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从哪里来的:通史篇3

中国是从哪里来的:通史篇3
作者: 邓小南 等
出版社: 岳麓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中国是从哪里来的:通史篇3
ISBN: 9787553820934

作者简介

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游 彪(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张 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赵现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刘凤云(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内容简介

赵匡胤的家世与早年经历 赵匡胤祖籍保州清苑(今属河北。此按《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宋史》作“涿郡”),其高祖和曾祖都是唐朝的官员,但官职不高。高祖赵朓曾任县令,曾祖赵珽是藩镇卢龙节度使下属的从事。赵匡胤的祖父赵敬大致生活在五代前期,《宋史》中说他担任过涿州刺史。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后梁时跟随成德军(治恒州,今河北正定)节度使王镕起家。后晋与后梁争霸时,他奉王镕之命率500骑兵援助晋王李存勖攻打后梁,因作战骁勇,被李存勖留用。同光元年(公元923年),李存勖建立后唐,是为后唐庄宗。赵弘殷任禁军将领,迁居洛阳(今河南洛阳)。赵弘殷本有一长子,名赵光济,不幸夭折。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次子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过了12年,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三子赵光义(即宋太宗)生于开封浚仪。又过了8年,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四子赵廷美出生。五子赵光赞早夭。可以看出,赵匡胤兄弟的年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赵匡胤还有两个姐妹,分别为陈国长公主(未笄而夭)和燕国长公主。赵匡胤的母亲杜氏,是定州安喜人。 赵匡胤早年注重学习文化与武艺,并外出游历各地,对社会现状与人情世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父亲赵弘殷历经后梁、后晋两朝,但均未获得升迁(见《东都事略》卷一)。直到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赵弘殷因讨伐王景崇有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同年,枢密使郭威(即后来的周太祖)征讨李守贞,赵匡胤应募从军,时年22岁。 后周建立后,赵匡胤担任禁军近卫班直的东西班行首(后属殿前司),仍是低级军官。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后周太祖郭威去世,其养子柴荣即位,是为周世宗。北汉主刘崇闻讯,认为后周皇帝去世,正是兴兵征讨的时机。于是,他遣使请求契丹发兵相助,谋求合力攻打后周。 北汉与契丹联军来势汹汹,世宗柴荣决定率军亲征,这次战役史称“高平之战”。交战不久,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徽就带领所属骑兵溃逃了,情势一度十分危急。这时,赵匡胤在军中鼓舞士气,又向长官张永德请战,二人各自领兵2000人分左、右翼围攻敌人。赵匡胤身先士卒,径直冲向北汉军前锋。在合力攻击下,他们击败了北汉军队。战后奖赏高平之功,张永德在世宗面前竭力称赞赵匡胤的智勇,于是赵匡胤被提拔为禁军高级将领,此后不断被委以重任。 高平之战中,士兵的溃逃现象和散漫作风暴露了禁军的各种弊端。周世宗命赵匡胤负责整顿禁军。赵匡胤将禁军中武艺超绝的士兵选入殿前诸班,同时将新招募的士兵中的身体强健者直接招至殿前司。此后,殿前司的实力大大增强,赵匡胤在选拔过程中也慢慢培植了忠于自己的势力。此外,赵匡胤还拉拢了一批军官结为“义社兄弟”,其中包括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等人。这些人及他们属下的将士日后成为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主要力量之一。 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周世宗亲征南唐的淮南之地,赵匡胤也随军出征,夺取了滁州。宰相范质根据刘词的推荐,任命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称的赵普为滁州的军事推官。正是在此时,赵普的才智得到了赵匡胤的赏识。同年十月,赵匡胤因战功升任匡(入宋后避讳改称“定”)国军节度使(治同州,今陕西大荔)兼殿前都指挥使,成为后周朝少数几位级别和地位很高的将领之一,这时他年仅30岁。在被任命为匡国军节度使后,赵匡胤随即建立起节度使幕府。赵普被辟为节度推官,沈义伦被辟为从事,吕余庆任掌书记,他们后来都成为赵匡胤的心腹谋臣。 ◇“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国通史! ◇从分裂与统一的循环更替到封建王朝最后的光辉与绝响,轻松讲透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变革! ◇邓小南、游彪、张帆、赵现海、刘凤云等北大、北师大、人大、社科院学者联袂撰写! ◇王朝的光辉与绝响,帝制的巅峰与崩溃! ◇收录数百幅历史图片,附精美彩插,辅助呈现历史知识! ◇除讲述中国历史进程外,还提炼了6条历史脉络:历代政治制度得失、历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疆域演变、历代正统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历代文化特点以及中国的对外关系,考察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 ◇通俗易懂,篇幅适中,与历史教科书的刻板写法完全不同,从故事与话题中抽丝剥茧,在轻松阅读中学习知识!