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80
折扣购买: 全球史纲(人类历史的谱系)/培文历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系列
ISBN: 9787301271438
斯塔夫里阿诺斯(1913—2004),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加州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全球史观”的倡导者,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而荣获古根海姆奖、福特天赋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代表作为“全球史观”三部曲:《全球通史》《全球史纲》《全球分裂》。
从灵长动物到人类社会 “智人”取得的成就,不论是利用工具战胜掠食 者,用火丰富人类的食谱,还是改善人类的居住条件 ,或是语言的发展,使每一代人能够通过语言的宝库 承袭上一代人的本领,不必再重新探索——关键因素 之一就是人类的技术发展。但对人类取得的成就来说 ,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并与我们今天尤其相关的,是 我们的远古祖先及其原人前辈发明出来的那种社会组 织。 研究史前历史的专家和人类学家现在大都同意这 样的观点,认为最初的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以 血缘关系为基础。它与灵长动物的群体截然相反,是 一种互相合作的公有制社会。血缘关系意味着旧石器 时代的某个猎人带着一头死鹿回到营地时,自然而然 地要与人分享,不仅分给自己的直系家属,还要分给 他所属部族的其他成员。在部族内部,所有成员之间 都有一种或另一种亲属关系。这种分享食物的做法被 视为理所当然,并不是因为他们将来会给猎人某种补 偿,而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使然。人类学家埃 尔曼·谢伟思(Elman Service)曾将之与当今社会进 行对比,发现我们的社会主张父母把食物“给予”子 女,子女则要相应地“帮助”年老时的父母。 食物采集者的社会当中存在的这种“普遍互惠形 式”,其普遍性可由丹麦人类学家和探险家彼得·弗 洛伊肯(Peter Freuchen)的一段经历得到说明。他曾 向一位爱斯基摩猎人表示感谢,因为后者把肉分给了 他。对于他的感谢,那位猎人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悦。 此时,一位老人向弗洛伊肯解释了猎人反应消极的原 因:“你不必为一块肉而感谢他,那是你应得的权利 。在这里,没有人希望依靠他人。所以,没有人送礼 ,也没有人收礼,因为那会产生依赖。礼物会使人变 成奴隶,就像鞭子会使狗变得驯服。”在澳大利亚土 著居民当中,人类学家也发现了与之一模一样的共享 特征,分享行为显得既自然,又正当。“把自己的物 品分一部分给别人,是[澳大利亚土著的]一个固定习 惯。他既不要求接受物品的人表示感谢,也不觉得自 己接受他人的物品时有必要做同样的事情,原因很简 单,给予和接受都是其日常生活当中理所当然的事情 。” 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可以追溯到几百 万年以前诸如南方古猿这样的人类远古祖先,并作为 主要的社会互动形式,延续到了大约公元前3500年朝 贡社会出现之时。换句话说,在许多个千年之中,人 类在地球上经历的最主要的社会形态,就是氏族社会 。然而,这种时间和地域上的普遍性却既非人类独特 基因的产物,也非集体谋划的结果,而只不过是旧石 器时代人类生活方式的自然延伸。与集体共享原则相 伴随的,是对周围地区一切食物来源的共同所有及自 由获取原则。对旧石器时代的食物采集者而言,他们 的自然环境宛如一台冰箱,里面永远装满了食物,可 以随时取用。当一群人发现当地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即 将耗竭时,他们只需迁移到一处新营地。结果,旧石 器时代的人群也就总是走在迁移之路上。他们简直就 是从一个营地吃出一条路来,通向下一个营地。 (P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