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4.78
折扣购买: 感觉跟着什么走(韩少功散文自选集)(精)
ISBN: 9787541142147
电话来又电话去,传真来又传真去,快递来又快 递去,参与者必须接受各种有关时间、地点、议题、 程序、身份、服装、座位、交通工具、注意事项之类 的敲定。意向申明以后还得再次确认,传真告知以后 还得书函告知,签了一次字以后还得再签两次字,一 大堆文牍来往得轰轰烈烈。不仅如此,一次主要时间 只是用于交换名片、介绍来宾、排队合影再加几句客 套话的空洞活动结束之后,精美的文牍可能还会尾随 而至:关于回顾或者致谢。 不难想象,应付这种繁重的文牍压力,很多人都 需要秘书。香港的秘书队伍无比庞大当然事出有因。 也不难想象,港人在擅长土地节约之余,却习惯 了秘书台上日复一日的巨量纸张耗费,让环保人士愤 愤不满。 但没有文牍会怎么样? 口说无凭,以字为据。没有关于招待、合同、动 议、决策、审计、清盘、核查、国际商法等方面的周 到字据,出了差错谁负责?事后如何调查和追究?追 究的尺度和权利又从何而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法治就是契约之治,就是必须不断产生契约的文牍 之治——虽然文牍癖也有闹过头的时候,比方说秘书 们为某些小事累得莫名其妙。 车载斗量的文牍,使香港人几乎都成了契约人, 成了一个个精确的条款生物和责任活体。考虑到这一 点,在庞大秘书行业之后再出现庞大的律师队伍之类 ,出现数不胜数的诉讼和检控,大概也不难理解了。 有一位老港人向我抱怨,称这里最大的缺点是缺 乏人情,缺乏深交的朋友。光是称呼就得循规蹈矩不 得造次:Mister,先生就是先生;Doctor,博士就是 博士;Professor,教授就是教授——大学里的这三 个称呼等级森严,不可漏叫更不可乱叫。以致只要你 今天退休,你的“×教授”称呼明天立马消失,相关 的待遇和服务准时撤除,相处多年的秘书或工友也忽 如路人,其表情口气大幅度调整。这种情况——包括 不至于这般极端的情况——当然都让很多大陆人和台 湾人深感不适,免不了摇头一叹:人走茶凉呵。 但人走茶凉不也是法治所在么?倘若事情变成这 样:人走了茶还不凉,人不在位还干其政,还要来看 文件,写条子,打电话,参加会议,消费公款,甚至 接受前呼后拥,有关契约还有何严肃性和威慑力?倘 若人没走茶已凉,人来了茶不热,有些茶总是热,有 些茶总是凉……那么谁还愿意把契约太当回事? 契约人就不再是自然人,须尽可能把感情与行为 一刀两断,用条款和责任来约束行为。这样,缺乏人 情是人生之憾,却不失为公法之幸,能使社会组织的 机器低摩擦运转。面子不管用了,条子不管用了,亲 切回忆什么的不管用了,虽然隐形关系网难以根除, 但朋友的经济意义大减,徇私犯科的风险成本增高。 香港由此避免了很多乱象,包括省掉了大批街头的电 子眼,市政秩序却井井有条,少见司机乱闯红灯,摊 贩擅占行道,路政工人粗野作业,行人随地吐痰、乱 丢纸屑、违规抽烟,遛狗留下粪便……官家的各种“ 公仔(干部)”和“差佬(警察)”也怯于乱来。哪怕是 面对一个最无理的“钉子户”,只要法院还未终结诉 讼,再牛的公共工程也奈何他不得。(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