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3用好方法教出最好的孩子)

父母课堂(3用好方法教出最好的孩子)
作者: 谢正斌
出版社: 中国长安
原售价: 23.80
折扣价: 15.95
折扣购买: 父母课堂(3用好方法教出最好的孩子)
ISBN: 9787510704550

作者简介

优秀教师,从教二十余年,一直从事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教育经验,注重实践,辅以理论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他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最重视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的素质。其代表作品:《你会教孩子吗》系列丛书,分别从孩子的情商、习惯、性格、兴趣等等方面出发论述其教育观念,曾有不俗的销量,深受家长读者的喜爱。

内容简介

想让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成为有用 的人,这是对的。问题是,有的父母只注重自己孩子的知识和成绩, 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做人与做事的教育,对待孩子是以分为本,而 不是育人为本,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只会做题,不会做人也不 会做事。这样的孩子在考场上也许能得高分,可在人生的舞台上 却会失分。 当抱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时,家长们激动不已,就开始为孩 子设计他们的“人生蓝图”。在孩子还是幼儿时,不管孩子喜不喜欢, 玩具、图书、音像资料搞了一大堆,幼儿早期教育的物资准备工 作做得很好,然而却忽视了思想教育。 上学后,有的家长总希望孩子成绩名列前茅,让孩子参加各 种各样的特长班,也有的为孩子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不允许孩 子外出参与交往。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孩子今后能考上重点,将 来一定要……家长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都忽视了孩子 的素质教育。 对家长来说,培养孩子首先要弄清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 是真正的人才?有知识、有文化是人才的必要装备,但只追求知识、 理论就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吗?当然不能,单有文化、有知识,却 没有一定道德标准的人并不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那么具体来说, 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才,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引导孩子学会与人相处,懂得与人合作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的“小宝贝”, 是全家的“中心”。孩子往往不懂得尊重别人,不会为别人着想, 一向我行我素,结果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骄横的坏毛病。有 了这样的心理,在集体生活中就会感到不顺心、不舒服,以后走 上工作岗位也会处处碰壁。父母要告诉孩子人际关系的奥妙,与 人交往的作用,以及与人合作的好处。 ★培养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 孩子长大后,要面临这个自主性很高的社会。他们必须自己 做决定。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是只会背诵知识,听话被动, 那他进入社会就算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孩子要在这复杂、 多变的社会里生存、竞争、成功,必须早早地学会自主选择。 ★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毅力,首先要培养他的信心。父母可以通 过激将法、诱导鼓励、树立榜样、故事熏陶、展开竞争等方法, 经常鼓励孩子,不断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自信心,使 孩子不畏惧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用积极的方式去克服。 父母要引导孩子有追求理想的强烈愿望。愿望是一切行动之 源,愿望越强烈,行动就越会更迅捷。顽强的毅力与强烈的愿望 是紧密联系的,要成功,必须先有强烈的成功愿望,这样行动才 会产生极大的毅力。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孩子养成自治、自理的能力。教给孩子 责任感,能使他明白:自己的言行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进而明白责任的完成与否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作用。 随着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很多父母忽视了子女责任感的教育。 一味的宠爱、娇惯孩子,会使孩子骄傲、任性、自私,甚至粗暴、 反抗、没有同情心。过分呵护子女还会使子女事事依赖父母,缺 乏主见。如果让这样的孩子投身到社会中,恐怕没有不被淘汰的。 ★培养孩子的爱心 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与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 估量的作用。培养孩子的品德就是教育孩子做人,而好的品德中 最基本的要素是要有一颗爱心。培养孩子具有爱心,是培养其它 良好情操的基础。 孩子的爱心应从爱长辈开始。父母要定期地带孩子去看望长 辈。有了什么好吃的东西,不要让他一个人独享,教他应该主动 给父母家人分享。只要是孩子拿来了食物,父母一定要吃。孩子 少吃点东西是小,养成不好的习惯是大。在餐桌上,可让他学着 给长辈夹菜;鼓励引导孩子给父母干一些家务;教他如何去招呼 客人,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从中品尝做了有益于 他人的事而带来的喜悦。 要成材先做人。有德无才干不成大事,有才无德干不了好事。 处在经济变革时代,做父母的不能只注重帮孩子立业,更应该首 先注重帮孩子立身。“以学立业,以德立身”须是教育的宗旨。德, 是做人之基;德,是统帅,是方向。 条条大路通罗马,总有一条路适合你的孩子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经常有人这样教 训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学习,将来你就去做清洁工!”这样的“谆 谆”教导对孩子的影响并非就是积极的。我们暂且不论这种说法 在督促孩子学习方面起作用的几率,或者干脆认为孩子会因此而 努力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做父母的有没有意识到,与 此同时孩子的脑子里已形成了另一种错误的认识——清洁工是一 种低贱的职业,我是为了不做清洁工,才拼命学习的。孩子带着 功利之心去学习,永远也不会有大的出息。 其实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有很多。家长要拓 宽期望面,不要单以智力高低,学业成绩来衡量孩子。俗话说: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通向成功的路不止一条,走这条路 无法达到目的地,就要换另一条路试试!家长应以恰当的方式, 表达对孩子取得成功的期望。 在罗马,有个小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那么理想,成天郁郁寡欢。 一次,父亲把他带上了罗马一座教堂高高的塔顶。“往下瞧瞧吧, 亲爱的孩子,”父亲指着像蜘蛛网般的街道说,“通向广场的路不 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就走 另一条路试试!”这是多么明智而开明的父亲啊,他以一种恰如 其分的方式,表达了对孩子取得成功的期望。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