的小生命,勾起他们很久以前怀抱小婴儿时的美好的感觉,喂哺便成了建立情 感联系的最快捷、最美好的途径。老人忙不迭地泡奶,迫不及待地将奶瓶塞入宝宝的小嘴里,看着他咕咚咕咚大快朵颐地吃奶,老人露出满意的 微笑。 而宝宝与生俱来的、强烈的吸吮需求,会让宝宝摄入过多的牛奶。牛奶蛋白不易消化;过多的难以消化的奶水让他们感觉饱胀、昏沉,这是因 为身体过多的血液进入胃肠道中,大脑相对缺血;快速升高的血糖也让他 感到昏昏欲睡。因此,宝宝吃完配方奶会睡更久,而且睡得更沉,喂哺时间间隔较为固定。 出生后一两周的宝宝吃配方奶总量相对偏少,睡眠多,各项反射较差;即使吃奶过多,溢奶、吐奶现象也相对较少,通常能平躺入睡。而喂哺母乳的宝宝,往往因为母乳好消化而喂哺频繁,间隔时间不固定,睡眠较浅,会频繁出现“惊跳反射”。 这些现象会给所有人包括新妈妈造成一种错觉:母乳吃不饱而牛奶能 让孩子吃饱。 我国很多新妈妈都被拖延了首次喂哺母乳的时间,且因添加配方奶粉 而减少了喂哺频率,导致奶量增长减缓。即使新妈妈独立照顾婴儿,首次 哺乳时多半因为缺乏自信而将奶瓶塞入宝宝嘴里,再慢慢尝试喂母乳。 第一口奶变成了配方奶粉的后果不仅仅是奶量减少这么简单。“哀莫 大于心死”,新妈妈的喂哺信心动摇,会对喂哺造成灾难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一步错,步步错,牛奶越添越多,母乳越来越少。有的妈妈仅仅 坚持一周,有的妈妈坚持两个多月便被迫断奶,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 新妈妈缺少明显的乳房涨满感,她的宝宝一口母乳也没有吃过,也就是俗 称的“没有奶”。 如果第一口奶是配方奶粉,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建立会被干扰。正常情况下,宝宝与妈妈贴身而眠,吸吮乳房,妈妈乳头及身体皮肤上、呼出的空气 中的微生物会进入宝宝口和鼻咽部,并向下进入上气道和肠胃中。通常只需 要几天时间,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就会趋于完善。这些微生物很聪明,与人体共生共荣,帮助制造维生素K减少出血倾向,还能增强免疫力,抵御疾病, 减少过敏反应。因此,在第一时间,母乳和这低毒、有序的微生物环境会第一时间为宝宝搭起第一道健康防线,使宝宝与疾病渐行渐远。而奶粉冲泡过程属无菌操作,配方奶粉和消毒奶瓶是无菌的。如果冲泡过程不合理,奶水和奶瓶很可能被微生物污染,从而干扰宝宝胃肠道正常菌群的形成。而且, 奶粉中不携带抗体,宝宝被致病微生物侵扰的可能性大很多。有研究证实, 如果早期奶粉喂养,即使很快开始母乳喂养,几周时间建立的肠道正常菌群 仅相当于纯母乳喂养几天!奶粉宝宝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建立起完善的肠道菌群!另外,宝宝早期胃肠通透性较高,奶粉本身是很常见的过敏原,有研究证实,不同程度的奶粉有10%—40%的过敏概率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